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在哪里
為了工作,為了成為藝術(shù)家,一個人需要愛。至少,要使他的作品不缺乏感情。他首先要自己感覺到這一點,并且愛工作、愛生活。
——凡·高
初戀失敗
1873年5月初,文森特離開哈谷,途中曾在位于巴黎的高比爾商會總公司稍作停留,那時他一連好幾天都出去參觀魯布爾美術(shù)館以及魯克莎布博物館等處的美術(shù)展。
那些各式各樣的名畫和雕刻,對于一個初出茅廬的美術(shù)商來說,無疑是實習的好機會。他滿懷希望地要到英國去,在去之前便從這里得到了十分有用的經(jīng)驗。
此時的文森特剛好年滿二十歲,他必須腳踏實地去做事。
文森特抵達倫敦了。這里果然是一個大都市,只見無數(shù)的馬車,在石子路上急速地奔馳,泰晤士河上的小船來來往往,穿流不息。
早晨,文森特只要一離開宿舍,便打扮整齊,戴著正式禮帽。因為別人曾忠告他:“如果想在倫敦做生意,一定要服裝整齊,戴上禮帽?!彼?,他很快就把必需的服裝和帽子買好了。
高比爾商會位于市中心,每天從早晨9點開始工作,到下午4點結(jié)束。其間有英國式的“飲茶時間”。
這里的業(yè)務不像在哈谷的時候那么忙碌,因此,文森特經(jīng)常有空上街散步,以便適應倫敦人的生活習慣。他每天都有新發(fā)現(xiàn),從而感到無限地欣慰。
由于業(yè)務上的關(guān)系,文森特很關(guān)心美術(shù)。他給弟弟的信上說:起初,我倒不覺得英國美術(shù)有什么魅力,待我熟悉這里的狀況后,就覺得情況大不相同了。在這里,除了米雷斯的《猶古諾教徒》及《歐菲利亞》等作品外,還有不少優(yōu)秀的畫家。米雷斯的作品真美!此外還有波頓。至于老畫家方面,有風景畫家康斯達普,他的作品確實迷人。專畫美人肖像的有雷諾亞和肯因斯波羅。風景畫家有達那。
德奧弟弟,我素知你對于藝術(shù)懷有極大地興趣,這是好現(xiàn)象,聽說你很喜歡密雷·賈克和法國豪斯等人的作品,我很高興,因為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東西。
不過,我認為米勒的《晚鐘》才是最真實的,他的作品實在很美,像詩篇一樣的動人,可是一般人卻不大稱贊它。
文森特沿著泰晤士河岸邊走邊看河水,瞭望威斯特敏斯達的大橋,有時候,他從口袋里掏出紙張和鉛筆來畫素描,卻往往覺得不很滿意,嘴里還念念有詞:“差勁!一點兒也不像樣?!?/p>
6月,文森特搬到新宿舍去了。房東是法國牧師的未亡人——洛瓦埃夫人,她有一個女兒名叫薇斯拉,母女兩人經(jīng)營幼兒園。文森特把遷居以后的情形寫信告訴他弟弟:我對于現(xiàn)在住的新宿舍相當滿意,出外散步是常有的事。附近很幽靜,我的心情極佳,每天精神都很飽滿。老實說,能夠找到這種環(huán)境,我認為是很幸運的。
周末,我跟兩位英國朋友一起在泰晤士河上劃船,風景優(yōu)美極了。
對于繪畫,你若想要有豐富的知識,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你應該盡可能到美術(shù)館去觀摩鑒賞。
此外,你要經(jīng)常散步,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因為這是進一步理解藝術(shù)的方法。畫家教導我們要熱愛自然、了解自然,凡是真正熱愛自然的人,到哪里都能發(fā)現(xiàn)美的存在。
我現(xiàn)在開始從事園藝工作,每天都很忙。在一個小庭院里栽植各種花草,你看,這不是很好嗎?”當各色各樣的花卉種子開始從泥土里萌芽時,文森特的心中有個愛情的幼芽也在成長。
薇斯拉常把微笑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著文森特。這位芳齡二八的姑娘,長得很迷人,難怪文森特對她心生愛意!
