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滬上謀生
一、洋人的厲害之處有二:一是科學,二是民主
飄揚著大英帝國“米”字旗的輪船已經(jīng)在海上行駛了十天,明天就要抵達吳淞口了。
鄭觀應是十天前離開雍陌,在澳門登上這艘英國輪船的。十天的旅程,委實令他思緒萬千。
這并不是鄭觀應第一次坐輪船。十歲剛出頭的時候,他就跟隨自己的叔父鄭廷江乘坐輪船,到過南洋一帶游歷。第一次登上這種龐然大物的新鮮與驚駭之情,可想而知。輪船上的空間之巨大,超出想象。而每一層的客房、艙位,無不整潔異常。服務人員深著筆挺的制服,戴著雪白的手套,一個個訓練有素,而又那樣地彬彬有禮,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當然了,最令鄭觀應印象深刻的,自然還是在甲板上縱情奔跑,去扶著欄桿,看輪船如何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劈開波浪,如一條雄壯健碩的大魚一樣逐浪嬉戲,呼嘯向前。那是一種怎樣如夢如幻、令人心醉的感覺:頭頂是無邊無際的湛藍天空,周圍是一望無垠的遼闊海面,白云從頭頂飄過,金色的陽光灑在朵朵的浪花間。船尾的甲板上,人們紛紛將手中的食物拋向空中,引來一批白羽紅足的海鷗,爭相下來搶奪食物。而在船身的兩邊,偶爾會有被發(fā)動機的轟鳴聲吸引來的海豚,不時地躍出水面,和輪船在海上展開一段你追我趕的速度競賽……
少年時代乘坐輪船的經(jīng)歷,時時縈回夢中,直到幾年后他又登上了輪船。
然而今番乘坐輪船,卻全然沒有了當時的心境。輪船還是那么龐大、整潔,服務人員還是帶著職業(yè)性的微笑,甲板上也依舊是一派的醉人風光。然而鄭觀應卻已經(jīng)無心去欣賞這一切。幾天來,他雖然每天也都到甲板上來,卻總在默默地想心事。
其實,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到底在想什么。他一會兒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想到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玩伴,想到父母、家人、親戚、朋友,這時候他的嘴角就會不自覺地掛上笑容;一會兒,他又想到自己剛剛經(jīng)歷的科考失利,想到自己十年寒窗苦讀,卻不如金大少只通過輕松作弊,就堂而皇之地摘取了頭名,而自己卻連最后一名的資格都被剝奪了。這時候,他的臉上肌肉就會抽動,眉頭緊鎖起來……
往事已矣!過去的都已經(jīng)過去了,他也已經(jīng)啟程遠航,離開了那片土地。現(xiàn)在他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未來。是自己到了上海以后,該如何展開自己的人生?
上海會是一片怎樣的天地呢?那會是一個適合自己施展拳腳的精彩舞臺嗎?那兒會提供機會,讓自己實現(xiàn)夢想、成就事業(yè)嗎?那兒有自己的好友徐潤,有自己的叔父鄭廷江,還有自己的姻親曾寄圃,所有的人際關系,父親鄭文瑞都已經(jīng)給他詳細解說,并且在行囊里揣上了幾封親筆書信,要他到了上海去一一上門拜訪。能夠給予他提供照顧的人很多,但是幫助歸幫助,別人即使給你提供再好的條件,你的人生始終還是你自己的,人生之路還要靠自己邁出腳步,一步步去走。
不知不覺,輪船抵達了吳淞口。這里是長江和吳淞江交匯之處,本來只是一個小漁村,聚集著一群以捕魚為生的人家。后來開了幾家零星的酒家,漸漸形成一個漁貨交易的小市場,然而規(guī)模一直不大。真正迎來大的發(fā)展機會有兩次。第一次是清康熙年間,海禁大開,這里以其江海相連、獨特便利的地理位置,迅速發(fā)展成為一個大碼頭,獲得了“重洋門戶”“七省鎖鑰”之稱,一時間“舳艫相衍,帆檣比櫛”。而第二次的發(fā)展機會,則是隨著鴉片戰(zhàn)爭結(jié)束,上海開埠,吳淞港的地位驟然提升,由國內(nèi)而國際,成為國際上遠東航線的必經(jīng)之地。
鄭觀應在吳淞碼頭上了岸,因為此前有書信到上海,叔父鄭廷江已經(jīng)派人在這里迎接。
叔父鄭廷江供職的新德洋行,坐落于英租界內(nèi)英國領事館南邊,一條馬路之隔就是江水浩蕩的黃浦江。別看這條馬路如今十八米寬,可以容納雙向六輛車子并排行駛,當年,它可只是一條黃浦江上的纖夫拉纖所踩出來的泥濘小道。這個地方如今是洋樓林立、風光旖旎的外灘,當年卻只是一片蘆花飄飛的荒灘,在阡陌溝渠之間,散布著星星點點的茅舍。那些祖祖輩輩在此耕種、拉纖的農(nóng)人,做夢也沒有想到,這里會成為外國人登臨上海第一眼相中的膏腴之地。本來英國只擁有在黃浦江江面上劃定“下錨地段”的權利,后來通過《上海土地章程》,把外灘以西的830畝土地,一股腦統(tǒng)統(tǒng)劃為了英租界。而之所以選擇這片區(qū)域,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這片區(qū)域正好是英國??吭邳S浦江江面上的輪船大炮可以炮火覆蓋的地方。一旦有事,英國就可以動用武力鎮(zhèn)壓;如果事情大了,炮火也不濟事了,就可以跳上輪船,在第一時間迅速撤入海上,逃竄回英國去。這便是英國佬選擇了將外灘這片地方作為自己的租界,在此建立英國領事館的根本理由。
隨著英國領事館的建成,圍繞著這個英租界內(nèi)的地標建筑,迅速出現(xiàn)了一批外國洋行、銀行,沿著黃浦江邊的纖道所改造而成的新馬路,一字排開,例如沙遜洋行、寶順洋行、太古洋行、旗昌洋行……鄭觀應的叔父鄭廷江所供職的新德洋行,名氣并不如以上洋行響亮,一棟灰色的二層小樓夾雜在其他洋行的高大、豪華的洋樓群中,也并不特別顯眼。但是,鄭廷江在這個洋行里的地位卻是最高的。他是新德洋行的總買辦,除了洋行的英國老板,他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鄭廷江的住處坐落于英租界一處稍微偏僻的地方,他在上海打拼數(shù)年,頗有積蓄,在這里買了地皮,自己蓋起了花園式洋房,也是一棟二層的小樓。叔父的家里除了自己一家人,還雇用了傭人、廚子、雜役,大約十多個下人。鄭觀應從雍陌那樣的小村子里剛走出來,一下子來到上海的英租界,只見叔父家中處處透著洋派: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墻壁上掛著洋畫,從天花板上吊下來水晶的吊燈,桌子上鋪著雪白的餐布,所有的餐具都是銀的,閃閃發(fā)光。一時之間,鄭觀應真有些手足無措的感覺。幸而叔父鄭廷江還是老樣子,長袍馬褂,半禿腦門,拖著一條長辮子,口中一天到晚、片刻不離叼著一根大銅煙袋。一看到鄭觀應,臉上就堆滿笑容,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官仔啊,你可來了!我和你嬸娘正嘮叨你呢,好小子,幾年的工夫沒見,都長成這么一個大小伙子了!”
