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賜名睦仁

理想國譯叢028 明治天皇:1852—1912(紀念碑式的傳記偉作,一幅栩栩如生的明治天皇豐滿肖像 理想國出品) 作者:[美] 唐納德·基恩(Donald Keene) 著,曾小楚,伍秋玉 譯


第六章 賜名睦仁

1859年祐宮開始上學,有棲川宮幟仁親王(1812—1886)被指定為他的書法老師。祐宮的第一位老師是一名書法家,說明寫一手漂亮書法的重要性。書法對歐洲王子來說無關緊要,但是在日本卻是貴族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页蓡T展示書法技藝的場合相對較少,但是一旦動筆,書法技藝不僅要得到大家的認可,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反映他的人格。不過,我們并不知道明治天皇最終對這項技藝有多么精通,因為他極少有書法作品保存下來。

實際上祐宮上一年就開始學習書法了,但顯然只是隨便學學。他今年八歲了,應該在合適的老師的指導下系統(tǒng)地學習書法(和其他科目)。有棲川宮幟仁親王被選為親王的書法老師,是因為他的家族很久以來就以書法著名。5月5日,有棲川宮幟仁親王帶來那首《難波津之歌》作為假名書寫的范本。他和學生互換了禮物,彼此都送了對方一盒新鮮鯛魚。在親王的教育中,第一堂正式的書法課最為重要,也因此他們會交換傳統(tǒng)上賀禮所用禮物的鯛魚。

從此,有棲川宮幟仁親王在指定的日子里每月來幾次,教授祐宮書法。6月4日,祐宮將自己臨摹的幾個字交給老師評判,并贈送給老師禮物。到了8月10日,年輕的親王顯然對自己的進步感到非常開心,他開始向侍從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每次一兩個字,通常是“中”和“山”。

與此同時,祐宮已經(jīng)開始了另外一種學習——閱讀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5月29日,伏原宣明(1823—1876)被指定為祐宮的閱讀指導老師。伏原在給學生上第一節(jié)課時,將一段選自《孝經(jīng)》的文章朗讀了三遍。當然,你不能指望一個七歲的孩子能理解中國的哲學著作,即便是用日語朗讀;然而過了不久,祐宮就能認字并跟著老師大聲朗讀了。這種被稱為“素讀”的學習方法效果驚人,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正是通過這種方法學習漢語并能自由讀寫;但是對一名孩子來說,整小時整小時地背誦那些在他看來毫無意義的詞語,肯定無聊透了。

祐宮剛剛完成《孝經(jīng)》的素讀,孝明天皇就命令他閱讀《大學》。在素讀課堂上,年齡相仿的孩子之間至少有歡樂的友好競爭,或者可能有一起捉弄老師帶來的樂趣,但是祐宮剛開始上課時并沒有同伴。1861年,公卿里松良光(1850—1915)成為祐宮唯一的同學,那年他十一歲,未來的明治天皇十歲(采用日本的計算方法)。里松在一次談話中回憶道:

我每天侍候親王,從早起到他上床睡覺,不管是學習還是運動,從未離開他一步。親王一般穿彩色的真絲縐長袖和服與白色的真絲褲子。他并非每天都穿新衣服,而是穿得很樸素。親王梳著男孩子的發(fā)型,把前面的頭發(fā)梳向兩邊,然后在頭頂打個結(jié)。我和他發(fā)型之間的唯一區(qū)別就在于他的頭發(fā)兩側(cè)都是鼓起來的。

親王的學習從素讀《四書》《五經(jīng)》開始。我是他的伴讀。我們的老師是已經(jīng)去世的伏原宣諭,但是偶爾阿野奧充會來代課。我們的課本都由伏原先生工工整整地謄寫出來。每讀完一本,伏原就向陛下呈上下一本。我們一起高聲朗讀,就好像是在舊式的寺子屋一樣。

到目前為止,這些都不是正規(guī)教育,因為祐宮和同伴是在私塾里跟老師學習,但是1862年6月25日這一天,他們的正式教育開始了。孝明天皇命令陰陽師土御門晴雄定下開學的日子。一切都遵照1839年孝明入學時的儀式進行。在高級貴族的注視下,伏原宣明將《孝經(jīng)》序言里的幾句話朗誦了三遍,親王跟讀。

