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情投入于發(fā)明
10歲時,我進入了一所文理中學,這是一所新成立的學校,教學設備非常完善。這里的物理部裝備尤其良好,有各種各樣經典的教學裝置,比如電學設備以及機械儀器。老師進行的各種試驗讓我無比癡迷,毫無疑問,它們激起了我強烈的發(fā)明欲望。
那時,我非常熱愛數(shù)學,因為出色的速算能力,我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這主要是因為我喜歡數(shù)字想象和數(shù)學運算,從而培養(yǎng)了出眾的數(shù)學才華。這種習慣已經遠遠超出直覺,而是完全融入了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是在黑板上列具體算式還是心算,也不管數(shù)字組合如何復雜,對我而言都是一樣的小菜一碟。
然而我格外反感徒手繪圖課,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專心致志地畫上好幾個小時。這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xiàn)象,因為我的家族成員中的大多數(shù)都很擅長徒手繪圖。也許,我之所以如此反感徒手繪圖課,是因為我更喜歡不受干擾地思考吧。那時如果不是有幾個男孩真的笨到什么都學不會,單就徒手繪圖成績來說,我在班里一定是墊底的。在當時的教育體系中,繪圖是必修課,假如這門課程不合格的話,對學生來說就是致命的缺陷,繼續(xù)升級深造都會受到影響,父親為了能讓我順利通過而費盡了心思。
在這所學校上學的第二年,我開始沉醉于一個想法,那就是利用持續(xù)不斷的空氣壓力產生連續(xù)運動。前面所述的修好消防車事件讓我大受鼓舞,想象力也得到了更充分的激發(fā)。那件事還讓我真切地認識到,真空狀態(tài)確實能帶來無限的可能性。我迫不及待地想駕馭這種源源不斷的力量,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但實際上,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彷徨。無論如何,我的全部心血都將傾注到這一項發(fā)明上,這一發(fā)明也為我取得了無人可及的成就。
我設想一個圓柱形的裝置,裝上兩個軸承,就可以在軸承的作用下自由旋轉。圓柱形的一部分套著一個精密配合的矩形槽,槽的開口一側用一個隔板封上,圓柱體被隔板分隔成兩部分,中間有不漏氣的滑動接頭將其完全分開。這兩部分中其中一部分完全封閉,只要把它里面的空氣徹底抽空,另外一部分就會自動敞開,這樣圓柱體就能不停地旋轉。至少,我是這樣設想的。
于是,我按設想的樣子制作了一個木制模型,并按設計原理仔細地把它安裝到氣泵的一邊。讓我驚喜的是,圓柱體果然能輕微轉動,我真是開心極了。
能夠飛行是我的另外一個夢想,雖然在這方面我有著太多讓人氣餒的回憶——我曾經撐著一把雨傘從屋頂往下跳想要飛起來,結果卻重重地摔在地上。以前,我每天都希望自己能夠騰云駕霧,穿越云層飛到遙遠的地方,但是我始終不明白究竟如何怎樣才能辦到?,F(xiàn)在,我有了具體的辦法,而且已經制造出了實物模型,接下來我要制作一架飛行器,什么也不用,只要一根轉軸、一雙可拍動的翅膀以及極高程度的真空。假如能夠夢想成真,我要每天都駕著一輛舒適豪華的飛行器暢游天空,那派頭就連所羅門國王也會羨慕嫉妒恨的吧。
過了好多年,我才明白,大氣壓力是垂直作用于圓柱體表面的,我所看到的輕微旋轉只不過是因為漏氣造成的!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感到非常傷心。
我差點沒能從文理中學畢業(yè),因為當時我害了一場重病險些喪命,準確地說是害了十幾種疾病。我的境況十分危急,就連醫(yī)生都對我不抱希望了。就在這段時間,我仍然堅持讀書,從當?shù)氐墓矆D書館借書。這家圖書館平時很少有人去,我還在那里找了份工作,幫忙把圖書分類并編輯圖書目錄。
有一天,圖書館到了幾本新書,與我以前讀過的書不一樣,書的內容非常有吸引力,我被徹底迷住了,完全忘記了自己身患重癥。這幾本書都是馬克·吐溫的早期作品。我覺得是這些書給我?guī)淼挠鋹偢校屛业纳眢w神奇地復原了。25年之后,我在美國遇到了馬克·吐溫,并與他成為好朋友。當我告訴了他我的這段經歷時,這位偉大的幽默大師竟然眼淚盈眶。