“凡·高先生,若不趕快吃飯,恐怕時間來不及啦!”
只見她一面說話,一面端出面包、雞蛋和紅茶來。文森特刮完胡子,坐在餐桌前面。薇斯拉一面擺著鹽巴、胡椒、牛油和碟子,一面微笑著說:“你種的牽?;òl(fā)芽啦,上班以前,要不要去看一下?”
“哦……哦……我……”
文森特一面吃飯,一面陷入沉思。他正在想,如果今后一輩子每天都能跟薇斯拉一起吃早餐,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啊,怎么回事呀?看你坐著發(fā)呆?!?/p>
“我想給你取個‘嬰兒天使’的名字如何?”
薇斯拉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嬰兒天使嗎?我一定要告訴母親……”
文森特在寫給父母和妹妹的信中說道:“我對任何人都從來沒有像對她們母女這樣地關(guān)心過,請你們看在我的面上,也喜歡這位姑娘吧?!疑钤谶@樣親切的家庭里,受到她們很多的照顧,在這里,所有的事情都令人愉悅,啊!我覺得人生是豐富而美麗的……?!?/p>
得知文森特戀愛實在是令人太興奮了!德奧放假回家時,就用家鄉(xiāng)附近森林里的枷樹葉編了一頂帽子寄給大哥。他心里暗自祈禱,希望大哥生活在幸福里,但不要忘記故鄉(xiāng)和這里的森林與原野。
其實,文森特并沒有忘記故鄉(xiāng)的森林,不過,圣誕節(jié)的假期,他沒有返鄉(xiāng),而是一直待在洛瓦埃夫人家里,陪她們母女度過圣誕夜。因為他一刻也離不開薇斯拉。
新年到了,文森特又加薪水了,真是開心!
文森特啊!你能這樣安然沉迷在幸福中嗎?薇斯拉真會看上你嗎?像你這樣不大懂英語,外表難看,滿頭紅發(fā),而且著迷了所有的繪畫和設(shè)計圖的青年……
更何況,你根本還沒有向薇斯拉坦白地表達過自己的心意呢!
文森特天性膽怯,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向薇斯拉表達自己的感情。只要跟薇斯拉的眼光相碰,聽見她說話或她的笑聲,他就會覺得很幸福??墒?,不能老是這樣下去呀,因為已經(jīng)到了必須表白的時候啦。
第二年的7月中旬,文森特有幾天的休假,這次非回家看看父母親和弟妹們不可了。
回家以前,他打算向薇斯拉吐露心聲。幾個禮拜以來,他一直反復練習該講的話,等待著這一天的來臨。
他們兩人站在庭院里的蘋果樹下,繁星發(fā)出悲涼的光,薇斯拉的發(fā)香在微風中飄蕩。
“薇斯拉,我有句話要跟你談談,……我……想……”
“凡·高先生,什么事呀?”
“你應該知道我深深愛著你,薇斯拉,你跟我結(jié)婚好不好?如果你肯答應的話,我們一定會很幸福的?!?/p>
“什么?要結(jié)婚……”
薇斯拉嚇了一跳,睜著大眼睛,目不轉(zhuǎn)睛地瞪著文森特的臉,她感到一陣莫名其妙。
“不行,那怎么成呢?”
“為什么不行?”
“我已經(jīng)訂婚了,我以為你已經(jīng)知道……”
“對方是誰?”
“在你還沒來以前的一位房客?!?/p>
“可是,自從我住到這里以后,那個人一次也沒有來看過你,你現(xiàn)在所愛的人,不就是我嗎?”
“那怎么可能?我不答應!”
她說到這里,就大笑不止。
一切都完了!
7月中旬,文森特利用休假回到荷蘭去,滿臉欣喜的母親看見愛子沮喪的神情,不禁大吃一驚。黯淡的眼神,削瘦的臉頰,緊閉的嘴唇——信上所說的幸福跑到哪兒去了呢?
