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振興詞壇溫庭筠

半小時漫畫宋詞 作者: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著


二、振興詞壇溫庭筠

有這么一個人:

他家祖上出過宰相,雖然到他這一代已經(jīng)沒落,但也算是出身名門;

他才華橫溢,考試寫文章信手拈來,十分迅速。

他,就是溫庭筠。

溫庭筠是唐初非著名宰相溫彥博的后裔,同時他本人也是當時有名的才子,傳說叉八次手即可完成文章,江湖人稱溫八叉

按理說,像這樣既出身名門又才高八斗的人,前途應該十分光明,隨隨便便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但溫庭筠用實際行動向你證明了什么叫作“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一手好牌,到了溫庭筠手上,也能被他打崩。

溫庭筠年輕的時候和大多數(shù)讀書人一樣,人生目標就是考中進士,然后當大官、做大事。

但現(xiàn)實十分骨感,他終其一生都沒有考中進士。

為啥會這么慘呢?

在溫庭筠還是個文藝青年的時候,他喜歡到處溜達:在塞外當過幕僚,去蜀地旅過游。

但文藝青年溫庭筠有個毛病,那就是喜歡去青樓玩耍。喜歡去青樓倒也沒什么,畢竟這對當時的文人來說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壞就壞在溫庭筠去得不是時候。

有一次,溫庭筠跑到淮上(大致位于今天江蘇揚州一帶)旅游。當?shù)赜袀€叫姚勖(xù)的很看好他,給了他一筆錢,本意是叫他拿了錢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結(jié)果溫庭筠拿著這些錢轉(zhuǎn)頭就到青樓花了個干凈。這還了得?姚勖知道后就把溫庭筠打了一頓。

這事很快傳遍了文化圈。這下溫庭筠可以說是臭名遠揚了。

后來,溫庭筠又去陪當時的太子李永游玩。太子,那可是未來的皇帝!這下,溫庭筠的前途總該光明起來了吧?

然而好景不長,有人彈劾太子只知道游玩,建議皇帝廢了他。雖然李永最后保住了太子之位,但從此被禁止隨便出門,沒過多久,就憋屈死了。

太子被冠以“宴游敗度”的罪名,險些被廢。所謂“宴游敗度”,翻譯成白話,意思就是只知道吃喝玩樂,敗壞法度。而當時陪太子游玩的正是溫庭筠。

名聲本來就不太好,再有這么個黑歷史,這下溫庭筠的科舉之路更難走了。

按照當時的科舉制度,考生要先經(jīng)過京兆府的考試,再由京兆府推薦去參加進士考試。

而溫同學在京兆府的考試中得了第二名。

以這個名次,考中進士那是十拿九穩(wěn)的,但是溫庭筠沒去考試。

不僅這次進士考試沒考,連第二年京兆府的考試他也沒去。

他沒去考試究竟是因為生病還是其他,說法很多。一種說法是他名聲不好,再加上因為太子的事得罪了皇帝,最后被取消了資格。

后來,溫庭筠在詩中寫道:

積毀方銷骨,微瑕懼掩瑜。

——節(jié)選自《病中書懷呈友人》

大概意思是說,眾人不斷的毀謗足以毀滅一個人,而再好的美玉也會害怕有小小的瑕疵。

面對科舉失敗,溫庭筠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回家緩緩。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溫庭筠先是回了老家,之后又出門旅游了一陣,最后在長安的郊區(qū)閑居。

八年之后,溫庭筠再次參加科舉考試。

考前他還特地跑去拜見主考官。主考官十分賞識他的才華,甚至當眾夸獎他。

他信心滿滿地去考試,可還是落榜了。

溫庭筠的科舉之路之所以走得這么艱辛,是因為他有一個神技:

得罪人!

而宰相令狐绹就是他重點得罪的人。

當時的皇帝很喜歡詞,令狐绹就找溫庭筠來給他代筆。但找代筆這事畢竟不光彩,所以他囑咐溫庭筠不要把這事說出去。

結(jié)果溫庭筠轉(zhuǎn)頭就把這事說出去了。

人前人后,溫庭筠經(jīng)常說令狐绹的壞話,譏諷他不學無術,是中書堂內(nèi)坐將軍。

令狐绹是那種愛記仇的人,于是他就跟皇帝說:“溫庭筠是有才,但是人品太差,不應該讓他中進士?!?/p>

就這樣,接下來的幾次科舉考試溫庭筠都沒考中。失望之下,他索性當起槍手來。自己屢試不中,但幫別人考試,他還是非常拿手的。

有一次考試,主考官對溫庭筠替別人作弊的大名早有耳聞,特地把他安排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死死盯著。結(jié)果溫庭筠還是成功幫助八個人作了弊。