后來,我又到克羅地亞的卡爾洛瓦茨文理學校繼續(xù)上學。在那里我住在一位阿姨家,那位阿姨非常了不起,她的丈夫是一位陸軍上校,曾經參加過多次戰(zhàn)役,久經沙場。在她家生活的那三年時間,我印象深刻,永遠也無法忘懷。
1894年,馬克·吐溫在尼古拉的實驗室里
她家規(guī)矩森嚴,就算是戰(zhàn)爭時期的軍營也不如她家那樣紀律嚴明。而我就好像一只金絲雀一樣,被悉心喂養(yǎng)。阿姨家的菜都制作精美,味道可口,但是每份菜的量都很少,所有的菜加起來只有我正常食量的十分之一。阿姨把火腿切成像紙一樣的薄片。每當上校準備給我的盤子里多加些食物時,都會被她迅速攔住,并且她還會夸張地對上校說:“要小心,尼科的飯量很小?!睂嶋H上,我的胃口極大,但在她家我一直承受著坦塔羅斯
的痛苦。那時,阿姨家的生活優(yōu)雅從容、充滿藝術氣息,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條件下,這是極為少見的。
這個地方地勢低洼,沼澤密布,雖然已經服用了大量的奎寧,我還是擺脫不了瘧疾和發(fā)燒,一次又一次地犯病。有時候,隨著河水上漲,大批的老鼠就會進入民宅,它們啃噬所有能接觸到的東西,就算是辛辣的紅辣椒它們都不放過。對我而言,這些害人的老鼠是我消遣的好對象。我發(fā)明了各種滅鼠方法,因為消滅的老鼠多,當?shù)厝诉€給我起了一個并不值得夸耀的頭銜——“捕鼠者”。最后,我終于完成了高中學業(yè),我的痛苦生活也要結束了。在我拿到高中畢業(yè)證書時,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那時候,父母仍然堅定地想讓我子承父業(yè)做一名牧師,一想到這里,我就萬分恐懼、難以接受。實際上,在學校物理學教授的啟發(fā)下,我已經對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位物理學教授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他經常自己制作裝置,用來給大家論證一些物理學原理。我記得,他曾經制作過一個球狀物,外面用錫紙包裹,可以自由旋轉。只要與靜電起電器相連接,那個球狀物就會迅速旋轉起來。我親眼目睹了他的試驗所帶來的神奇現(xiàn)象,讓當時的我激動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我看到的每次試驗都會在我的頭腦中一遍遍回放。我極度渴望能深入了解電的神奇力量,渴望終生從事試驗研究工作,但與此同時,我又心情沉痛,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與失敗。
就當我結束學業(yè)準備趕回遙遠的家鄉(xiāng)時,父親卻要我去狩獵。父親的這個出乎意料的要求讓我非常不解,因為他從來都是非常反對這項運動的。幾天之后,我才了解到,父親之所以提出反常要求,是因為家鄉(xiāng)霍亂正猖獗流行。但我沒有理會父母的好意,找了個機會回到了戈斯皮奇。在那里,霍亂經常發(fā)生,差不多每隔15至20年就會爆發(fā)一次。說起引發(fā)霍亂的原因,那里的人們簡直無知得可怕。他們認為,是空氣中有不干凈的東西,比如難聞的氣味和灰塵,這些臟東西通過空氣傳播,進而導致了霍亂的發(fā)生。而與此同時,他們卻無知地繼續(xù)使用被污染的水源,大批人員因此被傳染致死。
到家當天,我就被傳染上了這種可怕的瘧疾。雖然我最終活了下來,但是我在病床上躺了足足9個月,幾乎動彈不得。我的元氣因為這次大病消磨殆盡,我第二次遭遇到死亡的威脅。我的生命多次垂危,在我最后一次命危之際,父親沖進了我的房間。雖然他極力掩飾內心的焦慮,盡力安慰著我,但我仍然能看出他臉色蒼白,連聲音都緊張得變了調。我跟他說:“如果你答應讓我學習工程技術的話,我或許還能夠好起來。”“我答應送你去世界上最好的工學院。”他莊嚴地說。這么嚴肅回答,我知道他說了會算話的,長時間壓在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
幸虧有神奇的豆子,用它煎的苦口良藥救了我的命,不然父親的許諾可能就沒有用武之地了。我很快就康復了,如同拉撒路一般原地滿血復活,這讓所有人都驚奇不已。父親堅持讓我到山區(qū)過上一年,在那里野營爬山,加強戶外體育鍛煉,以便增強體質。于是,我背著一捆書和必需的戶外裝備,開始了在山間的游歷之旅。親近大自然不僅可以強身健體,也能夠鍛煉我的想象力。