祐宮并不是一個特別用功的學生。一些關于他不喜歡學習的軼事被保留下來。明治后來回憶說,母親中山慶子對他相當嚴格,除非完成了當天的功課,否則就不給他吃午飯。再后來,1905年,天皇還作了一首詩回憶那些遙遠的歲月:

我現(xiàn)在多么后悔

我的孩子氣

那時我覺得

寫作業(yè)是

浪費時間的無聊事情

下面這首作于大約同個時期:

我現(xiàn)在記得那些日子

那時我很不重視

寫作業(yè)

因為我唯一的興趣

就是騎竹馬

另外一則軼事講述了當時主管祐宮教育的中山忠能如何地怒不可遏。那天,這位學生上課時突然站起來,沒有任何解釋就走回內(nèi)宮。忠能認為,假如親王的行為如此不受管教,他已沒必要繼續(xù)教下去了(他為此付出了全部身心)。忠能寫了一封辭職信,說自己不想再出現(xiàn)在親王面前。兒子孝麿懇求父親說,親王還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而憤怒的忠能什么都聽不進去。這時宮廷來旨,要求他速速回宮,但他固執(zhí)地拒絕了。孝麿認為抗旨有違臣子的職責,最終成功地說服父親,使他的脾氣緩和下來。祐宮見到忠能時,向他道歉,說自己錯了,并承諾永不再犯。祐宮說:“請您不要發(fā)脾氣,而是像以前一樣照顧我?!敝夷苌钍芨袆?。那天晚些時候見到孝麿時說:“殿下是一名開明的親王。我太心急了。都是我的錯。”說完號啕大哭。

這個故事以愉快收尾,但它說明祐宮也可能做出自私甚至殘忍的行為。我們從他小時候的玩伴木村禎之祐口中知道,即使在孩提時代,祐宮心里已經(jīng)很清楚自己對下屬的權力:

親王殿下個性極為沖動,而且非常倔強。一旦發(fā)生什么讓他不高興的事,他通常會掄起拳頭,一拳打向那個倒霉的人。我記不清自己有幸挨過他多少拳頭。不管怎么說,我比他小一歲,一般不怎么怕他,總是斗膽做出一些違抗他旨意的事情來,每次都會吃幾個拳頭。

有一天某個大名送了親王一個金魚缸,里面有五六尾金魚游來游去。我非常好奇地在殿下身邊觀看。當他走進隔壁房間時,我立刻把手伸進金魚缸去抓魚,直到成功抓住了一條。令我驚慌的是,這條魚死了,正當我不知該怎么辦時,殿下回來了,看到了這一切。他頓時怒火中燒,大喊:“你這個笨蛋!”然后掄起拳頭,接連往我的腦袋打了三拳。我逃跑了,但是他在后面追我,又賞了我一個拳頭……

還有一次,忘了什么原因,但是我做了件淘氣的事,惹得他把怒火都發(fā)泄到我身上,連續(xù)往我頭上打了九下。回想這些事時,我知道是自己的淘氣惹得親王生氣了,不過即使現(xiàn)在,我仍然能感到腋下冷汗浸浸。

另外一件令人不那么喜歡的軼事,則描述了一位年老的公卿是如何開始認為這個孩子太頑皮,自己管教不了的。這名公卿從祐宮出生起便負責照看他,正考慮提出由一名年輕的公卿代替自己。一天,祐宮在御所的一個水池邊玩耍。他大聲喊道:“爺爺,快來看??!池塘里好多鯉魚!”老人走到池塘邊,但是沒看到鯉魚。他禮貌地問親王鯉魚在哪里,祐宮的回答是:“瞧,在那!在那!”老人彎下腰想看得更仔細些,這時男孩從后面推了他一下,老人跌入水中。池塘很淺,但是由于年紀大了,他費了好大勁才爬上岸。殿下隨即大聲喊道:“大家快來看呀,老人變鯉魚嘍!”人們趕過來將老人扶到岸上。據(jù)說,他跌入水塘時身上穿的那件沾滿泥漿的衣服已經(jīng)成為他們家族最寶貴的財產(chǎn)。