資料鏈接
米勒的《晚鐘》
米勒的《晚鐘》現(xiàn)藏于巴黎盧浮宮。
從圖中,我們能看到這對在田間默默祈禱的農(nóng)民夫婦,仿佛也聽到了遠方依稀可見的教堂傳來的鐘聲:這“鐘聲”好像越來越大,傳得越來越遠…… 也許是這對佇立在農(nóng)田里剪影一般的農(nóng)夫與地平線交叉的形式使人聯(lián)想到了莊嚴、神圣的“十字架”,從而,拉近了農(nóng)夫、教堂與觀賞者的距離并強化了教堂鐘樓的“音響”感應;也許是由于日暮余輝的籠罩、屏息靜思的農(nóng)夫和靜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襯;也許是由于畫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虛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傳出的“鐘聲”可以融為一體,好像觀賞者為畫中人、畫中景、教堂及教堂鐘樓里傳出的鐘聲也融為了一體。
這種濃郁強烈的宗教情感;這種凝重圣潔的宗教氣氛;這種莊嚴、肅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貧樂道的基督徒形象;這種深沉、悠遠、悲壯的詩意境界;這種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沒有在宗教境界修煉到一定程度,沒有深厚的文學藝術(shù)修養(yǎng),沒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眾的繪畫技藝,是很難創(chuàng)作出這樣的杰作的。
從外在粗陋、樸實,甚至木訥,而內(nèi)心純凈虔誠、溫順善良的農(nóng)民形象中,不僅體現(xiàn)了米勒對農(nóng)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體現(xiàn)了19世紀后半葉藝術(shù)家強烈的民主意識以及現(xiàn)實主義的求實精神。
被人辭退
文森特踏著沉重的步伐,又回到倫敦。
新租的房子距離洛瓦埃夫人的家有一大段距離。當然,文森特又重新開始工作,然而,以往的那股熱忱卻已消失殆盡。曾幾何時,他幾乎天天寫信,現(xiàn)在卻連片言只字也不見了,他的性格又恢復到自閉式的童年時代了。
他父親知道這種情況后就去找他的伯父商量。
“那個孩子到底懷有什么夢想?我雖然還不大清楚,但他此次顯然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美夢,所以才會大失所望?!?/p>
“文森特必須再與其他人接觸,事實上,這跟學習工作一樣重要。”
他的母親聽到丈夫跟他伯父的談話,就忍不住插嘴說:“倫敦的濃霧會影響那個孩子的心情,暫時讓他到別的地方去不是很好嗎?雖然他平時賣力地工作,但說來也可憐,心理負擔未免太重了!”
“也許不錯,何不讓他到巴黎高比爾商會的總公司去服務?只要在那種繁華熱鬧的大都市里生活幾星期,他的心情大概就會好起來的。反正還年輕嘛,不會有什么看不開的,他應該能再恢復為從前那樣的模范店員的?!?/p>
1874年10月,文森特奉命前往巴黎。
巴黎號稱世界藝術(shù)之都。這一年,剛巧有塞尚、莫奈、雷諾阿、杜加等名畫家在巴黎舉行美術(shù)展覽會,可是,當時人們對他們的評論并不佳。
在許多的展覽作品中,有一幅莫奈的題名為《日出印象》的畫,當時有一位著名的美術(shù)評論家路易·羅瓦開玩笑地將與莫納類似的這一群畫家冠以“印象派”的稱號??墒钦l又能想到,這種印象派繪畫后來居然能夠橫掃世界畫壇。
然而,文森特那顆純潔的心如今已經(jīng)完全破碎了,不論巴黎的藝術(shù)氛圍還是歡樂場所都無法使他獲得慰藉。
他只在巴黎待了兩個月,在12月底就無精打采地返回倫敦,仍舊租下以前的房子,整天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讀書。
“我該怎么辦呢?”為了緩解內(nèi)心的痛苦,他開始讀《圣經(jīng)》和上教堂了。
“什么人能夠拯救我呢?”
文森特的伯父看到他這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也不免擔憂起來,他決心要文森特再回巴黎去。
1875年5月,文森特奉命到高比爾商會的巴黎總公司服務,他雖很不愿意,但又不得不起程。他寫信給弟弟說:“人類生存的目的,不僅是追求個人幸福或者做一個認真的人,同時也要為了實現(xiàn)有益于社會的偉大事業(yè),或安慰心靈的空虛,幾乎所有的人都在這種追求中生活。此外,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也要清除卑賤……”
由此可見,文森特在倫敦的最后一段時期內(nèi)所發(fā)出的信件里,曾經(jīng)抄錄了不少名人的詞句,這表示他懷有崇高的理想。
文森特對薇斯拉的初戀失敗以后,他也成長起來了。跟他的抱負相比,拼命去推銷版畫或其他美術(shù)作品,豈不是很無聊嗎?
