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人說,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不讀詩詞,不足以見流彩華章之美。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奇葩,是我們民族文化遺產(chǎn)中極為珍貴的一部分。早在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chuàng)作出了以“詩三百”為代表的優(yōu)秀詩篇,此后每個歷史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都結(jié)出了豐碩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佳句膾炙人口,傳誦至今。
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所在,中國古典文學發(fā)端于上古三代,歷周秦詩風之初立,孔子刪詩書,對《詩經(jīng)》的確立起了關(guān)鍵的作用,遂有“詩教”之說。后經(jīng)過漢代的發(fā)展,散體大賦漸趨成熟,流彩華章,大漢氣象,可知辭賦文章亦皆能吟春秋。迄漢末,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的五言詩興起,堪稱五言之冠冕,后世詩人莫不吟仰。之后歷魏晉建安文壇與六朝詩人的發(fā)揮,中間樂府詩縱貫數(shù)百年而不衰。及至唐代,盛世華彩,一時間國人識字解文者無不能讀詩寫詩,有唐不足三百年,留下來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作。唐末五代,詩風不衰,轉(zhuǎn)而長短句大興,到了兩宋,一發(fā)不可收拾,其詞風上一半是山河壯烈,一半是風花雪月,后世人遂約略以豪放和婉約兩派,詞更被冠上“宋詞”之號,凡有井水處,皆有詞可詠唱。元代文人無所用其長,轉(zhuǎn)而萃力于元劇之作,其流行之盛況,雅俗共賞,至于塞外古道,市井勾欄,無處不見,達官貴戚,胡漢民氓,悉皆能論。散曲小令雖不及唐詩之絢爛,宋詞之流媚,卻活潑別致,兼有西風瘦峻之氣,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又一枝奇葩。明清兩代,詩文辭賦亦多佳作,其中尤以清納蘭性德之詞見長,王國維稱:“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p>
中國人的每一種心境,似乎都被古詩詞吟詠過了。讀這些古詩詞的時候,自豪之情會油然而生,這就是中國人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這種感情由來已久,人們從先秦的田野牧歌之中采擷快樂與甜美;從兩漢辭賦當中感受大漢400年的盛世傳奇;從樂府詩中體驗先民生活的樸素美好;從魏晉詩文中品位中華風骨;從唐詩中傾聽大唐帝國的盛世歡歌;從宋詞中體會那份凝結(jié)在文字中的美麗與哀愁;從元曲中獲得直抵心靈的感悟;從納蘭詞中發(fā)現(xiàn)大清第一詞手的詞文之美。
今天,隨著古典文化風潮的再度興起,中國人閱讀古典詩詞的熱情亦空前高漲。為了讓讀者一次性讀完最好的古典詩詞,我們編寫了這本《人一生要讀的古典詩詞》。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兼及詩文體裁,收錄了歷代在思想上和藝術(shù)上具有最高成就的古詩詞,包括先民的田野牧歌;最美是詩經(jīng);香草美人之思,傷時憂國之悃;漢賦奇葩,獨秀芳華;樂府詩香醉千古;魏晉詩文,中華風骨;大唐詩情,盛世華章;宋詞的美麗與哀愁;元曲,觸及心靈的淺吟低唱;一生最愛納蘭詞等10個篇章。
為了幫助讀者提高閱讀效果,本書還設(shè)置了“注釋”、“賞析”等欄目,對詩詞進行詳解詳注。其中,注釋將難理解的字句作解釋,掃除閱讀障礙,方便閱讀;賞析則對這些經(jīng)典名篇的內(nèi)容與主旨進行傳統(tǒng)解析,間或增補一些史實或詩文舊事,有利于讀者更深入地領(lǐng)悟傳統(tǒng)文化的意蘊。由于古詩詞多難字,讀者往往不會念或不認識,影響閱讀,因此,我們對詩詞中出現(xiàn)的一些難字、生僻字進行注音,并對其字形、字意加以解釋,減小閱讀難度,提升學習興趣,增進學習的能力,方便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古詩詞。
古典詩詞,蓄積了古人所有的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yǎng),蘊含著對生命的感動和召喚。閱讀本書,不僅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文學修養(yǎng),還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從而實現(xiàn)對心靈和品質(zhì)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