人們也許會納悶,為什么這類軼事會出現(xiàn)在那些旨在增加明治天皇榮耀的作品之中。也許人們認為,親王對待玩伴和無辜老人的粗暴(甚至殘忍)的態(tài)度,是他成為一名嚴厲的國家統(tǒng)治者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品質(zhì)。要知道親王不僅由女人撫養(yǎng),長年以來衣著打扮也像個女孩。據(jù)說,這位被推進池塘受辱的老人后來寫信給巖倉具視,要求更換別人。但是巖倉把他叫來,對他說:“你從殿下誕生之日起便服侍他,然而現(xiàn)在還不了解他的偉大之處。我能體諒你在這般年紀所做的付出,然依我所見,你自幼接受貴族教育,僅想教育殿下舉止良好。但日本目前正處于非常之時,王政必將復古。屆時,天皇僅有穩(wěn)重性格并不足夠。我從年幼的圣上身上看到面對任何難局皆能保持泰然平靜的氣象,暗地由衷歡喜。我不同意你的辭職?!?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5/20/092118196658.png" />

軼事收集者們強調(diào)小親王的男子漢氣概,說他隨時準備用拳頭對付一切有違自己意愿之事,因為他們不希望把祐宮描寫成一個躲在屏風后面,連朝臣也看不見的模糊形象,或者是描寫成一個身體虛弱,經(jīng)常使周圍人擔心的親王。他們似乎在說,盡管祐宮把老人推進池塘這件事本身并不光彩,但卻是他有著剛強性格的表現(xiàn)。

祐宮其他方面所接受的都是傳統(tǒng)教育,不管是老師的指導,還是他在宮廷的觀察體驗。祐宮甚至在接受正規(guī)教育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創(chuàng)作和歌。他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詩歌有一首流傳下來:

看到月亮

野鴨飛了起來

水中有月亮的倒影

這首詩并不符合韻律,表達的意象也很混亂,但它作為祐宮最早的詩歌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幾年后創(chuàng)作的一首短歌則顯示出他對韻律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黃昏的熹光之中

野鴨回巢了啊

在這個春日啊

我聆聽它們的叫聲啊——

他們的聲音如此平靜。

加強語氣的助詞“啊(ぞ)”的重復使用,主要是為了填滿韻律,現(xiàn)代的讀者可能會認為好笑,但是親王意識到了韻律要求,說明他已經(jīng)有了一些進步。從這個時期開始,祐宮便常常會見父皇并接到一些創(chuàng)作短歌的題目。他將創(chuàng)作的成果給父親看,本身即是一名出色詩人的孝明會給他修改。孝明將親王的詩歌修改如下:

春日時

天空暮色熹微

野鴨回巢了

可以聽到它們的叫聲——

它們叫得多么平靜

孝明的指導對明治的正規(guī)教育無疑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這一內(nèi)容為日本所獨有,是一項在平安時代便建立起來的傳統(tǒng),那時的天皇不僅創(chuàng)作和歌,還要精通和歌的傳統(tǒng)。不久,祐宮就熟諳經(jīng)典詩集。除此之外,他在文學上的喜好僅限于日本的武士故事和中國的英雄故事。祐宮的兒時玩伴里松良光回憶說,祐宮經(jīng)常提到他非常仰慕英勇的豐臣秀吉和忠誠的楠木正成。這個時期祐宮似乎對歷代天皇的事跡沒有什么興趣,也許因為他們不夠勇猛,不符合他的品味。

祐宮的教育和父親相比,或者說,和幾個世紀前的祖先相比,事實上并沒有什么不同。盡管孝明一直對西方侵略者憂心忡忡,但他并不認為有必要讓兒子知道這些夷人的危險。祐宮并沒有學習世界地理或是思考西方取得的科學成就。只有明治維新以后,他的教育才變得與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息息相關。

1860年4月,大家決定為祐宮舉行“深曾木”儀式。這個修剪小孩頭發(fā)的儀式通常在孩子三歲到八歲之間舉行,然而1858年,就在明治即將舉行“深曾木”儀式時,與皇室有密切聯(lián)系的泉涌寺發(fā)生了大火,儀式被迫推遲。另一個名為“紐直”或“帶解”的傳統(tǒng)儀式,通常在孩子九歲(按日本算法)時舉行。儀式上,小孩子第一次系上大人的腰帶,而不是小時候的繩子。大家認為祐宮今年應該舉行這兩個儀式。在咨詢過陰陽師之后,“深曾木”的日子定在5月9日的上午10點舉行,十天后舉行“紐直”儀式。

