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禹生石紐
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己,出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紐。
——戰(zhàn)國《竹書紀(jì)年》
公元前2700多年,蜀山氏部落的一支羌人從營盤山向東遷徙,翻過土門埡,沿著土門河向下游發(fā)展,在下關(guān)子和石紐山形成了羌人聚落。
石紐山因山腰樹林里有兩塊巨石紐結(jié)在一起而得名。這十丈見方的巨石,非常奇異。每日早晚二時,霧氣籠罩的樹林里都會發(fā)出五彩毫光。當(dāng)?shù)厍既税堰@方巨石當(dāng)作神石供奉。這里的羌寨叫作石紐寨。
石紐山下,是一個小盆地。土門河與青片河匯合后稱為湔江。湔江邊形成了一塊小壩子,四周山勢呈漏斗狀,山峰高聳入云。青山綠水,男耕女織,一派祥和。
石紐寨住著一個美麗善良的羌女,名叫修己。她的丈夫名叫鯀,是黃帝的孫子、顓頊的兒子。(《史記·五帝本紀(jì)》:“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
鯀常年住在山里,每當(dāng)夏天山洪暴發(fā)后,他都會帶領(lǐng)石紐寨的青壯年排洪搶險,是遠(yuǎn)近聞名的治水能手。
岷江進(jìn)入都廣之野,分支眾多,水系散亂,洪水泛濫時,各個城邦都受到嚴(yán)重威脅。于是,這些邦國的首領(lǐng)都聘請鯀去幫他們治水。鯀在平原上治水采用圍堵的方法,多次筑堤筑堰、筑城擋水。但遇上特大洪水,堤、堰、城墻都被沖毀,人畜損失慘重。洪災(zāi)之后,再次筑堤筑堰筑城。
鯀每年都要出外治水,妻子修己從不拖后腿,默默操持家務(wù),耕種勞作。她心靈手巧,是遠(yuǎn)近有名的紡織能手。她心地仁慈,常常采藥無償給族人治病,深受人們喜愛。
石紐山下湔江邊有座百丈見方的山崖。山崖上長滿藤蘿和苔蘚,巖壁下有個八尺見方的天然泉池。從崖壁上浸出的泉水,一年四季把水池裝得滿滿的。池里的泉水夏天涼爽,冬天溫潤,還有點(diǎn)甜。當(dāng)?shù)厍既司桶堰@個水池叫作甘泉。修己每天晚上都要用羊皮桶到甘泉里裝滿水背回家,以備第二天飲用。
修己懷孕十個月都多了,卻還沒有分娩的跡象。她還是像往常一樣勞動和生活。
公元前2162年(堯五十三年)六月初三那天,修己早早出門,到九龍山采藥。她剛走進(jìn)清泗溝,肚子疼起來了。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快要出生了,趕緊找塊草坪坐下來歇息。修己的肚子越來越疼,一直疼了三天三夜,可還是沒有生下孩子。
六月初六的那天,修己的呻吟聲驚動了羌山女巫。女巫一邊念著口訣,一邊用鋒利的銅刀剖開修己的肚子,取出了一個男嬰。因為這個孩子出生在清泗溝的草坪上,后來人們就把這塊草坪叫作刳兒坪。
羌山女巫跑回石紐寨,叫來族人將修己母子抬回家里,鄰居阿婆和姐妹們都來細(xì)心照料。修己正要托人把喜訊傳給丈夫,鯀剛好從外地回來了。
鯀抱起兒子親了親,對妻子說:“你看這小子長得像你還是像我?”修己說:“就像你啊!”夫妻二人守護(hù)著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的新生命,沉醉在幸福之中。
修己對鯀說:“你在家里住不了多久,又要出門做事去了,快給兒子取個名字吧?!滨呄肓艘粫?,說道:“就叫小禹吧?!?/p>
“小禹”,按上古時候的意思,直譯就是“小蟲子”。后世《說文解字》說:“禹者,蟲也。”意思是:禹字的本意是蟲。上古時候,很多野獸也泛稱為“蟲”,如老虎稱為“大蟲”?!靶∮怼本褪恰靶±匣ⅰ薄盎⑨套印钡囊馑?。
小禹一天天長大,不到一周年就會走路了。有時摔倒了,頭上碰了包,也不哭叫。鯀經(jīng)??洫勛约旱膬鹤樱骸靶∮韮海粣劭?,有種!虎頭虎腦,有虎勁,將來一定能干大事!”
