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封信

家書里的大學:一位保送北大讀研生的成長歷程 作者:王寶玉,王毅 著


第九封信

學習肯定有科學的方法

媽媽:

寒冷和孤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同一種感覺——都讓人感到內心缺乏溫暖。走出寢室,發(fā)現校園變得更廣闊,天變得更清楚(因為很少有機會這么觀察天空),人變得更遙遠。一個人獨自生活,一種感覺獨自品味(寒假時過完春節(jié)就返校學習)。

孤獨感肯定是有的。一天晚上,終于忍受不了寢室的死寂,把電視打開聽一聽人的聲音,更用電腦播放音樂,刻意制造一下喧鬧的氣氛,竟然主動想起父母,而且還略帶傷感的情愫(按照我的性格,我馬上又自嘲,這是一種條件反射,而不是找到什么理由來嘲笑自己)。我知道自己感覺到孤獨,不過很高興的,發(fā)現自己還是挺堅強的。

從沒有試過在床上連續(xù)讀幾個小時的書(《代議制導論》);從沒有試過一天當中說的英語比漢語多;也沒有試過寫的比說的多;更沒有試過一整天在城市里游蕩。這些是好事還是壞事,我還不清楚,不過的確很有意思。

很可惜是時間太短了,否則我一定會發(fā)現做DIY(什么事情都自己做)的好處。當我需要自己決定自己生活中一切細節(jié)的時候,我會感到一種充實,或者應該說是一種自豪,因為我向來喜歡自己做主,喜歡一切盡在掌握。這種徹底的獨立使我體驗到比剛上大學時更興奮的感覺,就是上大學后興奮的一種加深。我相信自己是喜歡獨自生活的,缺少說話的機會,使我做事情的效率更加高,無論任何事情我都可以立即付諸行動。

這個星期我閱讀了比整個假期都多的書(令我自己感到汗顏),在一天之內完成國家圖書館借書、到海淀買書、到北大抄課表、到清華熟悉路線(實際上清華校園之大使我一無所獲)的任務,我為自己感到自豪,其余的時間我都是在自習室里度過的。

思想上的收獲是伴隨著讀書而獲得的。我首次意識到學習作為一種工作,肯定有科學的方法。我在新華書店看到一本《大學生心理》,受益匪淺。我知道一些有科學依據的學習方法,而且也驗證很多我自己的學習經驗。比如我知道復習英語單詞的時候,最好從中間開始復習,因為最開始背誦的單詞和最后背誦的單詞最容易記憶。此外在閱讀《代議制導論》之后對于政治的理解和見解的進步又不是一句話可以概括的。在完成論文“休謨研究”之后我更加發(fā)現自己在這一周里的進步,因為我的觀點比假期時更加成熟和合理。

媽媽,這個星期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這是一種新生活的嘗試。F還我100元錢,現在我還有200元錢,下個月只存700元就可以。

由于生活一直很充實,加上睡眠充足,沒有愛“空想”的毛病,沒有留下像以前那么多學習經驗。我想我還是需要一段沒有什么目的的讀書時間,把所有喜歡看的書仔仔細細品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得到素質上的提高,像爸爸說的那樣偶爾讀一讀書是不行的。

一天早上,聽到開門的聲音(開學了,同學返校),我知道一段生活結束了,一個新旅程開始了。

兒子

2005.2.26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