“給秀山叔請安!”鄭觀應雖然自小得到這位秀山叔的疼愛,但是長幼有序,還是認真地跪下來,給叔父磕了三個頭,叔父連忙將他拉了起來。
“不必拘禮,到了這里,就跟自己家里一樣?!?/p>
正說話間,嬸娘也出來了,于是鄭觀應又給嬸娘見禮。嬸娘拉著鄭觀應,一通問長問短。
然后,嬸娘去吩咐廚房開飯,叔父就帶鄭觀應去看他的房間:“你的事情,我在信里都知道了。一接到信,我就讓你嬸娘給你收拾好了房間,以后你就住在這里。如果覺得不好,讓你嬸娘再給你換一間?!?/p>
“不用了,我一個人住,有個地方睡覺就行了?!编嵱^應對于叔父替自己這么熱心考慮,內(nèi)心充滿了感激之情。旅途之上對未來的種種焦慮、擔憂,一掃而光。
晚飯是夾雜著上海和廣東兩種風味的。鄭廷江雖然來上海多年,卻還是保持著純正的廣東口味,吃不慣上海這邊的洋菜。但是為了招待鄭觀應,又特地給他做了幾道洋菜:煎了純正的法國小牛排,外焦里嫩,看著令人食欲大動,然而用起刀叉來卻那么別扭,鄭觀應早肚子餓得咕咕叫了,真恨不得用手上去扯下一塊來大快朵頤。不過,叔父卻很認真地教他如何使用刀叉,以及一些基本的餐桌禮儀,這顯然是為了讓鄭觀應盡快地適應上海這邊的洋派生活,鄭觀應只好一板一眼地學著去做。
一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多時辰,飯后,鄭廷江愜意地抽著煙袋,一邊吞云吐霧,一邊聽鄭觀應講家鄉(xiāng)的有趣的人和事。尤其聽鄭觀應詳細講了科舉失利的經(jīng)過,很是替鄭觀應不平。但他畢竟飽經(jīng)滄桑,老于世故,知道這樣徇私舞弊、上下其手的事情,在官場上可謂屢見不鮮,所謂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本來就只是一種自欺欺人。否則,真如朝廷所鼓吹的那樣一片花團錦簇,就不會內(nèi)有太平天國的起事,外有英法等國的強辱了。因此,他并沒有加評論,只是安慰侄子說道:“算了,別再去想這件事情了,你還年輕,受點挫折算不了什么。其實,如果不是你父親非要一門心思要你考什么科舉,依照我的意思,早讓你到上海來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哪還有去白首窮經(jīng)、當什么老學究的?正兒八經(jīng)學習洋人的西學,以后才有用武之地!”
“我也是這么想?!编嵱^應道,“與其在官場混跡,不如學做陶朱公,也好做一番濟世救人的事業(yè)?!?/p>
“好小子,你有這么大的志向,我很高興。這么說你已經(jīng)想好以后人生的道路怎么走了?”
“想好了?!编嵱^應點了點頭,忽然想到一件事情?!皩α?,秀山叔,我有個問題,在來的路上就想好了,一定要當面向你請教?!?/p>
“哦?什么問題?”
“秀山叔,你來上海,大約也有七八年了吧?這些年你每天都和洋人打交道,一定了解他們的底細。你說,洋人憑什么欺侮我們中國人?他們是真的強大,還是虛張聲勢?”
“官仔,你這個問題問得好?!编嵧⒔澷p地道,“我還以為你被你父親逼著一心讀圣賢書,作八股文,腦子都被糊住了呢!你能問這個問題,足見你是個有心人!”
他停了一會兒,狠狠地吸了一口煙,在肚腹間縈回一圈,吐出來一個大大的眼圈。煙霧裊裊中,他說道:“說實話,這么多年來,我一直為洋人做事情,也一直被家鄉(xiāng)的很多人看不起,他們看我賺了不少錢,表面上對我畢恭畢敬,可是背地里說什么風涼話的都有,這些我都有聽說,但是我不在乎。因為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一件什么樣的事情?!?/p>
“官仔,你還記得吧?五年之前,你父親曾經(jīng)來過上海一趟,在這邊短暫待過一段時間。他和你一樣,來這里后,見了我,第一個問題就問我:‘依照你看,洋人真的那么厲害嗎?’當時,我給他的回答是洋人厲害,不過厲害在槍炮輪船等機器生產(chǎn)方面,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這叫作‘科學’,但是在我們東方人的眼里,不過是‘器物’罷了??追蜃釉?jīng)說過:‘君子不器?!覀冎袊耸遣恍加谶@些奇技淫巧的?!?/p>
“不錯?!编嵱^應點頭道,“當日我爹回去后,也曾經(jīng)跟我提起過。說洋人徒有器物之利,不足為懼!而且他們和我們一再交戰(zhàn),所貪圖的也不過是開放通商口岸,爭取貿(mào)易地位,并不會對我天朝大國構(gòu)成實質(zhì)性的威脅。倒是長毛厲害得緊,長毛起于天朝之內(nèi),譬如人有疾在胸腹之間,倘若不急謀療治,則旦暮之間,就會蔓延開來,其從一僻遠之廣西,由西南而東北,不過兩三年間,已經(jīng)攻取人文薈萃之金陵。此乃王氣籠罩、帝業(yè)興起之地,倘若不立即加以撲滅,則我天朝大國,垂垂危矣!”