小禹長到3歲時,父母請石紐寨的釋比(羌人中的巫師、最有智慧的能人)對小禹進(jìn)行啟蒙教育。小禹天資聰穎,勤學(xué)好問。到五六歲時,能唱山歌、能寫字、能算數(shù),成為石紐寨的神童。
禹母時常教育兒子要做一個勤勞、堅強(qiáng)、明理、善良的人,長大了要多做好事,報答父母和族人。小禹很聽母親的話,對父母很孝順,也比其他同齡孩子懂事得多。
父親經(jīng)常外出,家里全靠母親操持。小禹常常幫母親干一些掃地、生火、放羊之類的家務(wù)活兒。石紐寨小孩很多,有時會因一些小事吵架、打架,小禹總能把雙方勸和。小朋友們有困難,小禹總是盡力幫助。漸漸地,小禹就成了石紐寨的“孩子王”。
小禹七八歲時,經(jīng)常跟母親穿過清泗溝“一線天”到九龍山采藥?!耙痪€天”上面的草坪上有塊大石頭,是娘兒倆歇息的地方。后來,當(dāng)?shù)厍既烁兄x娘兒倆的好生之德,就把他們采藥的地方叫作采藥山。
禹母到九龍山采藥,小禹趕著羊群到山坡上放牧。羊在坡上吃草,小禹就在坡地上讀羊皮書。等到母親采藥下山,娘兒倆就趕著羊群,說說笑笑回家了。后來,當(dāng)?shù)厍既司桶研∮矸叛虻牡胤浇凶鞣叛蚱隆?/p>
清泗溝溝口有一處百丈見方的草坪,那是羌寨男子比賽騎馬射箭的地方。小禹偷偷做了一副弓箭,選了一只高大壯實(shí)的公羊當(dāng)戰(zhàn)馬,學(xué)著勇士的樣子騎馬射箭,被摔得鼻青臉腫。禹母心疼兒子,卻不阻攔,還請高手調(diào)教兒子。小禹的悟性很高,沒多久,就能順利地上下馬背、開弓放箭了。
小禹很喜歡跟水打交道,經(jīng)常和寨子里的小伙伴們到湔江摸魚、嬉水、游泳,小小年紀(jì)練就了一身好水性,被伙伴們稱為“翻江魚”。
公元前2154年(堯六十一年),小禹9歲。
有一天,父親鯀接到華夏(以華胥氏后裔諸華部落和炎帝后裔諸夏部落合稱華夏)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堯(后世稱為堯帝)派人傳來的命令,要鯀速去堯都平陽(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接受重任,負(fù)責(zé)治理中原水患。
修己向傳令官懇求道:“夫君常年都在為西蜀國治水,實(shí)在太累了,能不能過一段時間再去?”
傳令官說:“不行,這是堯帝的命令,不能違抗。何況中原洪水泛濫,田園淹沒,鳥獸橫行,與民爭食,民眾苦不堪言。這洪水多年來一直未治好,四岳(四方諸侯代表)一致舉薦有治水經(jīng)驗的鯀去負(fù)責(zé)治水,為千千萬萬的民眾解除苦難。堯帝這才派我來傳達(dá)帝命,封鯀為崇伯,擔(dān)當(dāng)治水大任。請崇伯立即隨我動身吧!”
小禹一聽,拍著手說:“好哇!好哇!我要和爸爸一起去治水?!?/p>
鯀拍著小禹的肩頭說:“兒子,你還小,你還是小蟲子、虎崽子,等你長大了再說吧?!滨叞褍鹤油频叫藜好媲埃骸靶∮砀镌谝黄穑犇锏脑?,等我治水完工后就回來看你們?!?/p>
修己和小禹含著眼淚,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鯀,一直望著鯀的身影消失在山間。
鯀離家后,一直音訊全無。禹母有空就帶上兒子到石紐寨北方的一座高山上守望丈夫歸來。每次從高山上下來,都要在石紐小盆地中的小土包上歇息,悄悄地流淚。當(dāng)?shù)厍既吮挥砟傅恼\心感動,就把那座高山叫作望崇山,把那個小土包叫作禹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