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歷史的格調(diào)
叩問遠去的時光
海明威是美國著名作家,曾被譽為美國國家精神的象征。但在他六十二年的人生旅程中,有二十多年時光是穿行在古巴的土地、河流上。他在古巴寫下多部作品,《喪鐘為誰而鳴》《富人與窮人》《過河入林》《流動的盛宴》《激流中的島嶼》等。不朽名著《老人與海》猶如一顆璀璨的星,也在這里升起。如今,海明威離世已半個多世紀(jì),近日因參加中古文化傳媒論壇活動來到古巴的我們,走在哈瓦那的街道和郊外,與一扇扇燈火通明的門窗相遇,才知道作家海明威至今仍被古巴人民所熟悉、記憶。他的“人可以被消滅,不能被打敗”的思想不僅在古巴,也在世界回響。
從“阿妮塔”到“皮拉爾”,釣魚、出海,涉急流、歷險灘,文壇硬漢書寫打不倒的精神傳奇
古巴是一個島國,位于加勒比海北部。首都哈瓦那如一顆明珠閃爍在古巴的西北部,享受著墨西哥灣碧綠海水的簇?fù)?。站在哈瓦那,向北望去,海水的另一端,一百多公里之外,就是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
20世紀(jì)30年代初,海明威來到古巴,觀看一年一度的金槍魚洄游——他要寫一篇關(guān)于墨西哥灣隨季節(jié)性流動的魚的小說。而稍后的一次古巴之行,海明威興奮地發(fā)現(xiàn)了釣大馬林魚的快樂。他喜歡這種魚,“游動起來快如閃電”“身子結(jié)實得像大公?!保織l重量從幾十磅到上千磅不等。釣魚這項活動,講究技術(shù),考驗?zāi)托裕C魍蓚€月釣了十九條。幾次較長時間的旅游,海明威熟悉了古巴人海一樣的性格和加勒比個性化的海。喜愛釣魚狩獵的海明威,由此把自己介紹給了古巴,而古巴也接納了海明威。他在這里度過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沿著海明威的足跡,我們一一走過曾經(jīng)的哈瓦那港、柯?,敔柎a頭,這是海明威當(dāng)年常來登船出海的地方。由于時光的沖刷,往日的盛景難覓蹤影,曾經(jīng)的喧囂早已不再,只有大西洋依舊碧水深藍,一望無際。5月的天氣,是哈瓦那最好的季節(jié),天空澄澈,海風(fēng)輕撫。但在嘩嘩作響的波濤聲中,透過歲月的流光,我們還是仿佛依稀看見了海明威乘著“阿妮塔”和“皮拉爾”號剛剛起程遠去的背影。
“阿妮塔”號,是海明威租來的三十四英尺長的汽艇,他和兩個古巴最好的捕魚人,駕駛著它開向波浪洶涌的大海,與咬了鉤的馬林魚、金槍魚角力,斗智斗勇。明晃晃的太陽把遼闊的海面變成斑駁陸離的金色世界時,他們攜帶著捕獲的近五百磅重的一條大馬林魚歸來,曾轟動了整個碼頭。“皮拉爾”號,則是海明威專門改造為供深海捕魚之用的漁船。船身三十八英尺長,由古巴人擔(dān)任大副和舵手、廚師。他們在海上多次遭遇罕見的暴風(fēng)雨,暴風(fēng)起處,海浪接天,“皮拉爾”號仿佛滾動在水面上一般,危險無比。海明威總能臨危不亂,有時親自掌舵,沖破暴風(fēng)驟雨惡浪,安全抵達目的地。這兩只船上的許多故事和驚險傳奇,后來成為海明威筆下最鮮活的素材,那個古巴大副甚至成了海明威書中的主人公原型。這些經(jīng)歷無疑是構(gòu)成《老人與?!芬粫那楣?jié)來源,換句話說,多次這樣的出海經(jīng)歷,凝結(jié)為一本不朽名著的源頭。這是海明威帶著濃厚的興趣,零距離探究生活,與古巴朋友共同生死,險境中與絕望抗?fàn)幍慕Y(jié)果。這種精神照亮了海明威的一生,也感動著無數(shù)后人。