“是啊。”鄭廷江又抽了一陣子煙,然后說道,“你父親和我等當日的確是持此論調(diào),因此才集資助餉,向朝廷輸送了白銀十萬兩,以對抗長毛。但那是五年之前的事情了,而且當時我來上海做事情未久,并不真正了解洋人。后來我日益得到洋人重用,和他們交往愈多,了解愈透,我才知道洋人最厲害的地方,原來還不是他們的槍炮輪船,不是被我們鄙夷為‘器物’的‘科學’,而更在于他們的政治制度——‘民主’,用我們東方的話來說,就是‘道’了。”
“???”鄭觀應吃驚地問,“西方人也有‘道’?”
“你以為西方人是什么人?都是些野蠻人、未開化之人?都是些生吃人肉、喝人血的魔鬼?”鄭廷江搖了搖頭道,“錯了,大大地錯了!事實上,西方人對于天地宇宙的認識,并不比我們的古代先哲差多少!當我們中國產(chǎn)生了孔夫子的時代,西方也產(chǎn)生了蘇格拉底這樣的大哲。蘇格拉底和我們的孔夫子大約是同一類型的人:孔夫子是周游列國,和各個國家的君主談話,而蘇格拉底是在廣場上,街道上,和他所遇到的每個人談話。雖然所談論的對象不同,但是他們的理想?yún)s驚人的一致:那就是通過自己的深邃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來喚醒世人,力爭在這個現(xiàn)實的人間之世建立一個安定和樂的、秩序井然的理想統(tǒng)治??追蜃拥淖罡呃硐肟梢杂靡粋€字來概括,就是‘仁’,所謂‘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只要每個人都遵循自己的本性,從仁愛之心出發(fā)去關心別人,天下就會一片和諧,同歸于仁。同樣,蘇格拉底的最高理想也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善’。蘇格拉底認為,知善必能行善。然而如何做到知善?這就必須具有正確的知識。一個人真正能做到擁有正確的知識,這就叫作智慧了。如果天下的每個人都擁有了智慧,也就等于人人做到知善,自然也就能行善,那就會人人快樂了?!?/p>
“聽起來,這個蘇格拉底所說的‘善’,和我們的夫子所說的‘仁’,倒的確有幾分相像哩!”
“還有呢!”鄭廷江不慌不忙地道,“這個蘇格拉底,后來因為宣揚新神和毒害青年人的思想而被逮捕,然而他卻放棄了逃走的機會,甘愿就死,在法庭上經(jīng)過審判之后,服毒而死。他的弟子中一個最杰出叫作柏拉圖的,將這場審訊內(nèi)容記錄了下來,寫成一本書叫《自辯》。這本書,和我們的孔夫子留下的那本書《論語》,是不是很像?都是在他們?nèi)ナ篮笥傻茏诱砹粝聛淼?。?/p>
“的確。《論語》聽說是孔夫子的得意門生子貢,在給夫子守喪的歲月中組織大家整理而成的?!?/p>
“可惜,孔門三大弟子:顏回早喪,子路死于戰(zhàn)亂,只有一個子貢,最有希望繼承夫子衣缽的,最后卻選擇了經(jīng)商貨殖,以此終老??追蜃右簧鷼v練而集大成的一套學問,可以說并無傳人??!”鄭廷江嘆息一聲,道,“但是蘇格拉底這個家伙就幸運多了,他有一個好弟子就是柏拉圖。柏拉圖不但繼承了蘇格拉底的衣缽,而且成立了一個學校,廣收弟子,進一步將蘇格拉底的思想發(fā)揚光大。柏拉圖有一本書叫《理想國》,他認為這個國家應該由最有智慧的哲人來治理。他用人的身體來做比喻。你看,我們的身體由三部分組成:頭、胸、腹。柏拉圖說,頭具有一種叫作‘理性’的能力,胸部具一種叫作‘意志’的能力,而腹部則有一種叫作‘欲望’的東西。這些都各有其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本能,就叫作‘理想’?!硇浴非蟮氖恰腔邸?,‘意志’所追求的是‘勇氣’,‘欲望’則必須要加以遏制、阻止,只有這三部分協(xié)調(diào)運作,和諧一致,個人才會達到‘美德’的境界。生而為人,從童年到成年,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培養(yǎng)自己的勇氣,最后用理性來達成智慧的過程。官仔,關于這個比喻你能聽懂吧?”
“這倒很像我們的先哲所說的‘存天理,滅人欲’!”鄭觀應若有所思地道。
“正是?!编嵧⒔澰S地點了點頭,“柏拉圖以此比喻,認為一個理想的國家,也應該像人體一樣,有三個組成部分,即統(tǒng)治者、戰(zhàn)士、工匠或者農(nóng)夫。他的對應關系是這樣的:身體好比是一個國家,頭部的理性是這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而胸部的意志是堅強的戰(zhàn)士,至于腹部則是欲望則象征著工匠和農(nóng)夫。每一個位置上的人都扮演好自己相應的角色,這就是‘理想國’了。”
“嗯,這一點我們在管仲那里就提出來了,‘國有四維’,就是士、農(nóng)、工、商。四維不張,國家必亡。我們可比柏拉圖早得多了!”
“不錯,如果柏拉圖一生只寫了這么一部《理想國》,那么西方和東方就不會有后來的分野了。可是等他到了自己的晚年,卻發(fā)現(xiàn)理想中的真、善、美并不存在。他一生之中,所見到的人都是自私的、貪婪的,這讓柏拉圖意識到,必須對這種貪婪和自私加以律法的約束,于是他又寫了一部《律法篇》。在這部書中,他提出了一個比‘理想之國’的層次要低一些、然而也更容易實現(xiàn)的政治藍圖——‘憲法之國’。就是要通過各種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p>
“從性善論轉(zhuǎn)向性惡論,這有點像我們的荀子???”
