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1),魯國一男子,讀《臨終詩》(2),其意氣懨懨欲盡(3)。
【注釋】
(1)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曾為北海太守,故世稱他為“孔北?!?。因與曹操政治上頗有分歧,每多乖忤,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所殺。其創(chuàng)作不長于詩而長于文。張溥輯有《孔少府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2)《臨終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p>
(3)懨懨:精神萎靡的樣子。亦用以形容病態(tài)。
【評析】
《臨終詩》是孔融被殺前的絕唱,與其平生思想性格似難達成一致,表現(xiàn)了為人與為文間的復雜關(guān)系?!耙鈿鈶脩糜M”,是陸氏的一種解讀。
漢末魏初時期,群雄并起,天下擾攘。在建安文人中,孔融、禰衡、楊修都與曹操有著嚴重沖突,均不得善終,是建安文士中的“非主流派”。(徐公持《魏晉文學史》第六章)??兹凇疤煨詺馑H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三國志·魏書·崔琰傳》裴注引張璠《漢紀》)。建安三年(198),曹操要殺掉與袁術(shù)有姻親關(guān)系的楊彪,孔融力諫其不可,并扔下話說:“今橫殺無辜,則海內(nèi)觀聽,誰不解體?孔融,魯國男子,明日便當褰衣而去,不復朝矣。”(同上引)孔融與曹操作對的事還有幾起為人樂道。如曹操破了袁氏兄弟,曹丕將袁熙的妻子甄氏據(jù)為己有,孔融寫信給曹操說,過去武王伐紂時將妲己給了周公。曹操不解其意,他便說,以今觀之,恐怕那時也是如此了吧。又如曹操要禁酒,理由是酒可以亡國,孔融便反對說,女人亡國,何以不禁止婚姻,等等。最后曹操借“不孝”的罪名把他殺了。具體地說,是他“違天反道,敗倫亂理”。說他“以為父母與人無親,譬若缻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饑饉,而父不肖,寧贍活余人”(《三國志·魏書·崔琰傳》裴注引《魏氏春秋》)??兹谑巡虐廖?,放言無憚,由于太過于剛直任性,而不見容于曹操。
《臨終詩》是詩人被殺前的檢點平生之作。詩中深悔多言招禍,又以河堤山丘潰壞于蟻孔、猿穴作比,表明漸漸積成今日之果。而“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兩句,隱指曹操之不明,人言之情偽莫辨。所以讒毀加之,而不免一死。最后以勞生多憂,只有死亡如長眠結(jié)束所有的一切作結(jié),包含深深的無奈。人之將死,其情可悲。詩中雖多用比興,但主要是言人生世情之理,衰颯哀感中具徹悟洞察的覺解,與其往日“魯國之男子”的凌厲使氣似乎不同,故“意氣懨懨欲盡”。但在無奈的背后實難掩其一腔激憤,所以明胡應麟一方面認同有人對孔融此詩似箴銘語而議論過多的指責,另一方面又說:“至結(jié)句‘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詞理宏達,氣骨蒼然,可想見其人,不容以瑕掩也?!保ā对娝挕ね饩帯肪硪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