文森特抵達巴黎后,立刻租了一個小房間,店里的工作一結(jié)束,就馬上回家去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
當他大聲朗讀《圣經(jīng)》,或?qū)ζ渲械囊饬x恍然大悟時,心情反而比在店里工作時平靜得多。他經(jīng)常在星期天去教堂,虔心聽道,并認真地舉起雙手向神祈禱。像他這樣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中,怎么能做一個好店員呢?
在高比爾商會的巴黎總店,閃閃發(fā)光的玻璃燭臺整天亮著,墻壁上擺滿了金黃色的畫框和各式各樣的作品,令人眼花繚亂。
栩栩如生的人物畫、令人向往的風景畫、神情高雅的裸體畫……諸如此類的作品,無一不是令人尊敬的名家杰作。
然而,文森特卻對其中任何作品都心不在焉,熟視無睹。
一次,曾經(jīng)有一位打扮時髦的婦人走進店里來說道:
“請你把店里最好的畫給我看看好嗎?不論價錢如何……只要能擺在客廳里就行……”
文森特立刻搬出許多名家的杰作,包括人物、靜物和風景畫等,同時從旁解說各幅作品的優(yōu)點。不料,這位婦人完全看不上眼。
“還有其他作品嗎?”
她一面問,一面向四周瀏覽,經(jīng)過好久她才得意洋洋地指著一幅畫說:“這一幅可真迷人,怎么樣,我的眼光不錯吧!”
其實,這幅畫是大家都看不上眼的作品,文森特忍不住用譏諷的口吻說:“就算是瞎了眼睛,也不該選這幅畫呀!”
“你說什么?簡直無禮!”
那個婦人柳眉倒豎,氣得臉色發(fā)白。
業(yè)務經(jīng)理從里面走了出來。
“凡·高,你到底怎么搞的?怎么可以使客人難堪呢?”
經(jīng)理只得一邊陪笑,一邊忙不迭地向客人道歉說好話。
客人離開之后,文森特就被喊到經(jīng)理室問話。
“今后如果不改變態(tài)度,我就寫信告訴你伯父,讓你轉(zhuǎn)到其他分店去算了,免得在這里丟人現(xiàn)眼!我真不懂,難道你存心要砸我們的招牌么?”
“你別管我好不好?人只能活一次,何必一定要做俗氣的富豪?為什么要賣這種無聊低級的畫呢?”
“你……你敢……?”
經(jīng)理氣得握緊拳頭,文森特見勢不妙,就趁機溜走。圣誕節(jié)來臨,無疑是高比爾商會生意最好的時候,不料,忍無可忍的文森特,卻不聲不響地離開巴黎,私自回到荷蘭去了。
不久以前,德奧特牧師又搬到恩但這個小村去了。此次調(diào)動不是升遷,貧困的生活依然如故。
為了這個家,父母的身心負擔很沉重,孩子一大群,所以還要支付一筆龐大的教育費用。
不過,因為失去翅膀而回家的小鳥,可不能就讓他如此自生自滅。德奧特牧師寫信給兒子德奧:“必須設(shè)法讓文森特生活得快樂一點,我想讓文森特辭去高比爾商會的工作。當然,在那里服務固然不錯,但是看到他那愁眉苦臉的樣子,為了他的幸福著想,一定得給他換個工作環(huán)境才好。”
1876年1月初,文森特又悶悶不樂地回到巴黎。他的經(jīng)理非常生氣,其實也難怪,在業(yè)務最忙的圣誕節(jié)前,居然一聲不響地走了,到了4月初,文森特就被免職了。
對此,文森特默默地承受下來。
二十三歲就被人辭退,未來的人生道路還很長,但好機會卻一去不復返了。平日熱心照顧他的伯父在失望之余也擺出不理睬的態(tài)度說:“文森特的事,我管不了!”