“正是如此。在柏拉圖晚年寫下《律法篇》之后,他的一個杰出的弟子亞里士多德,進一步闡述了以‘法治’來取代‘人治’而建立法律國家的思想。他提出了三種治理國家的方法:一是君主制,也就是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元首。但這種制度還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賢人統(tǒng)治,而在柏拉圖那里,就已經(jīng)肯定了人的自私、貪婪的本性,如果寄希望于統(tǒng)治者不為自己謀取私利、一心為共,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亞里士多德又提出了第二種制度:貴族制。就是國家由一群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來群體治理。但是這種制度還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容易流落成為寡頭政治,成為一個或者幾個集團之間利益博弈的犧牲品。最后,亞里士多德提出了‘平民共和制’,就是所有的人都享有參與國家治理的平等權利,以大多數(shù)人的意志作為最終的國家意志。”
“我明白了,原來西方人的‘民主’是從亞里士多德演變而來的?!编嵱^應這才恍然大悟。
“‘民主’是從亞里士多德那里發(fā)源的,但是也是經(jīng)過了長期的演變,有著各種形態(tài),一時也說不完??傊粋€是‘民主’,一個是‘科學’,這兩者加在一起,就是西人強盛的根本之道?!?/p>
鄭廷江一袋煙抽完了,將煙袋里的灰燼磕出來,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昂昧?,我累了,今天先給你說到這里。你剛來上海,有得是時間去接觸洋人,洋人究竟和我們有什么不同,自己慢慢留心觀察吧!”
他站起身,伸了個懶腰,鄭觀應恭恭敬敬地送他出去了?;厣韺㈤T關上后,一個人和衣躺在床榻之上,雖然夜色已深,又趕了一天的路,鄭觀應卻一點疲憊的感覺都沒有。相反,他的精神前所未有的亢奮,腦子里仿佛有各種聲音在“嗡嗡”地交響著。叔父給他講的一通話,仿佛在他面前推開了一扇大門,讓他得以窺見在大門那邊一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世界。而這個新世界顯然是自己在廣東香山的雍陌鄉(xiāng)下所無法想象的。只有來到上海,來到這個當今中國和西方交流最緊密、最前沿的地方,才能真正一窺那個新世界的奧秘。看來,自己來上海,這一決定真正是做對了!他已經(jīng)開始在憧憬一種全新的生活了……
二、結(jié)識了一位蓋世奇才: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yè)歸來的容閎
第二天,鄭觀應早早起來,洗漱完畢,吃過一頓豐盛的早餐,就跟隨叔父來到其工作的新德洋行。
外灘的早晨喧囂而忙碌。黃浦江上籠罩的薄薄的霧氣還沒有散去,影影綽綽中,汽笛轟鳴,一艘接一艘的輪船開來,在一個個碼頭前面停泊下來,放下船板。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一群群工人立即沖上去,將各種各樣的貨物卸下來,碼放整齊,經(jīng)過清點,登記造冊之后迅即搬進倉庫。除了貨輪,還有大大小小的客船,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穿著各色服裝,操著各種語言的人們,從船上下來,上岸之后,紛紛登上一輛輛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人力黃包車,轉(zhuǎn)眼之間,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這些人有的將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成為上海聲名顯赫的人物;但也有的人在這里始終無法出人頭地,最后客死異鄉(xiāng)。
這就是上海,一個冒險家的樂園,一個可能令你夢想成真但也可能黯然心碎的夢想之地。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不管是成為傳奇還是淹沒于夕陽衰草之中,不可否認,正是這些心懷夢想的人們的到來,給這座新開埠不久的城市帶來了蓬勃的活力。而現(xiàn)在,鄭觀應也加入了這個夢想者的隊列。
和那些步履匆忙的初來乍到者相比,鄭廷江則是一派的從容悠閑,一邊沿著江邊踱步,一邊給鄭觀應介紹。
“看,那就是英國領事館!旁邊是沙遜洋行,還有旗昌洋行、寶順洋行……”
“???那就是寶順洋行?”鄭觀應的目光被寶順洋行吸引了,這座洋行裝飾豪華精美,氣象別具一格?!靶鞚櫞蟾绾臀艺f,他就在那里做事情。還有徐鈺亭伯伯、曾寄圃曾伯伯,都在那里做事呢!”
“不錯,他們都在那里做事情,而且說過不止一次,要我也過去呢?!编嵧⒔?,“不過都被我拒絕了?!?/p>
“哦?為什么?”
“官仔,你可知道,這個寶順洋行的老板是什么人?”
“不知道。”
“那么,顛地這個名字,你可曾聽說過?”
“顛地?”鄭觀應愣了一下。他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拔蚁肫饋砹?,當年林則徐林大人在廣州銷毀鴉片,好像第一個抗拒不從的就是一個叫作顛地的大鴉片販子……”
“不錯,就是此人!”鄭廷江點了點頭,說道,“其實早在林大人到廣州之前,就知道這幾個販賣鴉片的罪魁禍首底細了。所以林大人一到廣州,立即命令這個幾個人交出全部的鴉片,所謂擒賊先擒王,不想這幾個家伙狡猾的緊,一開始只肯交出全部鴉片的零頭,后來看林大人動了真格的,實在拖延不過,就勉強交出了一半。最后不得不將大部分的鴉片交出來,卻又不甘心,幾個家伙回到倫敦后,竟然肆意誣蔑林大人和中國官員,大肆夸張他們在這邊遇到的不公正待遇。結(jié)果,后來的事情你也知道了,英國人的堅船利炮抵達了廣州,給咱們霸王硬上弓了!”
“這個顛地,還真是個壞家伙啊!”
“是啊,商人圖利,無利不起早。他們在廣州那片損失了大筆生意,就要在上海這邊找回來。你看,他們現(xiàn)在門面堂皇,不照樣還在從事鴉片販賣的生意?而且益發(fā)囂張,成了公開、合法的了。倘若林宮保林大人在天有靈,看這些家伙在上海仍然肆無忌憚地毒害中國人,不知作何感想?”
“那……那為什么徐鈺亭、曾寄圃伯伯,還有徐潤大哥,他們還要給顛地做事情?他們不知道這一點嗎?”
“他們不做,別的人也會去做的。”鄭廷江嘆息一聲,“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洋人勢大,大清政府尚且斗不過他們,何況我等升斗小民?與其掩耳盜鈴,無視他們的存在;不若因勢利導,幫助他們多做點對中國人有利的事情,少做點傷天害理的生意。這就是你徐鈺亭伯伯,還有曾寄圃伯伯,在那邊做的事情。至于我嘛,我自問沒有他們那樣的才華,也沒有那么大的志向,所以退而求其次,在新德做點小事情算了?!?/p>
二人這么一路說著,便來到了新德洋行的門口。別看鄭廷江嘴上說得輕巧,說是胸無大志,做點小事情。只有進了新德洋行的大門以后,才知道他在這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份風光。
只見他一進門后,所遇到的不管是中國雇員,還是外國雇員,無不對他點頭哈腰,恭恭敬敬問早。
接下來,鄭廷江領著鄭觀應進了自己的買辦間。只見在這間寬敞、明亮的大屋子里,足足擺了十多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到兩個人在那里緊張忙碌地辦公,總共近三十人,都是他的手下。
鄭廷江在自己的寬大的辦公桌后面一坐下來,立即便有各種人等抱著各樣的文件、各式的賬本,過來找他簽字、匯報,請示某一件事情下面如何做、某一筆款子放了多少,收回利息多少。
這么一通忙碌,鄭廷江竟然連抽煙的工夫都沒有。而鄭觀應在對面的沙發(fā)上坐著,卻閑得無聊。
這么忙碌了約一個時辰,鄭廷江總算稍微歇息了下來,早有仆役過來,給他端上一杯剛泡好的咖啡。
鄭觀應面前也擺上了一杯咖啡,他將杯子端起來,用純銀制作的精美的小勺子攪拌著,小口吮吸。
“官仔,從今天起,你就在這里幫我做事情吧?”
