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jié) 黃石老人贈張良:人生態(tài)度還是兵法奇書?

一口氣讀懂十大名著懸疑 作者:鐘厚濤 著


第四節(jié) 黃石老人贈張良:人生態(tài)度還是兵法奇書?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p>

這句話可能很多人都熟悉,但這句話是贊揚誰的,估計很少有人能說清楚,或者會有人誤以為是贊揚諸葛亮的。其實,這句話是漢高祖劉邦夸贊自己名將張良的。

張良據傳很有計謀,任何事情都考慮得很細致、很周密。他幫助劉邦打了許多勝仗,建立了漢王朝。張良,字子房,傳為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人。他的祖父與父親均在韓國朝廷任遠相,先后輔佐韓國五代君王。張良年少,未及做官報效朝廷,韓國便被秦國滅掉了。而這恰恰也就為他憑借自己的才華智慧,成就一生霸業(yè),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劉邦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么,張良為何能有如此神機妙算的本領呢?是先天聰慧過人,還是后天得到高人指點?

張良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在一座石橋上遇到一位穿著粗布衣裳的老人。當張良走到他跟前的時候,老人一甩腳,把一只鞋子甩到橋下去了。老人向張良望了一眼,大模大樣地說:“小伙子,替我去把鞋子撿回來!”

張良心里很不痛快,心想哪有這樣隨便支使人的。但是轉念一想,這是個老人,身體也不好,應該幫助他,就忍住氣,不聲不響地走到橋下把鞋子撿回來,遞給老人。哪想到老人又伸出腳來,命令道:“給我穿上?!?/p>

“我既然把鞋給你拿回來了,就索性替你穿上吧!”張良想著,就蹲下身去,捧住老人的腳,給他穿上了鞋。

張良看著老人的背影,心里非常奇怪,覺得這個老人有點兒不尋常,就跟在后面走著。老人走了一里多路,才回過頭來說:“你這個年輕人倒還不錯,我可以教教你。好吧,從今天算起,到第五天天明的時候,你在剛才那座橋上等我?!睆埩枷肜先艘欢ㄓ行﹣須v,就恭敬地答應了。

到第五天,張良一清早就來到橋上,誰知老人早已站在那里了,一見他來,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自然應該先來等著,怎么可以遲到呢?你過五天再來吧!”說完就走了。

又過了五天,窗戶上剛有些發(fā)亮,張良趕緊起床,急忙趕到橋邊去,可是那老人又已經在那兒等他了。老人責備張良道:“你又來遲了,回去吧。再過五天,早點來?!?/p>

張良兩次都碰了釘子,決心下一次一定要比老人早到橋上。等到第五天,他半夜就起來了,早早地站在橋頭上等著。過了一會,老人也來了,他看見張良,高興地笑道:“好,好,今天你來得很早?!闭f著,拿出一部書來,交給張良,并且囑咐說:“你把這部書拿回去,好好地學習,將來你是能夠成為一個出色的軍事家的?!崩先苏f完,掉頭就走,一會兒就無影無蹤了。

原來張良遇到的是黃石老人,得到的是一部名叫《太公兵法》的兵書。張良回到家里,日夜攻讀,把書上的兵法研究得十分透徹,終于成了一個很有智謀的軍事家,成為了一代“奇士”。用學者馬云山的話來說,則是“如果說蕭何是豪杰,那么張良就是奇士。雖然陳平曾對劉邦自稱是奇士,但是張良之奇,顯然更在陳平之上。奇士之奇,首先有奇異、奇特、特異、神奇、非同尋常的意思。張良的事跡籠罩著一股濃厚的傳奇色彩和神秘氣息;張良的行蹤是突然而來、突然而去,神出鬼沒”。(《群文天地》2011年第19期)

成功只給有準備的人。

現在看來,黃石老人賜予給張良的不僅僅是一部兵法,而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人生哲學。黃石老人在不斷的“有意刁難”中,磨礪了張良的意志,增長了張良的智慧,關于這一點,宋代著名大文豪蘇軾在其《留侯論》(留侯即張良——引者按)中也有明確的說明:“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边@里的“警戒之義”顯然就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

最終張良憑借自己的智謀和堅定的毅力,為劉氏江山的創(chuàng)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并被贊譽為“漢初三杰”(張良、韓信、蕭何)之一。司馬遷在他的《史記·留侯世家》中說:“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此留侯(即張良——引者按)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矣。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由此可見,在漢高祖面臨絕境,即將功虧一簣的時候,是張良通過自己的努力,力挽狂瀾,這才有了大漢帝國以后的興旺發(fā)達。

或許,用“秦漢風云的幕后總導演”這句話來形容張良的功績,也并不為過。

而這一切都與他在黃石老人那里受益到的人生態(tài)度,有著密切關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