朝廷自然是不能容忍這種事情,于是就把他趕出長安,打發(fā)到當時比較偏遠的隋縣。

好在溫庭筠當時認識一個叫徐商的官員,他倆交情不錯。于是徐商就把溫庭筠調(diào)到自己身邊當幕僚。

后來,徐商當上了宰相,他又讓溫庭筠去做國子助教。雖然級別不高,但大小也是個京官。

溫庭筠上任以后,主持了一次國子監(jiān)的秋試??荚嚱Y(jié)束后,溫庭筠把考生的文章拿出來公示,他的本意是顯示公正,但是里面有好多諷刺社會現(xiàn)實、批判當權(quán)者的文章,這下得罪了不少權(quán)貴。

宰相楊收就是其中一個?!杜f唐書》上說他生活奢靡,縱容家奴仗勢欺人,總之不是什么好人。

這個楊收就把溫庭筠貶到一個叫方城的地方,而溫庭筠受此打擊,不久就病死在方城。

溫庭筠這一生,口碑不好,被人視作浪蕩子;運氣很差,卷入太子事件,導致科舉之路極度坎坷;性格太直,得罪了不少權(quán)貴。

雖然他的人生之路非??部?,不過文才還是很受好評的。

溫庭筠和李商隱合稱“溫李”,詩寫得不錯,比如這首《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1],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2]葉落山路,枳花[3][4]驛墻[5]。

因思杜陵[6]夢,鳧雁[7]滿回塘[8]。

【必背注釋】

[1]動征鐸(duó):震動車馬所掛的鈴鐺。鐸,大鈴。

[2]槲(hú):一種落葉喬木。

[3]枳(zhǐ):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4]明:使……明艷。

[5]驛(yì)墻:驛站的墻壁。

[6]杜陵:地名,這里指長安。

[7]鳧(fú)雁:鳧,野鴨;雁,大雁。

[8]回塘:岸邊曲折的池塘。

【必背翻譯】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響;踏上遙遙征途,游子悲思故鄉(xiāng)。

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暉;板橋上彌漫著清霜,先行客人足跡已成行。

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邊。

回想曾經(jīng)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鴨,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里。

這首詩是溫庭筠在旅途中寫的,他在詩中講出了旅人們的一些共同感受。

但真正奠定溫庭筠文壇地位的,是他的詞。

在此之前,詞就是文人偶爾寫著玩的,從溫庭筠起,文人才越來越多地開始填詞。

溫庭筠詞里的主角大多是女子,而且用詞非常艷麗,比如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1]重疊金明滅[2],鬢云[3]欲度[4]香腮雪[5]。懶起畫蛾眉[6],弄妝[7]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8],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9],雙雙金鷓鴣[10]。

【必背注釋】

[1]小山:指繪有山形圖畫的屏風。

[2]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上金光閃閃的樣子。

[3]鬢云:像云一樣的鬢發(fā)。

[4]欲度:度,覆蓋。欲度,就是將掩未掩的樣子。

[5]香腮雪:形容雪白的面頰。

[6]蛾眉:形容女子細長彎曲的眉毛,好像蠶蛾的觸須,故稱蛾眉。

[7]弄妝:梳妝打扮。

[8]照花前后鏡:用前鏡后鏡照著裝扮的花容。

[9]羅襦:綾羅短襖。

[10]鷓鴣:貼繡上去的鷓鴣圖。

【必背翻譯】

陽光照在繪著山形圖案的屏風上,金光閃閃,鬢邊發(fā)絲飄過潔白似雪的香腮。懶懶地起來畫一畫蛾眉,遲了好久才起身梳洗整理衣妝。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照了前鏡又對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穿上的綾羅短襖,繡著一雙雙的金鷓鴣。

在這首詞里,溫庭筠描繪了一個華貴漂亮的女子形象:她坐在描金的屏風旁,鬢發(fā)如云,香腮似雪,頭上戴著花,身穿繡著金鷓鴣的衣服。

后來,很多人都喜歡模仿溫庭筠的風格填詞,其中就包括五代十國時期后蜀的詞人們,《花間集》就是在那個時候誕生的。

唐朝滅亡后,各地藩鎮(zhèn)為了爭當老大打成了一鍋粥,而蜀地由于地勢險峻很少受到戰(zhàn)火的波及,很多文人都逃到蜀地避難。從皇帝到大臣都沉溺于宴飲享樂,在酒宴上寫了不少助興的詞。

后來有人把這些詞整理成書,這就是《花間集》。因為這些詞是酒宴助興的工具,就定下了詞為艷科的基調(diào)。

當然,溫庭筠的詞中也有一些語言比較清麗的,比如這首《望江南·梳洗罷》:

望江南·梳洗罷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1][2]不是,斜暉[3]脈脈[4]水悠悠。腸斷[5]白蘋[6][7]

【必背注釋】

[1]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的布蓬,又做船的代名詞。

[2]皆:都。

[3]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

[4]脈脈:含情凝視情意綿綿的樣子。

[5]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

[6]白蘋(pín):水中白色的浮草。古時候,男女之間常常采下蘋花贈別。

[7]洲:指水中的陸地。

【必背翻譯】

梳洗打扮后,在望江樓上獨自倚靠欄桿遠望。成百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緩緩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不過,總的來說,這時候的詞,還是文人吃喝玩樂過程中的玩具。

這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讓詞變得高大上的人,這個人是誰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