我們至今難忘小說《老人與海》中的故事。“老漁夫桑提亞哥在海上連續(xù)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第八十五天,老漁夫一清早就把船劃出很遠,他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老頭兒和這條魚周旋了兩天,終于叉中了它。但受傷的魚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蹤,引來無數(shù)鯊魚的爭搶,老人奮力與鯊魚搏斗,但回到海港時,馬林魚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竭地一頭栽倒在地上。那天下午,桑提亞哥在茅棚中睡著了,夢中他見到了獅子。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與?!钒l(fā)表于1952年,書中的主人公桑提亞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人物的象征:堅強、寬厚、自信、善良,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場上失敗了,面對不可逆轉(zhuǎn)的命運,仍是精神上的強者。這種硬漢形象是海明威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們在面對外界巨大壓力和遭受厄運打擊時,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盡管失敗了,卻保持了人的尊嚴(yán)和勇氣。通過這一形象,海明威熱情贊頌了人類面對艱難困苦時所顯示的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這也是海明威和《老人與海》至今令人景仰的精魂所在。海明威的堅強樂觀,給了人們尋找希望的動力之源。
從“小佛羅里達”到“露臺餐吧”,通往海邊的路短促又漫長。豐富多樣的生活構(gòu)成海明威別致的生命內(nèi)容
海明威住在古巴的日子里,居處始終離港口、碼頭很近,他的生活有風(fēng)卷浪涌,也有波平浪靜,但都與古巴人的生活分不開。海明威與古巴人感情深厚。
“小佛羅里達”是古巴當(dāng)今最著名的酒館。我們從哈瓦那的新城出發(fā),沿著濱海大道一路西行,約二十公里處,找到了哈瓦那老城里至今仍處在街角處的這家酒館。夜幕深沉,霓虹燈招牌閃爍,這里曾是海明威最喜愛的地方。他無數(shù)次在這里喝酒、就餐、聊天。酒館離海很近,不到兩百米。走進酒店的大堂,不時有海風(fēng)穿堂而過,爾后又悄然散去。酒館縱深很長,長方形的大廳與橢圓形的大廳相接。盡管光陰流轉(zhuǎn),酒館卻依舊保持著紅色天鵝絨和黑色木頭裝飾的風(fēng)格,二十多張餐桌有序擺開。雖近午夜時分,不少人仍舉杯流連。海明威最喜歡喝的德貴麗和莫希托酒至今猶在,并且成了知名招牌。當(dāng)鋪著雪白色臺布的深咖色餐桌上擺著如清泉落雪般的德貴麗、溪流橫翠般的莫希托酒,只見細(xì)碎冰屑簇?fù)?、新鮮薄荷葉點綴的透明玻璃杯內(nèi),風(fēng)情萬種,頓感涼爽生風(fēng)。這兩種酒都由朗姆酒加混合果汁調(diào)制而成。品味著海明威曾經(jīng)的最愛,聽著傳統(tǒng)、歡快的恰恰恰音樂,恍若走進了海明威的多樣人生?;蛟S正是這多樣人生的旅程豐盈了他的精神與靈魂。
出了酒館,踩著灑滿月光清輝的鵝卵石路,走過著名的累斯薩瓦酒店,不遠處,就是阿姆博斯·蒙多斯旅館。這是海明威到達古巴的第一個落腳點。走進旅館時,里面燈火明亮,人聲樂聲交錯,幾面雪白的墻壁上掛滿了海明威的照片。在這里,海明威住過的511房間被創(chuàng)建成一個小型博物館,一張顯眼的紅木大書桌是海明威寫下《喪鐘為誰而鳴》等名作的地方。這里離海更近,站在頂樓的餐廳望出去,可以看到大海和海港入口,當(dāng)年海明威的漁船就拴在街邊的碼頭。那時來來往往的船只,一定打破過作家窗前的寧靜。從旅館到碼頭的路,海明威也不知來來回回走過多少番。如今,碼頭繁華老去,而海明威站在窗口望著穿梭的人流和船只,走上碼頭招呼著漁民一起出海,抬著巨大的金槍魚、馬林魚從船上歸來的場景,卻在我們神往的腦海里拂之不去。它讓人相信,海明威在這里的許多感慨和想象,一定被編織進了《老人與?!返那楣?jié)里。文字筑起的大廈必定來源于豐厚的生活現(xiàn)場。