我曾經思考、計劃、構思了很多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我知道我具備超凡的想象力,但是欠缺對知識原理的掌握。我曾經構思過一個方案,希望在海底鋪設一根管道,通過一座水泵站將水壓壓進管道,借助這股力量,利用水流推動裝有信件和包裹的圓形信筒,從而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我對于這座水泵站進行了精確計算和設計,也注意到并努力完善了其他各種細節(jié),但我卻栽在了一個小地方上。我假定海底的水流為任意速度,并且更偏向于無限提高這個速度,通過精密準確的運算,使裝置取得完美的效果。但是,思索良久,我發(fā)現(xiàn)我還是無法解決管道對水流的阻力問題,我不得不放棄了這項計劃,等著別人去發(fā)明吧。
我的另一個想法是環(huán)繞赤道修建一座龐大的架空環(huán)圈,它自由懸浮在空中,利用某種反作用力阻止環(huán)圈旋轉,整個環(huán)圈按照與地球相同的速度自由旋轉。這樣一來,旅行的人們就可以登上環(huán)圈,以每小時1000英里的速度繞地球飛行,這是火車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速度。也許你們覺得我的想法有些滑稽可笑,這個我也承認,因為這個方案操作起來很難,但這跟紐約的一位知名教授的想法比起來就顯得好多了。他的想法更加不切實際,他想把熱帶空氣抽到溫帶去,完全忽視了上帝早已準備了一臺龐大的機器來實現(xiàn)空氣的流通。
我還有一個更有意義、更有吸引力的想法,那就是通過地球自轉獲取能量。我注意到,由于地球自轉帶來晝夜交替,其表面物體的運動方向與水平方向時而相同,時而相反。這一方向的改變引起了巨大的能量變化,如果我能夠用一種簡單可行的方法將那些能量收集起來,并將其作為動力提供到地球上任何可居住的角落,那該是多么巨大的能量。但是,我后來意識到自己跟阿基米德一樣遇到了無解的困境——他曾試圖在宇宙中尋找一個固定支點,可以讓他撬動地球。想到理想無法實現(xiàn),我的心情失落到了極點。
那一年的休整期結束之后,我進入了奧地利斯蒂里亞省格拉茨市的理工學校學習,這所歷史悠久、聲名卓著的大學是父親專門為我挑選的。這是我期待已久的時刻,我可以安心在這里學習,因為我得到了充足的學習經費,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快完成學業(yè)。有父親的教育和我以前的各種歷練做基礎,我的學習底子比一般同學都要好。我掌握了幾門語言,閱讀過幾座圖書館中的書籍,多多少少都從中得到了有用的信息。而且,這是我第一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要學習的科目,我終于擺脫了徒手繪圖課的煩惱。
我下定決心要給父母一個驚喜。第一學年,我每天都埋頭苦讀,往往從凌晨三點開始學習,一直到晚上十一點結束,就算是周末和節(jié)假日也不例外。由于同學們都懶懶散散,因此我輕而易舉地超過了他們。那一學年,我通過了九門考試,教授們都認為我的成績已經遠遠超過了最高標準。放假后,我拿著“輝煌”的成績單回到家中,希望父母能以我為傲。但是,讓我失望的是,父親卻對我辛辛苦苦取得的榮譽毫不在乎,成績得不到家人的認可讓我感到莫大的羞辱。這件事讓我備受打擊,差點為此放棄了理想,直到父親去世之后,我在一個包裹里發(fā)現(xiàn)了教授寫給父親的信。教授在信上說,我太用功了,除非父親能帶我離開學校,否則我很可能會因為過度勞累而喪命。這封信消除了我對父親的誤解,同時也讓我痛不欲生。
從那以后,我專攻物理學、力學和數(shù)學,還利用空閑時間在圖書館學習。無論做什么事情,我總強迫自己堅持到底,這種習慣經常讓我陷入困境。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開始攻讀伏爾泰的著作,讀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他的著作全部都是用小字號印刷的,而且厚厚的有將近一百卷之多。這位“怪人”靠一天喝72杯黑咖啡來支撐他把這些著作寫完。但我下定決心,不讀完這些著作是不會罷休的。讀完最后一本書時,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心想:“我再也不看了!”
