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霍金進入了英國高深學府牛津大學,成為大學生的霍金一開始并不十分快樂,甚至有些孤獨和百無聊賴。年齡相對較小,大學之中的同齡人不多,自己又出生于普通的知識分子之家,使得霍金與他人在無形之中產(chǎn)生了“隔閡”,導致他的社交范圍很是狹窄。在入學的第一年,他總是沉默寡言,備感孤獨。
霍金也意識到自己不能這樣,他想要擴大自己的“社交網(wǎng)絡”,于是便加入了世界小有名氣的牛津大學賽艇隊,并且擔任一名舵手。在那里,所有的隔閡、階級和分隔都不復存在,所有人都和和氣氣,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艚鹪谶@里終于擺脫了孤獨,他開始變得活潑起來,性格也開朗多了。
霍金在大學中的學習也上升到了另外一個層次,同學們評價他的才智時,認為他和普通人有著天壤之別。老師也感嘆,作為霍金的導師,自己不過起著督促作用,并沒有教給他什么。
當然,霍金作為老師和同學眼中的聰明學生,在行為上往往會太過隨心所欲,霍金在大學生涯中,也是做過不少荒唐之事的。
步入牛津的前夜
1958年,在圣奧爾本斯中學的學業(yè)只有一年了,霍金也即將升入大學。對于大學學府的選擇,父親和霍金曾經(jīng)統(tǒng)一過意見,父子二人都認為要在牛津和劍橋之中做選擇。而父親曾經(jīng)就讀于牛津大學,對它也有著深厚的感情,所以,霍金決定報考牛津大學。
父親曾經(jīng)和霍金討論過專業(yè)選擇的問題,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霍金從小就對科學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他認為他以后是要做科學研究的。但是他喜歡物理和數(shù)學,他希望研究這些方面的科學,父親則希望他能夠子承父業(yè),研究醫(yī)學。
霍金并不喜歡醫(yī)學,在他看來,生物學或者醫(yī)學都太偏重理論,太過嚴謹死板,不如數(shù)學或物理那樣有神秘感??筛赣H卻認為,若是學習數(shù)學,學成之后也許只能從事教育行業(yè),沒有多大的前途。
父子倆在大學專業(yè)的選擇上形成了一個嚴重的分歧,爭論到最后,雙方?jīng)Q定各讓一步——霍金報考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那是弗蘭克的母校,沒有數(shù)學專業(yè),霍金可以學習化學和物理,數(shù)學不作為主要專業(yè)。霍金對這樣的結(jié)果較為滿意,他認為物理學是一個神秘的領(lǐng)域,在這里,他可以探索到宇宙的奧秘。
這之后,父親做了一件事,而這件事差點讓霍金失去了進入牛津大學的資格。在大學學院物理系的教授是羅伯特·伯曼,父親以“老學員”的身份帶著霍金前來拜訪伯曼教授。或許,父親是想讓伯曼教授對霍金“格外照顧”,使霍金在入學考試中順利獲得獎學金。父親曾不止一次地對霍金說過,讓霍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大學的獎學金,以此來抵消部分學費。但霍金的學習成績并不是很樂觀,牛津大學的門檻并不是很好進,所以霍金能否拿到獎學金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
父親想通過這樣的“關(guān)系”來為霍金鋪路,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走后門”的事情卻令伯曼教授很是反感。在三人會面的過程中,霍金很是沉默,只是父親和伯曼教授淡淡談了一些學術(shù)上的事情,霍金并沒有給伯曼教授留下過多的印象。
而父親弗蘭克當時在一個名叫“科倫坡計劃”的研究組織中工作,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遠赴印度,且為期一年。經(jīng)過一番考慮,父親決定帶著母親和妹妹們?nèi)ネ《?,而霍金則留在圣奧爾本斯繼續(xù)學業(yè)。
在當時,進入牛津大學有兩條道路:一條路是在中學六年級的時候就可以報考,如果有足夠的能力通過考試,暑假完成,開學的時候便可以直接升入牛津大學;另一條路則是,在中學時身在高級班,并且以優(yōu)異的成績在中學讀完七年級然后再進行升學考試。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一般不會選擇再耽誤一年,霍金也想盡快進入牛津,于是便同大多數(shù)人一樣,選擇了第一條路。所以霍金不能休學,也就不能跟著父母遠去印度。父母把他托付給了值得信賴的朋友約翰·漢弗萊,他的兒子西蒙與霍金還是同學,這樣,霍金的父母也就放心地出發(fā)了。
約翰·漢弗萊有一所同樣的大房子,也有一個很大的家庭,雖說霍金在這里不會孤單,但是面對父母的離開,霍金還是有些失落。約翰·漢弗萊的家人對這個新來的成員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對霍金的印象,多半是“言語口吃、動作笨拙”。霍金經(jīng)常會幫著西蒙的家人做家務,有一次飯后收拾完碗筷,他推著餐車往廚房走去,卻在轉(zhuǎn)彎的地方撞到了另一側(cè)的樓梯扶手,導致整個餐車側(cè)翻在地,車上的餐具也都盡數(shù)掉落出來,霍金也險些摔倒。整個過程有些滑稽,所有人都忍不住大笑起來,霍金反應過來也哈哈大笑,他的聲音總是很洪亮。
約翰·漢弗萊還有一個名叫珍娜的女兒,為了讓這幾個孩子相處得更加融洽,他買來了一張唱片,并配合著一本學習舞蹈的書,讓孩子們學習跳舞。霍金的年紀比西蒙和珍娜要大,所以他也很自覺地擔任起了“教導者”的角色。霍金很喜歡跳舞,也有一定的天賦,他也很認真地教西蒙和珍娜。因為他的嚴謹,他總是認為跳舞的時候要穿西裝打領(lǐng)帶,西蒙和珍娜也認為這沒有什么不妥,反而感覺霍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很認真。
