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龜雖壽

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詩 作者:陳引馳 著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1]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2]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3]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4]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5]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

[1]竟:終結。此處指死亡。

[2]螣(téng)蛇:傳說中與龍同類的神物。

[3]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

[4]盈縮之期:本義指歲星運行周期的長短變化,這里指人的壽命的長短。

[5]養(yǎng)怡:指調養(yǎng)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賞析】

悲嘆人生短暫、生命易逝,是漢魏以來文學主題之一。曹操這首四言詩的開頭兩聯(lián),便是這一主題的回響?!镑?、龜、龍、鳳”為中國古代的“四靈”,龜尤以其壽命長久受到人們的崇奉。螣蛇是一種類似龍的動物,具有神通,能夠飛翔變化。但不管“神龜”和“螣蛇”怎樣地神異,最終都會死亡。詩人這里并非為神龜和螣蛇感傷,他的話里有潛臺詞,那就是連神龜和螣蛇都有生命終結的那一天,更何況人呢?

既然人的死亡是必然的事情,那么該如何度過這短暫的一生呢?特別是當意識到生命已然進入暮年,也許剩余的時日不多了,一個人該怎樣自處呢?有的人會為此悲痛消沉,有的人希望能享受更多的歡樂。而曹操卻相信自己能把握自己的生命,絕不會庸庸碌碌。就像一匹千里馬,即使衰老了,臥在馬棚里,心中也仍然有著馳騁千里的豪情;渴望建功立業(yè)的人,即使在人生的暮年,也不會放棄理想。曹操寫這首詩時已五十三歲,但他根本不去糾結自己的生命還剩有多少時日,因為他相信“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相信人為的努力可以延年益壽。

據說東晉的大將軍王敦每次酒后都會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并以如意擊打唾壺作為節(jié)拍,致使壺口盡缺,足見這首詩感發(fā)人心的力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