“好!就是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不要著急,慢慢來,你先從送信、跑腿這樣的小事情做起,慢慢熟悉了這里的情況,就會做好了?!?/p>
“好?!?/p>
“還有,從現(xiàn)在開始,你要抓緊學習英語。在這里做事情,懂英語是頂要緊的。你先跟我學些基本的單詞,等過段時間,我給你報一個晚上的英語班,這樣你白天做事情,晚上學英語,兩不耽誤?!?/p>
“好,全聽叔父安排!”
就這樣,鄭觀應在叔父的這個大買辦間里,有了一處屬于自己的辦公地方。他最初的工作很簡單,幫助叔父收信、讀信,然后根據(jù)叔父的口述,回復一些簡單的、基本的信件。有時候,也要出去送信。這時候就有機會見識上海的大街小巷,了解上海的風俗人情。工作之余,他就將叔父教給自己的英語單詞,記錄在一個小本子上,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要掏出來看看,口中念念有詞。
他做事勤快,為人又好學,而且吃得苦,耐得勞,鄭廷江對自己這個侄子很滿意,對他更加照顧。
這天,是禮拜日,按照洋行的規(guī)矩,是休息的日子。因為洋人都信奉基督教,要去教堂做禮拜。而在中國的雇工中,也大約有一半以上的人受了洗禮,也都要趕去教堂,所以放假一天。
趁著這個難得的空隙,徐潤在“桂花樓”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給鄭觀應來到上海接風洗塵。
也許是為了顯示他在上?;斓貌诲e,所以雖然只有兩個人,徐潤卻一口氣點了十多道菜,什么蚌肉、蝦肉、什么咖喱飯、獅子頭,還有荷葉雞、鹽水鴨……滿滿當當?shù)囊蛔来蟛?,琳瑯滿目。
“阿潤哥,今天一共請了多少人?”
“什么多少人,就只有你和我而已?!?/p>
“只有我們兩個人?哪里吃得了這么多?”
“阿應,你這就不懂了。你現(xiàn)在是來到上海了。在上海混,就是要‘海派’,要有‘面子’!來,吃!”
徐潤一會兒夾這個菜,一會兒夾那個菜,將鄭觀應給忙得不亦樂乎,一通大吃大嚼,肚子立刻鼓了起來。
“吃不下了!”他捧著滾圓的肚子,帶著遺憾地看著這一桌子菜?!笆O逻@些就白白浪費了,多可惜!”
“這算什么?這還只是今天的第一個節(jié)目呢!走,我?guī)闳ヒ粋€好玩的地方,今天保你玩得高興!”
徐潤帶著鄭觀應離開了“桂花樓”,叫了兩輛黃包車,在車夫的耳邊小聲說了一句什么。車夫會心一笑,答應一聲,立即拉上車子開始走街串巷,七彎八拐地來到了一處地方,在一處院子門口停下來。
“到了!”
“這是什么地方?”
“進去就知道了?!?/p>
鄭觀應跟著徐潤進了院子,就聽見一陣絲竹之聲。接著迎上來兩個花枝招展的女子,顯然和徐潤很熟悉,和他親熱地打著招呼,將徐潤和鄭觀應二人領到廳堂上面去,鄭觀應心下明白了幾分。
果然,一進到里面屋子坐定,頓時一個滿身披金戴玉、花枝招展的老鴇滿臉堆笑過來招呼:
“喲,徐大爺,可是有幾天沒來我們這里了,我們的小金翠呀,都快為你得了相思病了!”
“別亂說,這位是我的好兄弟,姓鄭。他可是剛來上海,找你們這里最好的姑娘來陪他玩玩?!?/p>
“喲,原來是鄭大爺!”老鴇笑逐顏開,上來問鄭觀應,“您是喜歡高的還是矮的,胖的還是瘦的呀?”
“我……”鄭觀應無論如何沒有想到,徐潤會將他領到這種地方來,頓時鬧了一個大紅臉,手足無措。
“阿應,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男子漢大丈夫嘛,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既然來了,就挑一個!”又對老鴇道,“將你們這里的姑娘都叫來!”
“是,大爺!”老鴇答應一聲,轉(zhuǎn)身高喊,“姑娘們,都來呀!”
頓時,從外面涌進來二三十個花枝招展的女子,一個個眉目傳情,秋波暗渡。
鄭觀應哪里見過這等脂粉陣?早慌得滿頭都是汗水,顧不得什么,一下子站起身來:“阿潤哥,我先走了……”
“急什么?”
“我還有事情,先回去了,改天見!”
鄭觀應拔腿就向外面跑,似乎在身后有什么野獸在追他一樣。
來到外面,他也不辨方向,慌里慌張一通亂走,自己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
約莫是下午三四點鐘的光景,時間還早,他就一個人沿著馬路兩邊閑逛起來。
經(jīng)過一家店鋪門外,只見這里簇擁著一群人。原來是這家公司因為經(jīng)營不善,已經(jīng)倒閉,正在拍賣大大小小的各種物什。鄭觀應反正閑來無事,也擠去人群中看熱鬧。然而不巧的是,在他身前,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外國人,一頭亂發(fā),身材魁梧如同鐵塔相似。鄭觀應只能從他胳膊下面的縫隙里向里張望。
門口的臺階上,一個又瘦又矮的漢子,尖著嗓門,正在高聲喊叫:“三斗檀木書桌一張,起拍價兩元!”
“我出三元!”
“我出四元!”
