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乞者
我順著剝落的高墻走路,踏著松的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微風起來,露在墻頭的高樹的枝條帶著還未干枯的葉子在我頭上搖動。
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
一個孩子向我求乞,也穿著夾衣,也不見得悲戚,而攔著磕頭,追著哀呼。
我厭惡他的聲調,態(tài)度。我憎惡他并不悲哀,近于兒戲;我煩膩他這追著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
一個孩子向我求乞,也穿著夾衣,也不見得悲戚,但是啞子,攤開手,裝著手勢。
我就憎惡他這手勢。而且,他或者并不啞,這不過是一種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無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給與煩膩,疑心,憎惡。
我順著倒敗的泥墻走路,斷磚疊在墻缺口,墻里面沒有什么。微風起來,送秋寒穿透我的夾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著我將用什么方法求乞:發(fā)聲,用怎樣聲調?裝啞,用怎樣手勢?……
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
我將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將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煩膩,疑心,憎惡。
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將得到虛無。
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題注:
本篇最初發(fā)表于北京《語絲》第四期(1924年12月8日)。
本篇與《影的告別》作于同日。這天魯迅在致李秉中信中說:“我很憎惡我自己,因為有若干人,或則愿我有錢,有名,有勢,或則愿我隕滅,死亡,而我偏偏無錢無勢,又不滅不亡。對于各方面,都無以報答盛意,年紀已經如此,恐將遂以如此終?!币荒旰篝斞冈凇段业摹凹焙汀跋怠薄芬晃闹袑懙溃骸拔宜鲪旱奶嗔耍瑧撟约阂驳玫皆鲪?,這才還有點像活在人間;如果收得的乃是相反的布施,于我倒是一個冷嘲,使我對于自己也要大加侮蔑;如果收得的是吞吞吐吐的不知道算什么,則使我感到將要嘔噦似的惡心?!?/p>
魯迅在這年4月購得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征》一書,并于9月22日開始翻譯此書。在作本篇兩天后魯迅在《譯〈苦悶的象征〉后三日序》中介紹該書的主旨時說:“生命力受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柢,而其表現(xiàn)乃是廣義的象征主義。……因為這于我有翻譯的必要,我便于前天開手了?!笨蓞㈤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