由于第一學年的出色表現(xiàn),幾位教授對我青眼有加。其中有教算術學和幾何學的羅格納教授、教理論與實驗物理學的教授珀施爾先生,以及教積分學并對微分方程有深入研究的阿勒博士。我聽過課的講師中,最有才氣的就是阿勒博士。他對我也非常關注,我們倆經常在課堂上一待就是一兩個小時,他會給我出很多難題讓我解答,我樂此不疲,并因此收獲頗豐。我曾經向他介紹了自己構想的飛機,這個構想是以合理的科學原理為基礎的,并不是不切實際的想象。由于有了我的“渦輪機”,如今,這個構想已經變成了現(xiàn)實,很快,它就會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羅格納和珀施爾兩位教授的性格都有些怪異,羅格納教授的表達方式非常獨特,無論什么時候,只要說到關鍵之處,他總會先長長地停頓一番,賣足關子,吊起人們的胃口。珀施爾教授是一位條理清晰、理性務實的德國人。他手腳粗大,好像熊的爪子。但他所做的實驗極其精確,沒有絲毫誤差,真叫人心醉神迷。
在那所高校學習的第二個學年,一臺從巴黎運來的格雷姆動力機被送到學校,這臺機器有馬蹄鐵式的疊片磁鐵,有用金屬絲纏繞的裝有整流器的電樞。連接之后,它就能展示電流的不同效果。但是,當珀施爾教授操作時,這臺機器冒出了大量火花,電刷發(fā)生了故障。我認為,可以對機器做些改進,拆掉磁鐵和電樞也可以讓電機運轉。珀施爾先生斷然予以拒絕,他認為我的想法行不通,還讓我在課堂上對這一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這位德國學者評論說:“也許特斯拉先生將來能做出巨大的成就,但是僅就這一問題而言,我敢斷定,他的想法根本不可能成功,這等于將萬有引力一樣的永恒拉力轉化成一種旋轉力。這是永動機的概念,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p>
然而,有時候人的直覺是可以超越知識的。毫無疑問,我們大腦中埋藏著一些神奇的神經纖維,當我們的邏輯推理或其他思維方式無能為力時,它們能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真理。教授的權威曾一度使我對自己的想法表示懷疑,但很快我又開始堅信自己的判斷,我以年輕人飽滿的熱情和無窮的信心投入到了具體研究中去。
我開始在腦海中想象直流發(fā)電機,想象它運轉起來的樣子,并觀察電樞中電流的變化。接下來我再想象交流發(fā)電機,然后按照相同的研究方式來觀察和改進。最終,我構想了一個既有電動機又有發(fā)電機的系統(tǒng),并讓這兩部分分別以不同的方式運轉。對我而言,在我頭腦中構思的圖像都非常真實,跟實際看到的裝置沒什么差別。在格拉茨的剩余時間里,我一直在進行這項高強度的研究工作,但一直沒取得成果。后來,我?guī)缀醴艞壛?,覺得問題確實無法解決。
24歲時身穿民族服飾的特斯拉(1880年)
1880年,我去了波西米亞的布拉格,希望能完成父親的心愿,在那里完成大學學業(yè)。在布拉格,我的研究取得了非常重大的進步。我把整流器從發(fā)電機上拆了下來,從一個新的角度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但還是沒有獲得有用的成果。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我對生活的認識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我突然意識到,父母已經為我付出了太多,所以我下定決心要減輕他們的負擔。這時候,美國掀起的電話浪潮剛剛影響到歐洲大陸,消息傳來,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也要設立一個電話局了。對我而言,這是難得的發(fā)展機會,于是我奔赴布達佩斯,我家的一個朋友是電話公司的負責人,托他給我在那里找了個職務。
在那段時間,我患了一種奇怪的病癥,精神完全崩潰,關于這點我在前面也提到過。在患病期間,我有著超乎人類想象的經歷。我的視覺和聽覺一直異常敏感。我可以很輕松地看清很遠處的物體,而那距離對一般人而言都是完全看不清的。在童年時期,我好幾次在夜里被火苗的噼啪聲驚醒,而著火的鄰居家里完全無人發(fā)現(xiàn),他們都處于睡夢之中。很多次,是我大聲呼救,將他們從遭受火災的房屋中救了出來。1899年,我已年過40,那時我正在科羅拉多進行閃電研究。我可以清晰地聽到550英里以外的雷聲,而我那年輕的助手最遠只能聽到150英里以內的聲音。這可以說明我的聽力敏銳程度是常人的13倍。然而,與我在大腦承受巨大壓力時的聽力相比,這樣的聽力簡直就跟聾子一樣。