人們競相出價,熱鬧異常。然而鄭觀應身前的這個洋人,卻似乎對熱鬧場面并不感興趣。他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一把棉花,正在將棉花搓成無數(shù)的小球,一個一個系在前面一個中國人的發(fā)辮上。
那個人顯然察覺到了什么,回過頭來。只見他個頭不算太高,然而面目白皙,鼻梁上還架了一副金絲眼鏡。
“先生,請將這些棉花球解去!”
他說話很客氣,一點沒有動怒的意思??墒悄莻€洋人卻兩手叉于胸前,根本不將他看在眼里。
那個中國人以為這位洋人沒有聽懂他的話,于是又用英語重復了一遍。他的英語之流暢,令洋人略吃一驚。
鄭觀應此時已經(jīng)通曉簡單的英語對話,聽二人嘰里咕嚕一陣,似乎洋人理屈詞窮,說不過那個中國人,竟然蠻橫起來,率先動手,一拳打向中國人的臉頰。這一拳,將他的眼鏡打飛去地上,臉頰也腫了起來。
眼見那個中國人彎下腰去,默默地將眼鏡拾起來,重新戴好。眾人以為他必定忍氣吞聲,就此離開。
可是,沒有想到,他卻沒有任何征兆地,忽然飛出一拳,正好擊中了那人的鼻子。那洋人吃痛之下,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頓時鼻血噴涌,鮮血流了一臉一身。
“臭小子!”
他畢竟身材高大,伸出兩只鐵鉗一樣的大手,一下子將那個中國青年的胳膊給拿住了,反剪過來。
眼見情勢不妙,這個中國人要吃大虧,鄭觀應在后面,不知道怎么,忽然一陣熱血上涌,也顧不得那么多了,飛起一腳,從洋人后面胯下踢上去,正中他的下陰。那個洋人全神貫注,正在對付前面的中國青年,不料卻從后面遭了這一暗算,頓時撇了前面之人,雙手抱住下陰,緩緩蹲下。
“這位大哥,快走!”
鄭觀應趁其他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一把拉住那個青年人,“跟我來!”
他拉著那個人,一通穿街過巷,很快跑出許遠。
“行了,沒事了!”
在一家茶莊門口,他和那人停下來,喘息一陣。正好從茶莊里飄出陣陣誘人的茶香,二人遂進去落座。
“這位大哥,我叫鄭觀應,你呢?”
“哦,我姓容,叫容閎?!?/p>
“聽容大哥的口音,也是廣東人?”
“我是香山南屏人。”
“那就更近了,我是香山雍陌人?!编嵱^應仗義出手,卻誤打誤撞,救了一個老鄉(xiāng),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叭荽蟾?,你剛才那一拳,打得可真過癮!我來上海也有些日子了,可是凈見洋人欺負中國人,中國人敢還手的,我看見你是第一個!”
“這算什么?我不過是正當自衛(wèi)罷了。是他先動手打的我,然后我才打的他。就是鬧到英國領事館去,我也不怕他?!?/p>
“什么叫‘正當自衛(wèi)’,我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是一種天賦人權,用我們中國的話來說,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容閎解釋道,“洋人對于公權、私權看得極重,一旦權利遇到傷害,一定會奮起反擊。然而他們來到中國,卻喧賓奪主,肆意欺負我國人,不知道我們中國人生性柔和,忍讓謙和,不與他們計較,還以為我們怕他們?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倘若逼人太甚,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對了,容大哥,你怎么會對洋人這么了解?”
“說來話長。”容閎啜了一口茶,慢慢講道,“你不知道,我從七歲起,就讀的是洋人所開設的西塾。”
“哦?”
“我的父母雖然只是尋常百姓,但也知道,將來的世界勢必是中西混合,通商往來不可阻擋。因此不將我送去學習八股文章,而學西塾,就是要我先著人先,將來出人頭地,可以做個翻譯什么的,以此謀生。”
“令尊令堂此舉,可謂極有見識!”
“可是我那時候只是一個七歲的小孩子,懂得什么?而且我所讀的西塾,本來只是一個女塾,是由一名叫作古特拉富的夫人所開設的,后來才招收男生。我來到學校后,因為年齡太小,便被古特拉富夫人特別優(yōu)待,將我和男童隔開,而和女生在一起生活起居,為的是怕我受欺負。”容閎饒有興味地回憶起自己早年就讀西塾的一番情景。“然而,我當時又怎么能理會古特拉富夫人的一番苦心?反而覺得男生可以在樓下的院子里自由玩耍,而我只能和女生在樓上的露臺稍微活動,因此心生不滿,每天總要偷偷跑下去幾回,和男生玩耍。再加上男生可以外出到街市上去,而女生則一律不準,因此,我就想如何逃跑,后來和幾個女生一商量,找到六個作為同謀,一起制定了詳細的逃跑計劃。第二天,剛吃過早飯,趁著古特拉富夫人外出,我就和六個女生溜出學校,然后到了碼頭,雇了一艘小船奮力劃向?qū)Π?。我的計劃是讓她們先到我家住幾天,然后再各自回家去。不想我們剛到半途,后面古特拉富夫人親自帶人追了上來。而且她的船要快許多,一下子追上了我們,將我們給帶回學校,在全校巡行作檢查,這還不算,又讓我們站在高高的桌子上,每人頭戴尖頂紙帽,胸前掛一塊木牌子,上書‘逃徒’兩個大字。又故意將好吃的橙子等水果買了來分給眾人,讓我們幾個只能看不能吃?!?/p>
“哈,這個古特拉富夫人,倒有趣得緊!”
“是啊,別看她平日里總板著臉,嚴肅得很,惡作劇起來,簡直比孩子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次過后,再無人敢逃跑了?!?/p>
“那后來呢?”
“后來,可惜古特拉富夫人回美國去了,西塾因此停辦,我也不幸遇上父親去世,只好回家一邊守喪,一邊謀生。”
“可那時候你年齡也不大吧?”