“深曾木”的準備工作非常繁瑣。天皇送給親王許多套衣服,一些是在儀式上穿的,官方記錄用了三頁密密麻麻的文字來描繪這些衣服。 “紐直”的儀式則要簡單得多。這些都是8月16日即將舉行的一個重要得多的儀式的序曲,這個儀式將正式宣布祐宮為皇位繼承人。從此他將被視為孝明皇后的“親生子”,宮里的地位也緊隨其后,而且將與皇后住在同一座宮殿里。10月宮廷將正式宣布祐宮為皇族以及皇位繼承人。

10月16日,孝明下令文章博士唐橋在光(1827—1874)為親王擬一個合適的成年名字,唐橋提交了三個名字供選擇——與仁、履仁和睦仁。第二天,天皇下令將名單提交給關白和左大臣等重要公卿,讓他們從中選出一個最合適的。

11月11日,宮廷宣布祐宮為皇太子,并向全體公卿公布了祐宮的新名字。天皇親自寫下了“睦仁”兩個字。儀式過后大家喝酒慶祝,唱起了時興謠曲和能樂,并送給親王許多禮物。下個月將軍送來賀禮時宮里又慶祝了一番。

熱鬧過后,睦仁被送回去上學?;屎蟛粷M睦仁在書法上的進步程度,命令中山慶子每天監(jiān)督他練習書法。

這些事情可能為孝明天皇提供了一些消遣的時光,但是當時發(fā)生了一件急事,使這一切都蒙上了一層陰影,那就是將軍家茂請求娶天皇的妹妹和宮為妻。生于1846年的和宮是仁孝天皇的女兒,她在父親死后五個月才出生。和宮與同父異母的哥哥孝明關系似乎非常親密,這也許可以解釋宮中為什么極度不愿接受將軍的求親,即便這樁婚事在某些方面看來非常有利。1860年6月3日,宮廷收到江戶方面發(fā)來的求婚書,上面說,婚事將有助于促進公武合體,而這正是孝明公開表示的政治立場。宮廷和幕府的關系自幕府與西方五國簽訂條約以來便跌入低谷,聯(lián)姻將有助于修補裂痕。

1858年11月,左大臣近衛(wèi)忠熙和剛剛上任的所司代酒井忠義首次討論了聯(lián)姻。近衛(wèi)認為這樁婚事于國家有利,但是和宮五歲時和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幟仁之子)締結(jié)了婚約,因此不可能與將軍結(jié)婚。然而酒井卻不愿放棄這個計劃。第二年,酒井和關白討論了這門親事,并得到了幕府的肯定。最后,這些話傳到了孝明那里,孝明回答說,不可能解除和宮與有棲川宮熾仁親王的婚約。他還說和宮很怕到江戶去,因為在她年少無知的印象中,那里是蠻夷的聚居之地。孝明同情妹妹,不想迫使她接受一樁如此恐懼的婚姻。然而,孝明很清楚這樁婚姻在政治上非常有利,他在拒絕的同時無疑也感到一絲遺憾。

那年和宮慶祝了自己的虛歲十六歲生日。7月15日她參加了賞月儀式,這是女子的及笄禮,與男子的元服禮相似??吹劫p月時的和宮那么天真無邪和美麗動人,我們不難想象孝明多么不愿失去自己唯一的妹妹。

但幕府不愿放棄將軍與和宮的聯(lián)姻計劃。宮廷內(nèi)部也有人支持這樁婚事。天皇問巖倉具視的意見,當時還是侍從的巖倉回答說,幕府的權力明顯正在減弱,但是試圖用武力收回皇權的話肯定將導致國內(nèi)大亂,并可能引發(fā)外國干涉。目前最好是同意聯(lián)姻,向全世界宣布公家和武家確實合為一體。這樣一來,幕府不得不逐步廢除那些與外國簽訂的和約。假如能夠說服幕府同意從此以后一切國家大事在實施之前都必須獲得宮廷的批準,那么幕府的權力將會回歸宮廷。因此,對國家而言,和宮一人比九鼎更加寶貴。巖倉建議接受這門親事,前提是幕府保證將廢除條約。

