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謁金門

唐宋詞鑒賞課 作者:蔡義江 著


謁金門

馮延巳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dú)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譯文

突然間起了一陣風(fēng),把一池平靜的春水吹得起了皺紋。我手搓著紅杏花蕊,在種著花的小路里悠閑地逗引著鴛鴦。

圍養(yǎng)著斗鴨的欄桿旁,我獨(dú)自倚靠著,碧玉的發(fā)簪斜插著,仿佛將要落下。整天盼望著你來,你總不來,抬頭間卻聽到喜鵲在鳴叫向我報喜。

注釋

①“閑引”二句:倒裝句法,意即手搓著杏花蕊,引逗鴛鴦。挼:同“捼”,揉搓。②斗鴨闌干:以欄桿圍養(yǎng)鴨子,使它們相斗。古已有此風(fēng)尚?!度龂尽菚り戇d傳》:“時建昌侯(孫)慮于堂前作斗鴨欄?!标@干,即欄桿。③“碧玉”句:玉搔頭,即玉簪,頭發(fā)上的裝飾品。斜墜,斜插似欲落。④鵲喜:喜鵲報喜。《開元天寶遺事》:“時人之家聞鵲聲以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敝两裆杏写藗髡f。

賞析

此詞的開頭“吹皺一池春水”與李璟的“小樓吹徹玉笙寒”都是當(dāng)時的名句。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一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李璟對馮延巳開玩笑說:“‘吹皺一池春水’關(guān)你什么事?”延巳回答說:“比不上陛下的‘小樓吹徹玉笙寒’?!钡拇_,這一句真是不錯。其中“吹皺”二字尤見形象生動。那是說無風(fēng)時春水恰如一幅巨大的綢緞平鋪于池面,風(fēng)來起了漣漪,才像被“吹皺”了。尤其妙的是它成了當(dāng)時那女主人公心境變化的象征,是她愁思忽然襲來的曲折寫照。水面的漣漪,就是她心中的波浪。

“閑引”兩句是寫愁極無聊的行動,并沒有明確的目的。“紅杏蕊”,點(diǎn)染季節(jié);“鴛鴦”,暗示有關(guān)情事,都是隱隱約約的。下片先寫?yīng)氁袡跅U的情態(tài),看“斗鴨”未必是其興致所在。是否也借此暗示內(nèi)心的斗爭、翻騰,且存疑?!氨逃裆︻^”已橫斜欲墜,或表倚欄時久,無心理妝。末了先明說出,再陡增懸念。在“終日望君君不至”之際,忽聞鵲叫報喜,是何兆頭,卻不說破。說是喜兆吧,未必可信?!柏夏挽`鵲多謾語,送喜何曾有憑據(jù)?!保ǘ鼗颓釉~《鵲踏枝》)后來歐陽修亦有《玉樓春》詞說:“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贝藭r聞鵲聲若是無憑,真成了故意嘲弄譏刺,十分可惡了!但又不能不存希望,這就教人更加心神不寧了。詞所要的效果真是如此,所以耐人尋味。此詞還多用禽鳥來點(diǎn)綴風(fēng)物。先是“鴛鴦”,再有“斗鴨”,最后以“鵲喜”作結(jié),亦一特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