“也就是不到十歲的光景。開始我每天去糖果鋪子領了糖果,然后去大街小巷叫賣,早晨寅時即起,不到酉時不歸。后來糖果鋪子關了門,我又去田間地頭,從事勞作。可是我個頭太小,做不了什么農(nóng)活。不過好在我學過西文,農(nóng)人從未聽過西文,紛紛讓我作洋人語。我遂提出,要我學洋人說話也不難,但是他們必須付給我報酬,于是有一人答應給我柴火十捆,我給他們背誦了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結(jié)果實實在在得了十捆柴火,和姐姐運了好幾趟才完事。”
“以英語換柴火,如果讓那位古特拉富夫人知道了,真不知道要氣成什么樣子?”鄭觀應笑了起來。
“可那位古特拉富夫人的確是好心人!她走之前,叮囑一位叫霍白生醫(yī)生的人,一定要找到我,讓我到新開設的瑪禮孫學堂去讀書!就這樣,霍白生醫(yī)生找到了我,苦苦勸說,我就又到瑪禮孫學校讀書,一讀就是六年。后來,正好趕上校長勃朗先生因病要返回美國醫(yī)治,我和其他幾人就跟隨一道到了美國。在美國讀了兩年預備學校,然后就進入了耶魯大學讀書。在那里又讀了四年,最后順利畢業(yè)。以中國人的身份而在美國第一流之大學畢業(yè),我算是第一人了!”
“容大哥,你真了不起!”鄭觀應沖他一豎大拇指,“你可算狠狠地替中國人爭了光。那后來呢?”
“后來,我就面臨一個選擇:是留在美國呢?還是回到中國來?其實我在讀書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一個想法:要將我所受的教育,所學的知識,帶回到中國來,希望可以幫助中國富強、文明。所以,畢業(yè)之后,盡管我已經(jīng)有了很好的條件,可以留在美國工作,但我還是回來了?!?/p>
“回來之后幾年,我給一個叫派克的美國博士當過翻譯,然后又去了香港學習法律,可是卻遭到香港律師界的一致抵制,所以后來又離開了香港,到上海來,在海關謀取了一個翻譯的職位?!?/p>
“哦?容大哥現(xiàn)在是海關翻譯?”
“不,我已經(jīng)辭職了?!?/p>
“辭職?”鄭觀應一愣,“為什么?”
“海關的情形,起初我也不知道。后來混跡其間,才知道海關之人,與船上商人多有勾結(jié),種種不法之事,令人惡心欲嘔。我實在看不慣這種骯臟交易,所以就找了個借口,辭職出來了。再后來,我找了一家專門從事絲茶貿(mào)易的店鋪,卻只干了半年,公司就倒閉了?!?/p>
“那么,容大哥下一步作何打算?”
“打算?具體的打算我還沒有,不過,我初步想,自己開一家教授英語的夜校。我自問我的英語水平,如果在上海認第二,那么就沒有人敢認第一。暫且以此糊口謀生吧,將來再等待機會。”
“容大哥要開英語學校?太好了,那我第一個報名!”鄭觀應正愁找不到合適的英語學校上,一聽簡直心里樂開了花。他將自己身上的錢都拿了出來,“這些算我的學費,其他的我回去拿!”
“不,我還沒有混到這么悲慘的地步。再說,我開設學校,為的是培養(yǎng)人才,而不是為了牟取利潤?!比蓍b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將鄭觀應的錢都還給他,“阿應,你是我的第一個學生,我一定會教給你最好的英語,我希望你將來可以用我教給你的英語,好好替中國做一番事情!”
“一定,一定!”
鄭觀應聽容閎以第一個中國人的身份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替中國人爭了光,已經(jīng)深為佩服;如今又見他這么潔身自好,光明磊落,一心只要為中國的富強、文明而培養(yǎng)人才,而竭盡自己的才智,如此堂堂丈夫,實在令人欽佩,因此連聲道:“請容大哥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三、容閎告訴鄭觀應,他已經(jīng)選擇了一條道路:教育救國
容閎所開設的英語學校,是在一家不大的地下旅館里。只有一間屋子,除了教學,還兼作住處。
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容閎對于自己以教育來改造國民、最終促進中國的富強和文明卻很有信心。
和容閎在一起談話,鄭觀應覺得自己知道得簡直是太少了,他現(xiàn)在幾乎晚上一吃過飯就跑來找容閎,一邊跟隨容閎學習英語,一邊利用閑暇時間,向他詢問西方人富強、文明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具體怎么樣,我也不不好一句話講清楚。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八個字,你聽了就會有大致印象了?!?/p>
“哦,哪八個字?”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容閎解釋道,“這是我在美國多年,最深刻的一個體會。本來初登行程,見輪船之奇,滄海之闊,我以為西學所精,不過是在技術方面而已。等真的到了美國,尤其是在耶魯大學,接觸到最純粹的美國教育,才知道美國教育和我們中國教育,差距之遠,何止千里萬里。我們在這里學習的還是一成不變的老八股,尋章摘句,皓首窮經(jīng),可是人家卻已經(jīng)在學習拉丁、希臘文化和數(shù)學、生理、心理、哲學等課程了。我在那里,簡直仿佛一個在海邊游戲的孩子,偶爾登上一艘遠行的航船而步入了一個新世界。每天我都學習到半夜,沉浸在微積分的純粹理性的思考中,以及化學實驗儀器下面的不可思議的精細世界里。還有古雅典的民主政治,讓我知道除了中國的孔圣人之外,原來在西方也有蘇格拉底這樣的一代大哲?!?/p>
“蘇格拉底我知道?!编嵱^應興奮地接過去道,“我還知道他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無知’?!?/p>
“很好?!比蓍b點頭贊許道,“你既然知道蘇格拉底,應該也知道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了?”