在哈瓦那的郊區(qū),還有海明威所喜歡的一個小酒館——露臺餐吧。那兒曾是一個小漁村,據(jù)說也是《老人與?!沸≌f的背景地。我們找到這個小酒館時,招牌上的燈火已滅,店已打烊。隔著柵欄往里張望,屋內(nèi)的燈仍亮著,綠色的臺布泛著淺淺的幽光。輕叩門窗,一陣窸窣聲之后,主人為遠道的客人破例開門。我們再次踏著海明威的足跡走進歲月的深處。酒吧里,盡頭一隅,一道繩索攔住了一套桌椅,這是酒吧為海明威保留的永久座席。座席的窗外就是碼頭,大海正有節(jié)奏地拍打著堤岸。海明威在這里的時光,也再一次伴著濤聲穿過酒杯,與墻上的數(shù)十張海明威開懷大笑的照片一起,展示著一個偉大作家的生活履痕、心路點滴。當(dāng)初海明威出海捕魚歸航時,總要在這個小酒吧休息、飲酒。
時光散去,人雖變老,窗邊的座椅卻始終虛位等待海明威的歸來。此時已過子夜,月光皎潔,黛色的天幕上白云依稀可見,椰子樹影矗立成端莊的剪影。遠處傳來幾聲清晰的犬吠,寂靜的街道空無一人——今晚的月光、濤聲,連同北京的客人,一起屬于海明威。
“瞭望山莊”變成博物館,海明威與古巴互相感念,精神遺產(chǎn)展示一代作家在人心中沉潛的深度
離哈瓦那十多公里的地方,一幢建在山頂上的幽美的西班牙風(fēng)格住宅,是海明威在古巴居住時間最長的家——瞭望山莊。1939年至1960年,二十余年歲月?lián)崦C魍寺y寧的心。頂著午后灼熱的陽光,我們走進山莊,院子里林蔭蔽地,住房、泳池、塔房、網(wǎng)球場一覽無余。山莊占地約二十畝,偏僻而寂靜,幾乎與世隔絕。在這里,海明威把對待孤寂當(dāng)成了日常工作?!独先伺c海》寫就于這里。
現(xiàn)在山莊已變成博物館,海明威的家人把這座海明威一生中唯一完全擁有的住房捐獻給了古巴人民。經(jīng)過古巴政府的投資修建,如今博物館里存放著海明威生活中的許多原物。家具、私人藏書、畢加索的畫作,還有掛在墻上的海明威遠征時獵獲的羚羊、黑斑羚和野牛的頭。房子里,海明威的拖鞋放在床邊,老花鏡放在床頭柜上,一臺手提式打字機端立一旁,似乎時時等待主人在上面辛苦勞作。走進院子里,穿過游泳池,我們最關(guān)注的是海明威心愛的伙伴之一——“皮拉爾”號。此刻,漁船靜靜地躺在那里。多年來,這條船一直停放在山莊老網(wǎng)球場上永久的陸上碼頭,原來的深綠色已褪變成陳舊的灰褐色。曾經(jīng)的驚心動魄早已遠去,“皮拉爾”號似乎仍在靜靜等待,只是再也等不來啟航的命令??墒呛C魍Υ蠛5南蛲高^漁船留了下來,一艘永遠不會起錨的船,承載的精神不朽。
1954年10月28日,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消息曾從斯德哥爾摩傳到瞭望山莊。異常高興的海明威被古巴朋友圍在中間接受熱烈祝賀。“古巴什么東西都好?!焙C魍f,“要是住在其他地方,絕對寫不出《老人與?!愤@本書?!北藭r,海明威或許想起了許多古巴朋友——他們?yōu)樗麆澲鴵P帆小艇,出沒在海洋急流之中,碩大無比的海魚就在那里。海明威對他們表示深深欽佩。他跟著他們學(xué)習(xí)漂浮捕魚技術(shù),在不同深度處下線,觀察他們怎樣操作長釣魚線,怎樣把上了鉤的金槍魚從釣魚線卷盤上取下,怎樣拖著小艇在風(fēng)浪中前進。他看到了古巴人的勤勞、誠實,從不自命不凡,樂意相互幫助。他和漁民之間一直相互愛戴。當(dāng)年面對記者提出的有何獲獎感受時,海明威這樣回答:“現(xiàn)在我非常幸福,因為我成了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個普通的古巴人。”此時,海明威把自己當(dāng)成了古巴人。后來他多次說自己是一個古巴人。海明威在接到同獎狀一起來的大獎?wù)潞?,把獎?wù)滤徒o了古巴,把它獻給了古巴人民。
