天涯靜處無征戰(zhàn) 兵氣銷為日月光
塞下曲
〔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鄉(xiāng),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zhàn),兵氣銷為日月光。
注 釋
玉帛朝回望帝鄉(xiāng):獻完玉帛,朝拜回去的路上回望長安。玉帛,朝覲時攜帶的禮品。
烏孫: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帶的游牧民族,為漢朝西域諸國中比較有名的大國,這里泛指唐朝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據(jù)《漢書》載,漢武帝以來朝廷待烏孫甚厚,兩次以宗室親王的女兒下嫁,希望烏孫幫大漢對付匈奴。
兵氣:戰(zhàn)爭陰霾,殺氣。
銷:消散。
簡 評
詩人常建唐玄宗天寶十五年中進士,正值安史之亂爆發(fā)之際,沒有享受到金榜題名的榮耀,卻因戰(zhàn)亂飽受顛沛流離之苦。他一共寫了四首《塞下曲》,希望朝廷和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這首詩最后一句“兵氣銷為日月光”氣勢恢宏,清代學(xué)者賀裳的《載酒園詩話》評道:“唐三百年,《塞下曲》佳者多矣,昌明博大,無如此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