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金罍玉斝泛蘭英——唐代的酒具
一、酒具的起源
酒具可以說是與酒同時產(chǎn)生的,與酒的歷史一樣古老。遠古時代的人喝酒所用的酒具大概是自然狀態(tài)的如貝殼、螺殼及石臼一類的東西。到了人類能夠制作陶器時,酒具大都是陶制品。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如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陶鬶、陶杯、彩陶背壺、圓底大口尊,仰韶文化時期的水鳥啄魚紋蒜頭壺、船形彩陶壺、波浪紋彩陶缽、魚鳥紋葫蘆瓶,良渚文化時期的蟠螭禽鳥紋雙鼻壺、禽鳥紋黑陶壺、漏斗形的濾酒器,龍山文化時期的蛋殼陶高柄杯、陶鬶、陶觚、陶壺、陶罍等,都是新石器中期和末期的酒具。到了夏、商、周、春秋及戰(zhàn)國時期,隨著青銅器的發(fā)明和使用,酒具也多由青銅制成。近代所進行的商代考古中所發(fā)掘出的青銅器中,酒器約占有一半以上,主要的類型有爵、斝(jiǎ)、觚、盉(hé)、壺、尊、罍、瓿(bù)、彝等。到了秦漢時期,由于漆器的廣泛使用,酒器大都由漆器制成,其形制主要有杯、樽、卮、扁壺等,其中以漆木制成的耳杯最為盛行,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漆耳杯竟達九十件之多。耳杯為橢圓杯,兩邊有耳,好像是兩只翅膀,故又稱“羽觴”。到了魏晉以后,由于瓷器的制造日益發(fā)達,青銅及漆木所制的酒具逐漸被瓷器代替,成了最普遍最常用的飲酒器具,形制有雞首壺、樽、杯、盅等。當(dāng)然,在以上各種陶、青銅、漆木、瓷器酒具盛行的同時,還有少量的貝、玉、獸角、象牙、金、銀、玻璃、瑪瑙、竹木等質(zhì)料的酒具在使用。
唐以前中國的酒具基本上都已齊全。如果以用途來分的話,大體可分為飲酒器、溫酒器、斟酒器、盛酒器、冰酒器以及娛酒器、造酒器等。飲酒器主要包括:流行于商周時期的爵、觥、角、觚、觶,流行于西周至春秋時期的羽觴,流行于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卮、杯、碗、盞等。溫酒器主要有盉、鬶、樽、斝、鐺、爵、爐、注子、注碗等。斟酒器主要有盉、鬶、樽、斝、觥、注子、執(zhí)壺等。盛酒器主要有缸、甕、樽、罍、瓿、缶、彝、壺、卣(yǒu)、鈁、鍾、瓶等。冰酒器主要有鑒、缶、樽、盤、壺、卣等。娛酒器主要有骰子、令籌等。其中不少器物是一器多用,如爵既可以用做飲器,也可以用做溫酒,盉、鬶、斝、注子等不僅可以用來溫酒,也可以做斟酒器使用(6)。
二、唐代的酒具
唐代的酒具是乘前代而來。上層社會所用的酒器以玉器、金銀器為多,下層多用瓷器和陶器。
從唐詩的反映上來看,唐代的酒器是豐富多彩的,不但形制多樣,而且質(zhì)料各異:“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上官昭容《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其三);“更待西園月,金尊樂未終”(祖詠《宴吳王宅》);“鲙下玉盤紅縷細,酒開金甕綠醅濃”(陳羽《宴楊駙馬山亭》);“共喜光華日,酣歌捧玉杯”(張說《東都酺宴四首》其二);“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李白《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從這些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們所用的酒具中,有金罍、金尊、金甕、玉斝、玉杯、玉壺等。在其他的一些唐詩中,還有玉缸、玉瓶、玉杯、玉碗、玉觴、金盞、金壺、銀瓶、郫筒、羽觴、鸕鶿杓、舒州杓、力士鐺、癭木樽、玻璃碗、金屈卮、金叵羅、琉璃鍾、瑪瑙杯、紫霞杯、鸚鵡杯、鴛鴦杯、夜光杯、流霞杯等酒器,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出土的唐代文物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酒器。近年在陜西扶風(fēng)法門寺、西安何家村發(fā)掘出了一批珍貴的金銀酒器。西安何家村所發(fā)現(xiàn)的是唐代邠王遺留下的一座窖藏,其中有一批精美的酒具,其中的幾件堪稱精品,值得介紹。
掐絲團花金杯:造型別致,裝飾精美。酒杯的把手是Q型的金圈,杯的腹部焊附著用金絲編結(jié)成的薔薇式團花四朵,團花的邊緣接連綴成串的小金珠?;ò曛行蔫偳吨鴮毷瑘F花四周及杯口邊及杯底均焊接有用金絲編結(jié)的云朵八個,工藝水平精湛細致,堪稱我國古代工藝品中的杰作。
鴛鴦蓮瓣紋金碗:該碗敞口,有喇叭型圈足,通體飾魚子地紋。外腹鏨出兩層浮雕式仰蓮瓣,每層十瓣,上層蓮瓣內(nèi)分別鏨出狐、兔、獐、鹿、鴛鴦、鸚鵡等珍禽異獸,空白填以花草,花瓣間裝飾有鴻雁、鴛鴦、鳳鳥等,并配以仿忍冬花紋;下層蓮瓣內(nèi)均鏨以忍冬花紋。內(nèi)底為寶相花,外底有振翅鴛鴦和忍冬紋。其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鑲金牛首瑪瑙杯:其杯形呈獸角狀,長15.5厘米,橢圓形口,口徑5.9厘米。是采用淡青、鵝黃雙色浸潤紋的深紅色瑪瑙為原料雕制而成的。杯下部為牛首狀,牛嘴鑲金,??陂]合,牛眼圓睜,牛耳后抿。彩色浸潤紋帶,從牛頭額頂順杯口兩側(cè)通向杯口。造型因材制宜,構(gòu)思巧妙,手藝精工;流光溢彩,炫人眼目。
除了上面所介紹的之外,這個窖藏還出土有鴛鴦蓮花紋執(zhí)壺、金花鴛鴦銀羽觴、雙獅金鐺、八瓣蓮花白玉盞等(7)1,均是絕等上品的酒具。
在唐詩中所提到的一些金、銀、玉制的酒具中,有些是從外國或外域來的進貢品。如顯慶二年(657),吐蕃贊普獻給唐朝皇帝的貢品中有一件“金頗羅”,即唐詩中的“金叵羅”酒器;上元二年(761)龜茲王獻“銀頗羅”,還有從西域輸入的罐、銀壺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