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二

林奈:打開自然之門的大師 作者:卡特里娜·馬爾默 編,鄧武 譯


前言二

一個三百年前來自北方小國家的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創(chuàng)造了獨一無二的成就。

瑞典人卡爾·馮·林奈向全人類展現(xiàn)了一幅關(guān)于這個世界的新圖畫,為全世界的植物學家提供了一門共同的語言。在一個不具備當代快捷通信條件的世界,他是怎樣做到這一切的呢?

今天的世界是一個縮小了的世界,我們以光速進行通信,我們的信息可以在一瞬間跨過國境、飛越大洋、穿過沙漠、翻越高山,沒有什么能成為我們通信的障礙。但是,18世紀這種優(yōu)越的條件根本不存在,那時,旅行是緩慢且無比耗時的事情,當你把一封信交給郵遞員,它可能會在數(shù)個月后才被送到收信人手中,這種狀況持續(xù)到了20世紀,即便是電話的誕生也沒有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林奈肩負起了探索世界及其所有生物的使命,他成功了。

他將他的學生們派到世界各地,讓他們考察各地的植物、動物、人們的生活條件和文化,因此,他是一位真正的架橋者。

像大部分生活在18世紀的西歐人一樣,林奈對中國特別感興趣。他派出的學生們共訪問了五十四個國家,其中不少于四位學生被他派往了中國。

1746年,林奈派出了第一位探索世界的學生,他叫克里斯托芬·塔恩斯特朗(Christoffer T?rnstr?m),林奈為他設(shè)定的目的地便是中國。之后,他的三位學生卡爾·弗雷德里克·艾德勒、歐洛夫·托蘭和皮爾·奧斯白克(Carl Fredrik Adler,Olof Torén andPehr Osbeck)又相繼被派往中國,可以說,林奈在18世紀就努力搭建了瑞典與中國的交流橋梁。

在這本剛剛完成的書籍中,我們將遇到作為科學家、探索者和人性化的、后來被封爵的林奈。林奈很喜歡寫自傳,我們的這本書引用了他多部自傳、日記和他豐富的其他類作品中的內(nèi)容。

盡管今天我們擁有無盡的新知識和新進步,但科學研究中仍有許多內(nèi)容根植于林奈三百多年前的學術(shù)成果,從林奈到當代的科學發(fā)展軌跡非常清晰。而今,人類擁有先進的網(wǎng)絡(luò),國家間、文化間的橋梁已經(jīng)搭建,從西方到東方和從東方到西方的理解業(yè)已存在?;仡櫫帜我簧某删秃退闹匾獨v史作用,我們仿佛可以聽到林奈的聲音穿透幾百年的時空仍在回響。今天,他被公認為歷史上最著名的瑞典人和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上被查閱最多的人。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林奈的故事,包括他豐富而起伏跌宕的人生,他的使命和他的貢獻,這一切,在人類歷史上罕有匹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