在布達佩斯,隔著三個房間,我都可以聽到鐘表的滴答聲;一只蒼蠅在我房間里落到桌面上時,我耳朵里就會產生悶雷般的轟鳴;幾英里之外的一輛馬車駛過,就能讓我的全身感到震顫;二三十英里以外的火車機車鳴響汽笛,我就感覺到自己坐著的椅子或凳子在劇烈晃動,那種痛苦實在讓人無法忍受。而且,我腳下的地面也總是不停地顫動。為了能夠休息,我必須要在床下墊上橡膠墊子。遠近傳來的咆哮聲,讓我常常感覺有人在我耳邊說話,要是我不能將它們一一分辨清楚,那著實太叫人毛骨悚然了。從橋梁或其他建筑物下面經過時,我必須使出全部的意志力,因為經過時我會覺得頭顱簡直就要被擠碎了。在漆黑的地方,我如同蝙蝠一樣敏銳,憑著額頭上的一種怪異的感覺,我就能判斷出12英尺之外有著什么東西。我的脈搏時而緩慢,時而急促,有時每分鐘只跳幾下,有時又可以達到每分鐘260次。我身體的肌肉連續(xù)不停地抽搐和打顫,這讓我痛苦不堪。一位頗有名望的醫(yī)生讓我每天服用大量溴化鉀,他斷言,我的病前所未聞,是一種不治之癥。
我終生的遺憾是,當時沒有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對我的病癥進行觀察。雖然我壓根就沒有指望能夠再次恢復健康,但我從未放棄對生命的堅持。任誰也不能相信,一具無藥可救的身軀“殘骸”還可以變得精力旺盛、堅韌頑強,而且能夠在接下來的38年中連續(xù)工作,幾乎一天都不曾停歇。最不可思議的是,我覺得自己依然身強體壯,思維敏捷。但是,這確實就是我的真實經歷。由于我對生活的強烈渴望,還有繼續(xù)工作的頑強信念,以及一位運動員朋友的悉心幫助,奇跡出現(xiàn)了。我不僅恢復了健康,思維也變得更加活躍。
后來,我再次回想這段經歷時,甚至還為“戰(zhàn)爭”結束得過早不能盡興而心存遺憾,在這場對抗中,我還有好多能量沒來得及發(fā)揮呢。
在這幾年里,我始終沒有停止思考那個令人不滿意的直流電機問題。當我考慮這個問題時,我與普通人的想法完全不同,一般人只是一心想獲得成功,但對我而言,這是一個神圣的賭約,是一個關系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我知道,如果失敗了,我就會粉身碎骨。但事實上我已經感覺到了,我打贏了這一仗。我已經想到了問題的解決辦法,只是我還不能用語言準確地將其表達出來。我現(xiàn)在還能清晰地回想起那時的情景。
一天下午,我與朋友在城市公園一邊散步一邊背誦詩歌。那個年齡的我,可以整本整本地背誦書籍的內容,而且一字不差。其中,歌德的《浮士德》便是我耳熟能詳?shù)囊槐局?。那西沉的太陽讓我想起了其中的一段光輝壯麗的篇章:“落日西沉,白晝告終,烏飛兔走,又促進新的生命流通。唉,可惜我沒有雙翅凌空,不斷飛去把太陽追從!一場美麗的夢想!太陽已經遠去。唉!肉體的翅膀,畢竟不易和精神翅膀做伴?!碑斘冶痴b這段發(fā)人深省的詩句時,好像有一道閃電從我的腦海中劃過,突然我想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法。我馬上找了一根樹枝在地面上畫起圖來。6年后,我給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作報告時展示了這些圖。
當時我腦海中浮現(xiàn)的圖像,就像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金屬和石塊一樣具體、生動、實實在在。我一邊畫圖,一邊向他介紹:“看我這臺電動機,我要叫它這樣反過來轉。”所以,跟我一起散步的朋友完全能夠理解這些圖。我沉浸在狂喜之中,那種激動簡直無法形容。我想皮格馬利翁看到自己的雕像獲得生命之時的狂喜也不如我當時的感受強烈吧。就算我碰巧發(fā)現(xiàn)了上千個大自然的秘密,我也不稀罕,情愿用它們來換取這個發(fā)現(xiàn)。為了這個發(fā)現(xiàn),我實在經歷了太多的艱難困苦,甚至面臨過死亡的威脅。
尼科,尼古拉的昵稱。
坦塔羅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被囚禁在地獄中,他頭下有水,頭頂有水果,但就是不能吃喝。
拉撒路是《圣經》中的人物,死后被耶穌救活。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善雕刻,雕刻作品變成真人,并成為皮格馬利翁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