有人說,海明威之所以住在古巴,是因為古巴離他所描寫的大海最近。其實還因為他在古巴有許多朋友,在這里他被人看作是另一個古巴人。海明威的第一塊紀(jì)念碑就設(shè)在離山莊不遠處的一個小漁村。當(dāng)?shù)氐臐O民曾每人捐獻一個銅的止滑栓或舊的螺旋槳,讓藝術(shù)家用來鑄海明威的胸像,以紀(jì)念他們的朋友——海明威。
在古巴,我們感受到古巴人對海明威的巨大熱情。以海明威名字命名的街道、旅館、酒店眾多。海明威博物館是古巴客流量最大的博物館。在哈瓦那乃至古巴各地,紀(jì)念海明威的活動時常舉行。在古巴的很多地方,海明威都成了一個文化象征。這種純粹的熱情源自作家對這個熱帶國家及其人民的熱愛。
海明威在古巴度過的那段時光的特殊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散發(fā)其應(yīng)有的光澤。他和古巴的關(guān)系,說明無論身處何種環(huán)境,分屬何種民族,人與人之間,人與生活之間,人與理想之間,無疑需要真誠、信任和互相尊重,需要勇氣、堅定、激情和夢想。這是人類相親、延續(xù)的前提,是文明前行的燈火。人類的堅強樂觀、交融創(chuàng)造,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海明威用他對生命的激情,所寫作品的優(yōu)美,再次向人們展示了偉大的作家不是孤芳自賞的,是生活熱流和靈感生發(fā)饋贈的結(jié)果,是生命破蛹前的深厚積蓄和波瀾壯闊理想的相互碰撞……
一位英國作家說:“世界上沒有哪個作家能像海明威一樣對別人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如此直接的影響。”豐富的經(jīng)歷、開闊的眼界和獨特的風(fēng)格是成就海明威的重要因素。他不光有多樣的生活經(jīng)歷,還對海洋生物有深入研究;親歷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和西班牙內(nèi)戰(zhàn),身中兩百多片炮彈碎片,數(shù)次重傷;曾赴中國采訪,寫過六篇有關(guān)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報道……在古巴,越走近海明威,越能感受到堅硬的外殼下面有鮮活的心靈在跳動。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人是一個謎”?;煦纭⒓な幍娜松飨旅?,時常隱秘著宏大深邃的本質(zhì)。海明威以他的杰作,劃破了人生的表層,切入到人生的最深處。他用生命燃起的火花,用跌宕多姿、豐厚沉實、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為自己的作品做了最好的注解。他希望注滿熱情之血的生命之船,沿著最激昂堅定的方向,在奔騰不息的生活河流上,穿梭得自然、驚險、生動。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你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yè),那你就會永生。海明威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使生命獲得了別樣的精彩。
如今,在一切都如此繁華喧囂,精神和思想?yún)s需大力構(gòu)建的當(dāng)下,來到古巴,將視線投向一位偉大的作家,在對過往蹤跡的叩問中,感慨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藝術(shù)形象的偉大,感慨作家波瀾多姿的人生歷程為杰作所做的非凡鋪墊;期望內(nèi)心深處與不凡靈魂的相遇,期望宏大深邃的思想提升單薄貧弱的精神。這是一個缺少大家的時代,許多人失卻精神根基成為漂泊的浮萍,而當(dāng)年的海明威卻以漂泊的姿態(tài)打下了生活和精神的堅實的地基,這不由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