三心二意的年輕人
一次,父子三人在一起談天,德奧特牧師說:“讓文森特到美術(shù)館去工作怎么樣?”德奧回答說:“干脆讓他做個畫家好啦!因為大哥的來信里,一直表示他自己沉迷在美麗的圖畫里,可見大哥確實具有相當杰出的繪畫才能?!?/p>
“別提了!我才不到美術(shù)館去,我也根本不想做畫家。”文森特自己搖頭拒絕道。他暗自思索:
“我遭遇一連串的失敗,是由于自己的愚笨,我已經(jīng)對自己在繪畫方面的才能完全絕望,我一定要努力成為更有用的人物?!?/p>
文森特看到幾篇英國報紙的招聘廣告,他立刻寫信去聯(lián)絡(luò)。其中一封回函表示,有一位史脫庫斯牧師在蘭姆司蓋特辦了一所小學,急需找一位住校教師。
文森特再度前往英國。“也許無意中會碰到薇斯拉……”,他這樣想著,終于起程了。后來,他寫信給弟弟,訴說此行的經(jīng)過:星期天的握別,使我終身難忘。早晨上教堂,爸爸在講道,做完禮拜就是下午了,爸爸和小弟站在路旁,送我上車,我從窗子里看得非常清楚。最后呈現(xiàn)在我眼簾里的是荷蘭教堂的尖塔頂。
次日清晨,我從哈李吉搭車前往倫敦,在火車上觀賞天亮前的曙光,真是美極了!黑色的麥田、綠油油的牧場,到處是花叢草木,還有許多巨大的樹冠。
拂曉的天空中,點綴著幾顆發(fā)著微光的星星,地平線上看得見灰色的云彩,在晨曦綻現(xiàn)的前一刻,可以聽到云雀一陣陣的叫聲。
抵達倫敦兩個小時后,我又搭汽車前往蘭姆司蓋特。此次旅行,還需四個半小時??墒牵业男那椴⒉粫晨?,地面上雜草叢生,一路上到處可見長滿樹木的丘陵,這些景色類似故鄉(xiāng)的沙丘,真是令人懷念。
途中經(jīng)過肯塔貝利市,街道上古木參天,莊嚴的大寺院隨處可見,有關(guān)這里景色的繪畫,我經(jīng)常在美術(shù)館里見到。
下午1點鐘到達史脫庫斯牧師的家,廣場上是大片草地;房屋在廣場的中央;廣場周圍有鐵欄桿,欄桿上積滿灰塵。這里只有二十四位十歲~十四歲的兒童,不算是一所大的學校。從餐廳可以觀望大海。第二封信上說:昨天悠閑得很,黃昏時,我們帶著學生們上教堂去。
學生平時晚上8點就寢,早上6點起床。他們的床鋪凌亂、床單破舊,從洗臉臺上的破玻璃窗里透進一絲微弱的光線,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
除我之外,另外有一位十七歲的助理教師,他跟四位學生以及我睡在學校里,我自己有一間專用的小房間,四面的墻壁空蕩蕩的,我準備掛一幅版畫。
我們經(jīng)常到海濱去玩,就像當年在宋德爾特的庭院玩耍一樣,我們今晨帶一群小朋友到海灘玩泥沙。
我教的是初級法文,有一位小朋友也學德文,此外,我還教他們算術(shù),下課以后,還得監(jiān)督他們做游戲。
據(jù)史脫庫斯說,只要供應伙食和房間,老師的生活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他不支付一毛錢給我。這實在太過分了。當然,這樣的生活不能再持續(xù)下去,遲早得另想辦法才行。由此可知,文森特的新生活開始了。起先,他覺得很滿足,后來又想另謀出路。正如他信里所說的那樣,即使免費供應伙食和住宿,但沒有一分錢,實在也很苦。
他經(jīng)常去海邊散步,看著附近的風景畫速寫才能夠稍解內(nèi)心的寂寞。但是,改變生活方式的想法卻也逐漸堅定起來。不久就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6月,史脫庫斯牧師把學校遷到倫敦郊外、泰晤士河畔的艾渥斯區(qū)。
牧師有意趁改建學校的機會,將學校規(guī)模擴展一番。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就得考慮錢的問題。他把文森特叫來說:“凡·高先生,在這群學生里,很多人都不繳學費,過去,我都是逐家拜訪,順便收費,從本月份起,想麻煩你幫忙做這件工作?!?/p>