7月6日,孝明就這門親事給關白九條尚忠寫了封信。信中的語氣說明他受到巖倉意見的影響。孝明說自己對幕府與蠻夷簽訂和約深感不快,因為他無法在眾神和列祖列宗面前解釋這件事。另外,自己不愿讓和宮,這位天皇的女兒,嫁到“夷人徘徊之土地”。但是,如果幕府顯示出驅(qū)逐夷人的決心,他將試著說服和宮接受這門親事。

幕府的回復使孝明放下心來。幕府說他們在一切事情上都和天皇的意見一致,完全同意驅(qū)逐外國人,但是要等到國家統(tǒng)一和武力強盛時,才有可能處理好這些外交問題?,F(xiàn)在首先要向全國展示公武聯(lián)合。這一步一旦成功,下一步則加強國防,對抗外國人。假如天皇同意內(nèi)親王和將軍的婚事,國家的所有資源將以這種方式聯(lián)合起來并得到加強,這樣一來,渴望驅(qū)除夷人的幕府,難道還有可能與天皇相左嗎?幕府承諾將在七到十年內(nèi),以談判或者武力的方式廢除和約,驅(qū)逐外國人。

這些保證使孝明傾向同意接受江戶方面的求婚。9月4日,孝明要求關白請和宮的母親和舅舅去勸說她接受親事,并命令關白與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協(xié)商解除婚約的事。然而和宮不為所動,一再重申一想到要離開哥哥,就倍感凄涼。一個星期后,孝明給關白寫信,告訴他和宮不愿下嫁到江戶。孝明不忍強迫她接受,但是又認為自己有義務履行與幕府之間的約定。因此他建議用自己唯一活下來的女兒,只有一歲半的壽萬宮代替和宮。孝明非常喜歡這個女兒,但是為了表達實現(xiàn)公武合體的渴望,他愿意放棄私情,和年幼的女兒分開。假如幕府不接受這個建議,他將別無他法,只好退位。

孝明這封信的副本也傳到了和宮那里。和宮看到孝明將退位的字眼,知道如果自己成為哥哥退位的原因,一定會寢食難安。因此她決定接受孝明的建議,到江戶去,但是幕府必須滿足五個條件。第一條是在父親仁孝天皇逝世十七周年的忌日(兩年之后)之后再到江戶去。此外,她還希望每年能夠在仁孝的忌日回到京都,為他上墳,并向天皇請安。然而急于操辦婚禮的幕府不愿再等上兩年。和宮的第二個條件是,她在江戶的生活環(huán)境要和御所一模一樣。幕府接受了這一條。剩下的幾條都與挑選隨從人員有關。

孝明在寫給幕府的信中列出了自己的六個條件:(1)接受和宮的五個條件;(2)即使老中發(fā)生變化,斷絕與外國外交關系的承諾將繼續(xù)有效;(3)告知全國人民,和宮下嫁并非為了保存德川家族一脈,而是為了國家需要和促進公武合體;(4)賑濟那些因開國而變得一無所有的人民;(5)一旦和宮的婚事確定下來,任何與和宮待遇有關的問題都應該事先秘密向天皇匯報;(6)補償有棲川宮熾仁親王。

即使在和宮同意下嫁之后,仍有一些公卿反對這門親事。宮廷盛傳著謠言,說天皇的親信久我建通(1815—1903)收受了幕府的賄賂,并通過指使朝臣千種有文和巖倉具視,從中推進了這門親事。聽到了這些風言風語的孝明,指示關白將謠言壓下去,因為一旦同意了聯(lián)姻,孝明就不能容忍任何反對的聲音。

有棲川宮熾仁親王最后同意放棄了與和宮的親事。有個蓄意流傳的謠言說,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對這門親事并不熱心,因為和宮生于丙午年(火馬年),而這一年出生的女人命都不太好。后來發(fā)現(xiàn)年輕的將軍也是這一年出生,于是又有說法說,兩個出生年份都不吉利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就會變得非常吉利。

這個時期,睦仁的教育與和宮的親事似乎完全吸引了宮廷的注意力。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1860年也是日本第一次向美國派出外交使團的一年。盡管為迎娶和宮,幕府做出了驅(qū)逐外國人的承諾,但他們?nèi)圆豢杀苊獾匾哌@一步——在閉關鎖國兩百多年后首次派遣官員出國考察。

