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古文觀止:新注插圖本 作者:果麥文化 出品;吳調(diào)侯,吳楚材 著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傳》僖公四年

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惟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不虞[1]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2]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3]不入,王祭不共[4],無以縮酒[5],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睂υ唬骸柏曋蝗耄丫镆?,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fù),君其問諸水濱!”師進(jìn),次[6]xíng[7]。

夏,楚子使屈完[8]如師。師退,次于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9]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何如?”對曰:“君惠yāo[10]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饼R侯曰:“以此眾戰(zhàn),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11]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p>

屈完及諸侯,盟。

吳評

齊桓合八國之師以伐楚,不責(zé)楚以僭王猾夏之罪,而顧責(zé)以包茅不入,昭王不復(fù),一則為罪甚細(xì),一則與楚無干。何哉?蓋齊之內(nèi)失德,而外失義者多矣,我以大惡責(zé)之,彼必斥吾之惡以對,其何以服楚而對諸侯乎?故舍其所當(dāng)責(zé),而及其不必責(zé)。霸者舉動,極有收放,類如此也。篇中寫齊處,一味是權(quán)謀籠絡(luò)之態(tài);寫楚處,忽而巽順,忽而詼諧,忽而嚴(yán)厲,節(jié)節(jié)生峰。真辭令妙品。

[1]虞:料想。

[2]女:汝。

[3]包茅:祭祀時用以過濾酒渣的菁茅。

[4]共:通“供”。

[5]縮酒:滲濾酒渣,祭祀時的禮儀之一。

[6]次:駐扎。

[7]陘:楚地。

[8]屈完:楚大夫。

[9]不穀:不善,齊侯對自己的謙稱。

[10]徼:求。

[11]綏:安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