“好的?!卑鼗卮?。
文森特奉命去進行家庭訪問,并收取學費。在他逐家訪問之后才知道學生家長幾乎都是身份低微的工匠和貧困小商人,他們一直都是靠借貸過日子的。
文森特跨過臟亂不堪的小巷,去拜訪肉店和鞋店。學生家長們看到老師突然出現(xiàn),吃驚之余,居然也付清了積欠很久的學費。
史脫庫斯牧師大喜過望:“照這樣看來,下個月還得麻煩你啰?!?/p>
不料,第二次上門收款時就困難重重了。家長們異口同聲地表示,自己的生活愈來愈苦,實在付不起學費。文森特心里也很難受。家長們又說:“我們的家里一間房子住七八個人,大家只有一條被子,擠在一起睡覺?!?/p>
“家人生了病,也沒錢去請醫(yī)生?!?/p>
“請你看看吧!臟水、污濁的空氣、窄巷子里的垃圾堆積如山………這不是地獄的生活嗎?”
文森特看到這種情形,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心里感到無限的悲傷,別人的苦難和悲哀都如同自己身受一般,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學校,史脫庫斯牧師大惑不解:“錢呢?今天收到多少?”
文森特把所見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可是史脫庫斯卻打斷了他的話:“我不要聽你談這些話,我只問你收了多少錢回來!”
“沒有收到一毛錢。”
“什么?一毛錢也沒收到……”
史脫庫斯用力拍著桌子說道:“好吧!你這個笨蛋教師,馬上給我開路?!?/p>
文森特·凡·高應該何去何從呢?
他步履蹣跚地往倫敦方向走去,心里默默地反復念著上次寄給德奧的信里的那些句子:“如果你問我想找什么新工作,我倒希望能到倫敦郊外為工人講道,或當傳教士之類的?!?/p>
不久,文森特找到一份新差事,就在泰晤士河岸。在李奇蒙附近的小村,一位名叫詹斯的牧師所主持的小學里擔任副牧師的職務。
因為找到了理想的職業(yè),文森特干得很起勁。他一面研究贊美歌,一面跟隨詹斯牧師討論神的問題,也常到各個村子去布道。
文森特的話很不好懂,英語說得吞吞吐吐,那是很少在大庭廣眾之前演講、缺乏訓練的緣故。
盡管如此,他仍然拼命練習,毫不氣餒。他經(jīng)常自我安慰道:“耶穌說:悲哀的人是幸運的。因為這種人可以得到安慰?!?/p>
他不停地祈禱和工作,甚至三餐不繼,夜不成眠,最后終于病倒了。圣誕節(jié)再度來臨,文森特在身心俱疲之余,除了返回荷蘭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打算。
德奧特牧師見到抱病歸來的兒子,頓感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結(jié)果又跑去跟哥哥商量。
那位文森特伯父早就不理文森特的事情了,但禁不住牧師的苦苦哀求,只好說:“不然,就讓他到書店去當?shù)陠T算啦,那個孩子真是……”
1877年1月底,文森特前往杜魯脫雷希特的一家書店任職。那時候,他滿腦子都是如何向窮人傳播耶穌的福音,這樣怎能做好一個理想的店員呢?果然,他只做了三個月就辭職了。
這次,他下了一個大決心。
他準備進大學攻讀神學,這個念頭使凡·高的家人大吃一驚。
在校時間要足足七年,已經(jīng)二十五歲的文森特,怎能再去讀七年的書呢?
幸好他有三位伯父,在阿姆斯鹿特丹經(jīng)營美術(shù)生意的艾瑪斯達姆表示愿意負責學費;擔任海軍兵工廠廠長的約哈內(nèi)斯愿意供給他房子;另一位司多利凱說要替他找一位好教師,指導他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因為這是進入大學必考的科目。
文森特大喜過望,就開始廢寢忘食地用功起來,但半年不到,他的熱情和勇氣就逐漸消退了。
他想,既然要向窮人講道、傳播福音,又何必要讀這種死板的拉丁文和希臘文呢?老是趴在桌上死讀書有什么用呢?