“略知一二?!?/p>
“只要你對這三個人加以深刻了解,就會把握整個西方的精神。這個精神的核心就是‘民主’二字?!比蓍b說道,“你不是問我,西方富強和文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嗎?讓我來告訴你,‘民主’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只有本著‘民主’的精神去從事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一流的、符合現(xiàn)代世界潮流的人才,否則,一切都是背道而馳,你在經(jīng)書中下得工夫越多,就會被這個世界拋棄得越遠。阿應,你知道,我立志回國從事教育,傳授我在西方所學,以培育中國未來之人才,但最令我觸動心弦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是什么?”鄭觀應問道。
“就是我從美國回中國之后,在粵中居住。一邊替一個叫富文的傳教士做事情,一邊重新學習漢文。在我和富文君居住的附近,有一個刑場。當時我從窗子里望出去,每天都可以看到有二三百人被用繩子串著,成隊成隊地押赴刑場,每日如此,竟然無一人幸免回來。一次我忽發(fā)奇想,何不到刑場去看一看?結(jié)果到了那里一看,只見一大片空曠地上,橫尸累累,連最基本的泥土覆蓋都沒有。舊的尸體有的已經(jīng)腐爛,露出了白骨;而新的尸體就倒在上面,血漬干涸,上面爬滿了蠕動的紅色的蛆。因為天氣過分炎熱,血水蒸發(fā)升騰起來,凝成半空中一片薄薄的紅霧。大大小小的蒼蠅蚊蟲之類的嗡嗡作響,將這里當作饕餮之地?!?/p>
“我從刑場回來后,一連幾天吃不下飯去。更可恨的是,我打聽說,所死的人,倒有一半是普通百姓,與暴動無關,更與長毛沒有任何關系,只是附近的居民,因為無法向官吏提供勒索之錢財,所以就被強誣為匪,稀里糊涂被押到刑場,死在了那里。而這些居然被兩江總督葉名琛引為功績。不過后來他也遭了報應,被英國人囚于印度邊塞荒涼無人之處,生不如死。”
“是??!”鄭觀應一聲長嘆,“滿人以異族而入主我中華,驕橫無狀,子孫益發(fā)自大自滿,京師廟堂,尚且公開買官、賣官,人人都一門心思升官發(fā)財;廣東之地,天高皇帝遠,葉名琛之流更是一手遮天。我以前也不相信滿人政府腐敗到了這等不堪的地步,這次親自參加科舉考試,見識了種種黑暗之處,才知道真正是‘政以賄成’,不管是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只要是有官吏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有賄賂。無賄不成事,無金不辦事。人人只想著撈取黃金白銀,滿足聲色犬馬的欲望,而將老百姓都視作敲詐勒索的對象,除了愚弄百姓,敲骨吸髓,其他的什么都不會,從上到下,到處都充滿了欺詐行為,你說,它還會有希望嗎?”
“要一個病入膏肓的人,自己輸送新鮮血液以拯救自己,自然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體外輸血?!比蓍b道。
“你這個比喻很對!”
“起初我一怒之下,真想干脆也去做長毛算了,后來想了想,還是從教育入手,慢慢改造不遲?!?/p>
“什么?容大哥,你要去做長毛?”
“哈哈,我只是那么一想罷了。不過,以后有機會,我倒想真的去長毛軍中看看。倘若洪秀全氏真能成就大事,是英雄豪杰之輩,如我漢之劉邦,明之朱元璋,我倒愿意出謀獻策,作陳平、張良、劉伯溫?!?/p>
“容大哥好大志向!”鄭觀應不由嘆服,“以容大哥之才,不愁得不到賞識之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p>
“我自己也這么想,男子漢大丈夫,堂堂七尺之軀,立于天地之間,不能為國竭盡才智,為天下眾生謀福利,豈非枉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我相信,只要永不放棄,處處留心,機會一定會有的!”
“對了,容大哥有沒有想過,要到洋行做事情?我現(xiàn)在所供職的新德洋行,廟小容不下大神。不過我可以向?qū)氻樠笮型扑]你,我有兩個姻親徐鈺亭伯伯和曾寄圃伯伯,都在那里做事情,說話很管用的?!?/p>
“曾寄圃?他是你的姻親?”
“對呀。”
“我和曾寄圃先生兩年前就認識了,是很好的朋友呢?!?/p>
“哦,是嗎?”
鄭觀應沒有想到,容閎和自己家的親戚曾寄圃竟然也是好朋友,感情上因此更親近了一層。
“是這樣的,”容閎說道,“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當時寶順的行主比理士先生突然因病去世。商界中人哀痛不已,寫了一篇長篇誄文,欲聘二人翻譯為英文。一人為英國領事館的書記官,另外一人就是我。當時來找的就是曾寄圃先生,他此前找我翻譯過幾本書,這次因為將這篇誄文看得極重,因此在英國書記官之外又找了我。不料我翻譯出來之后,文筆較之英國人更為優(yōu)勝,遂入選為墓志銘,勒為碑石。”
“還有一次,黃河決口,江蘇北部發(fā)了大水,百姓成千上萬,紛紛來上海就食。曾寄圃先生欲援救災民,請我寫了一個西文募捐啟示,向旅滬洋人募捐,居然幾天之內(nèi),就得了兩萬元,大大解了燃眉之急。”
“哎呀,真想不到,容大哥和我曾伯伯交情這么深厚。既然如此,容大哥為什么沒有想到去寶順做事情,而要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商棧做事情呢?”鄭觀應不解地問。
“阿應,你有所不知。其實,曾寄圃先生早就邀請過我許多次了。我之所以不去寶順,理由有三?!比蓍b道,“一是我這個人,天生傲骨,所謂買辦,聽起來好聽,薪俸也不錯,其實說到底,不過是洋行中奴隸之首領。我畢竟是從耶魯大學畢業(yè)出來的,倘若做了買辦,豈非有辱我母校之聲譽,亦令我昔日同窗,將會不知道如何看我?這是我的第一個理由。其二,雖然人有時候困于經(jīng)濟,不得不做一些卑賤之事。但是我還沒有窘困到那個程度,所以還不至于為稻粱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寶順洋行的底子不清不白,他們的老板顛地在廣州就以鴉片貿(mào)易起家,不知道害了我多少同胞;來到上海,還是從事鴉片貿(mào)易,眼見被他毒害的人有增無減,我恨都恨不過來,一直苦思,有什么良計可以毀滅鴉片這種毒害人的東西,怎么會去給他這種人工作呢?”
“容大哥說得對?!编嵱^應一拍大腿,“這種人只顧賺錢,不顧我們中國人死活,心子太黑!不能給他們做事情。”
“阿應,明天我準備組織幾個班上的同學,一起上街宣傳吸食鴉片的害處,倡議禁煙禁毒。你也一起來吧。”
“好!”
第二天是禮拜天,洋行休息一天。鄭觀應和叔父道了一聲別,就匆忙出來到了容閎的住處。容閎已經(jīng)和幾個班上的同學,制作好了旗子、標語什么的,在旅館的門口整裝待發(fā)了。鄭觀應將旗子接過來,扛在自己的肩頭,和眾人一道,往街道上走去。
他們這一行人一出現(xiàn)在街道上,立即吸引了一大批的人圍觀。于是容閎帶頭先喊起了口號:
“鴉片有害,拒絕吸食!禁煙禁毒,強我同胞!”
他帶頭喊一聲,鄭觀應等人就大聲跟著喊一聲,開始只有他們幾個喊,后來就有一些青年人跟隨在后面,加入他們的行列。隊伍漸漸壯大起來,于是一邊行進,一邊開始散發(fā)宣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