  1. 他創(chuàng)作的十萬首短歌都寫在紙片上,然后由宮女將它們謄寫在更加合適的紙上。原稿隨后被銷毀(花房義質(zhì),《先帝陛下に関する追憶》,322頁)。唯一一名評價過明治書法的宮廷人員說,他的字很難辨認(日野西資博,《明治天皇の御日?!?,第54—55頁、第181頁、第187頁)。

  1. 該詩歌(以及翻譯)請參見第五章。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167頁。

  1. 鯛魚(たい)還是一種有吉祥寓意的禮物,因為它的名字和“喜慶(めでたい)”這個詞部分同音。

  1. 渡邊幾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5頁。渡邊引述了《忠能日記》的內(nèi)容?!爸小焙汀吧健眱蓚€字組成了他母親家族的姓氏,這可能是天皇選擇這兩個字的原因,不過他在剛開始學書法時也會學到這兩個簡單的字。

  1. 江戶時期的學習方法之一,學生只跟著老師大聲朗讀,但不解釋文義?!幾?/p>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12頁。1860年9月14日,他開始用素讀的方法學習,并于12月23日讀完了整本書。12月28日,他開始學習《中庸》(第231頁),并于1861年7月23日開始用“素讀”的方法學習《論語》(第257頁)。

  1. 日本的民間私塾,發(fā)源于室町時代后期。起初為寺院開辦以庶民子弟為對象的初等教育機構(gòu),后泛指民間的私塾?!幾?/p>

  1. 木村毅,《明治天皇》,第91頁。木村顯然是在和里松良光交談時得知這個信息的。

  1. 渡邊幾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6頁。亦可見《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45頁,里面提到祐宮是如何偶爾欺騙母親,讓她以為自己已經(jīng)完成了作業(yè)的。

  1. 兩首詩都收錄于《明治天皇御集》第二卷,第714頁。第一首見渡邊幾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6頁。第二首中的“竹馬”可能指的是“高蹺”。

  1. 渡邊幾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4頁。

  1. 木村禎之祐,《明治天皇の御幼時》,第22—23頁。

  1. 渡辺茂雄,《明治天皇》,第4—5頁。

  1. 渡辺茂雄,《明治天皇》,第5—6頁。

  1. 根據(jù)幟仁親王的描述,1857年底,才五歲的明治就已開始創(chuàng)作和歌(渡邊幾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6頁)。

  1. 短歌的格式是“五七、五七七”,這首和歌原文的前半部多了一個音節(jié),因此不合韻律?!幾?/p>

  1. 木村毅,《明治天皇》,第92頁。明治閱讀的書籍包括《源平盛衰記》、《太平記》和《太閣記》。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199—202頁。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21頁。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23頁。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28頁。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06—207頁。對孝明的答復的解釋,亦可見《孝明天皇紀》第三卷,第379—380頁。孝明說,由于和宮是另一個母親所生,她可以不必聽從他的命令。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18頁。亦可見武部敏夫,《和宮》,第39—41頁。

  1. 簡單的摘要見《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18頁;完整記述見《孝明天皇紀》第三卷,第410頁。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18頁。亦可見武部敏夫,《和宮》,第44—45頁。

  1. 武部稱,驅(qū)逐外國人的承諾并非幕府的本意,而是迫于孝明“攘夷”的具體計劃(《和宮》,第46頁)。

  1. 石井孝,《幕末 非運の人びと》,第60頁。石井認為,和宮的母親觀行院和舅舅橋本實麗的反對,加劇了她對這門婚事的抵觸情緒。

  1. 武部敏夫,《和宮》,第48頁。

  1. 根據(jù)石井的說法,九條尚忠(關白)的心腹島田左近向和宮暗示說,如果她堅持拒絕的話,母親和舅舅將會面臨嚴厲的處罰(《幕末の天皇》,第61頁)。他還誘使和宮的乳母勸說她接受婚事。武部說,關白的兩名家臣密謀,讓和宮乳母的一個親戚告訴乳母,幕府已經(jīng)決定處罰和宮的母親和舅舅,以此來動搖和宮的決心(《和宮》,第51—52頁)??傊?,在說服和宮同意與將軍結(jié)婚時,這些人似乎用了卑鄙的手段。

  1. 武部敏夫,《和宮》,第53頁。

  1. 武部敏夫,《和宮》,第54頁。

  1. 石井孝,《幕末 非運の人びと》,第62頁。

  1. 《大宅壯一全集》第二十三卷,第259頁;武部敏夫,《和宮》,第55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