文森特心里不斷地埋怨,在教師的心目中,他早就成為三心二意的年輕人了。
“凡·高,你根本不用功,哪能考上大學,我看你干脆不要讀算了?!?/p>
最后,老師也不理他了。
在煤礦傳道
文森特在求學時代,就曾抱著一個想法——決心獻身于傳道工作。
如果能夠進入“布魯塞爾牧師訓練班”,不但可以獲得免考證,也不需要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只要接受三個月的實習就夠了。
何況,又不必繳學費,只需支付伙食和房租即可。既然有這樣優(yōu)厚的條件,怎么早就沒有想到呢?
1878年7月,文森特跟隨父親前往布魯塞爾去拜訪傳道委員會的芳德普林牧師、比達森牧師和德約古牧師等人。
“你為什么想進這個學校?”
在牧師的詢問下,文森特坦率地回答說:“我想到玻里那玖的煤礦去傳道?!?/p>
“為什么?”
“《圣經(jīng)》上有句話叫‘黑暗里的光’,我想實現(xiàn)這個目標?!?/p>
文森特終于被獲準入學。但是,他的父親立刻又懊悔起來,他總覺得這孩子的脾氣太壞,三心二意,對于自己的諾言,從來沒有兌現(xiàn)過。
學校方面也討厭文森特,三個月修業(yè)期滿,他并沒有被賦予特殊任務,大家總認為他不具備做一位傳教士。
經(jīng)過憂心忡忡的父親再三央求,校方才好不容易答應,如果自費前去,校方將不予阻攔。
冬天開始,文森特就前往玻里那玖的煤礦。他給弟弟的信上說:這里是比利時的玻里那玖,一幅畫也找不到,說得更恰當些,他們根本不懂繪畫為何物!不過,這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倒真像是一幅畫,所有東西好像都在講話。
圣誕節(jié)前,滿地積雪,舉目所見,皆令人想起中世紀的繪畫。例如農(nóng)民畫家布留蓋兒以及其他幾位畫家,他們深知怎樣表現(xiàn)紅綠與黑白的作品。
雜草叢生、古木參天,很像杜拉的作品《死與騎士》里的道路,令人驚訝不已。
幾天前,我看見礦工們在暮色中踏上歸途,果然是絕佳的景色。這些人全身漆黑,剛從黑暗洞穴中步入明亮之處,宛如另外世界的人。
這些人住的房屋都很矮小,不妨稱為小屋。它們像是洞穴,亂七八糟地分布在路旁。森林和山丘的斜面上,到處看得見布滿苔蘚的屋頂,每到黃昏日落時,小玻璃窗前都閃耀著人影。屋頂上積滿了雪,使我想起了福音書上的黑字。
文森特從一家面包店租了房子。平時沒有空閑休息,只是專心致力于傳道事業(yè)。
他穿上古代的軍服,起用煤炭袋做成的綁腿,戴上皮帽,穿著木鞋,他滿臉和雙手都沾滿煤屑,成為礦工的伙伴之一,與他們打成一片,喜樂與共。
起初,煤礦里的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捉摸著這個家伙從哪里來,目的何在?因此在路上見到他也不加理睬,有人甚至還在嘲笑他。
不過,文森特毫不介意,他每天忙著講道、探望病人、教導兒童……如果遇見可憐人,便當場把衣服脫下來給他們,表現(xiàn)出一片仁愛之心。這些在他寫給弟弟的信上可以窺知一二。德奧弟:
每到黃昏,我就在礦工們集會的小房間里講道五六次,有時候也在馬房及牛欄里講道,大家都專心地側(cè)耳傾聽。
這里的居民,幾乎都目不識丁,但對于自己的工作卻極為認真、負責。他們的個子都不高,身體瘦弱,但都具有一種苦干精神。
今天,我訪問了一個老太太。她身患重病,但極有耐心,信仰虔誠,我陪她一起讀了《圣經(jīng)》。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和礦工彼此間的冷淡消失了,也不再有人嘲笑和譏諷他。文森特一心為工人們服務,整天為講道忙碌。
文森特每餐只吃面包和白開水,夜晚睡在地板上,除此之外一無所有,他把一切私有物品都獻給了礦工的家屬。他經(jīng)常探訪居民,協(xié)助他們在廚房忙碌,或幫她們洗衣服,這種認真服務的態(tài)度,倒使家庭主婦們過意不去了。
“只要有用得著我?guī)兔Φ牡胤?,隨時吩咐好啦?!?/p>
這種勤勉獻身的熱忱,傳到傳道委員會委員們的耳朵里,他們商量過后,認為這位固執(zhí)的青年居然干得很出色,可以先給他六個月的傳道任務以及50法朗月薪。
文森特感激之余,就更加熱心起來,只知朝向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一點兒也不計較代價。
不料,有一位委員,也就是主持本地傳道業(yè)務的波登牧師并不欣賞這種作風。他對文森特說:“凡·高先生,你太過熱心了,傳道一定要穩(wěn)扎穩(wěn)打。”
文森特受到警告,只好點頭稱是:“我明白了,以后一定遵照您的指示去做。”
他嘴里雖然這么講,可是做起事來卻依然如故。他始終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全都依照耶穌的命令行事,怎么會不對呢?
在如此忙碌辛苦的日子里,他有時會坐在路旁,注視著礦工們工作,同時執(zhí)筆速寫。那期間,他完成了若干作品,如《歐夏爾玻里那玖》、《肩扛煤鏟的礦工》、《礦區(qū)的女性》等。
那時候,他還沒有明確地想成為一個畫家,但想要執(zhí)筆作畫的心情卻不能自抑。他在給弟弟的信上說:德奧弟,我現(xiàn)在學習米勒的手法,忙著模仿大型速寫,總算完成了《白天》、《播種者》兩幅畫,你若能看到我的作品,相信你也會滿意的。我現(xiàn)在擁有二十張米勒的復制品。倘若你肯再寄一些來,那就更好,我打算研究這位大畫家的作品,盡量模仿他的各種技巧。
最近,我做過一次很有趣的探險,那就是在煤坑里待了六個小時。那里叫做馬卡斯,是附近最危險的煤坑之一。
爬上爬下的辛苦、毒空氣的污染、瓦斯爆炸、地下水或舊坑道的崩裂……由于這些意外事故而死傷的人很多,在陰森森的地方,只要看一眼四周的景象,就會不寒而栗。
有一位很有耐心的礦工為我領(lǐng)路,他說自己已在此工作了三十三年,而且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危險,好在都幸免于難。
我們到達地下的深坑,摸索到地下各角落去探險。距離入口最遠的地方,叫賈古爾當(礦工作業(yè)的穴場)。
倘若有人能把那里的情況描繪出來,恐怕那將成為舉世無雙的作品??永锏耐ǖ罉O為狹窄,令人無法想象。每個洞穴中都有滿臉漆黑的礦工,他們穿著粗陋的麻衣,青白色的燈光像豆子一般大小,讓人感到如同進入了地獄。
有些地方積了水,坑內(nèi)的燈光隱約可見,好像鐘乳石似的反射著微光,在坑道里,有人用木棒作業(yè),有人用小車子把挖好的煤炭運出來。有時候,玻里那玖會有傳染病流行或是礦坑內(nèi)發(fā)生瓦斯爆炸,在這種情況下,文森特就不分晝夜地照顧病人、協(xié)助傷患,往往連自己的薪水都貼了進去。
“愛心一定會得到勝利?!蔽纳貙Υ耸冀K深信不疑。
盡管事實如此,傳道委員會的人還是取消了文森特的資格,他們認為,文森特不像是一個傳道師,簡直像個瘋子。
文森特不得不離開這里了,因為身無分文,要前往布魯塞爾非得連夜步行不可。
他去向波登牧師辭行,牧師一言不發(fā)。望著文森特的背影逐漸消失在黑夜的馬路上,牧師嘴里喃喃地說:“我們總以為他是瘋子,事實上,他也許是一位圣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