因為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要想獲得獎學金就必須加倍努力,所以在備戰(zhàn)高考的那段時間,霍金開始拼命學習。原本和西蒙他們練習得很頻繁的跳舞,也由于霍金的學習而被無限推遲了。
牛津大學的入學考試并不簡單,雖然只有五門科目,但每一科的考試時間是兩個半小時,加起來就是12個半小時,所以需要考兩天。這兩天對霍金來說就是折磨,因為他認為自己考得糟糕透了。
考完之后的等待過程最為煎熬,考試的結(jié)果會在考生的中學有所公示,霍金每天都會來到圣奧爾本斯中學,焦急地等待結(jié)果。然而整整10天過去了,考試結(jié)果還是杳無音訊,霍金開始失望了,他認為自己一定沒有被錄取,所以情緒也一天天低落下來。然而就在他將要放棄的時候,一個牛津大學的面試通知傳到了霍金的手中,霍金激動萬分,這就說明自己通過了筆試,很有可能會被牛津大學錄取。
霍金懷著忐忑的心去參加面試,然而在面試過程中,主考官并沒有和霍金交談,而是不斷地和其他考生進行交流,這令霍金的感覺很不好。他認為,這次一定沒有希望了。
然而霍金似乎得到了命運的眷顧,不久之后,他便接到了牛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并且學校提供獎學金。這似乎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原本目的的實現(xiàn),使得霍金把整個過程中遭受的所有焦慮、失望和不安一掃而光。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伯曼教授因為弗蘭克的行為,曾經(jīng)打算取消霍金獲得獎學金的資格,但是霍金這次超常發(fā)揮,成績異常地好,尤其是物理。就連最沒有把握的科目,也達到了百分制95分的成績,所以,可以說獎學金是霍金憑借自己的實力獲得的。
用賽艇擊退百無聊賴
1959年10月1日,霍金正式成為牛津大學的學生。但霍金的大學生活一開始卻并不快樂,甚至可以說是孤獨中的百無聊賴。
霍金剛剛進入牛津的不適應和面對校園氛圍的不愉快,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牛津大學作為英國的文化學府,能夠進入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私立中學,他們在社會背景和家庭出身上似乎都彌漫著一層貴族特色,表現(xiàn)在具體事例上就是牛津大學存在較為明顯的階級性?;艚痣m然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但是卻沒有任何社會背景或是資金支持,身邊同學的口袋中總有花不完的錢,他們對吃穿住行很是講究,霍金在他們面前,總是略顯“寒酸”。因此,霍金總是感覺自己與他們不是一個世界里的人。他無法融入他們之中,所以,無形之中就把自己孤立了。
其次,霍金當時只有17歲,年齡上比周圍的同學要小一兩歲。由于年齡稍大,他的很多同學都服過兵役,年齡差讓他從一開始就與同學們格格不入。
最后,原本就與其他人“隔斷”開來的霍金,在學習上也被隔離了——當時在大學學院學習物理的學生加上霍金,只有4個人,其他三人是德里克·波內(nèi)伊、戈登·貝利、理查德·布萊恩。這個圈子太小,他們很難走進別人的圈子,但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這四位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一起起居,互相照管,竟成了校園中一道奇特的風景。
面對這樣缺少朋友的孤獨和課程松散的百無聊賴,霍金決定要改變現(xiàn)階段的境況,他想要多結(jié)識一些人,多經(jīng)歷一些事,這樣才不枉費來到牛津大學。于是霍金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找到了一種消遣方式,那是他較為有興趣的一項運動——賽艇。
牛津大學的賽艇隊成立于1892年,而經(jīng)過100多年的成長發(fā)展,如今已在世界都小有名氣,甚至還成為名校之間進行交流的橋梁——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在泰晤士河上舉行賽艇友誼賽。
兩所名校之間的賽艇友誼賽是一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原本是學校之內(nèi)各個學院之間的比賽,后來英國著名詩人威廉·沃茲沃斯突發(fā)奇想,以身在牛津讀書的侄子查爾斯·沃茲沃斯的名義給自己在劍橋的學生查爾斯·梅里瓦勒下了一封八人賽艇挑戰(zhàn)書,地點是泰晤士河。自此之后,賽艇友誼賽的傳統(tǒng)便流傳了下來。
賽艇友誼賽是以挑戰(zhàn)的形式進行,上一年輸了的團隊就成為今年的挑戰(zhàn)團隊。從開始比賽以來,兩所名校一共進行過150多場比賽,而牛津勝了70多場,劍橋則勝了80多場。
每年的三、四月份,兩所名校的賽艇團隊就會在泰晤士河逆流而上,歷程4.5英里,到達摩特雷克鎮(zhèn)。牛津大學的團隊穿著深藍色隊服,劍橋大學的穿著淺藍色隊服,河岸兩旁圍觀鼓勁的觀眾則穿著自己所支持的團隊的隊服。名校相對,關(guān)乎榮譽,所以兩校都非常重視這項運動,在校內(nèi)的訓練也是較為嚴格的。
霍金剛剛加入賽艇隊的時候,一位名叫戴維·費爾津的隊員看到一位個子矮小的人并沒有穿他們的隊服,卻站在了他們中間,便向旁邊的隊友打聽:“這個人是誰?”
“斯蒂芬·威廉·霍金,物理系二年級的學生,是我們新來的舵手?!?/p>
在賽艇運動中,槳手一般是體格健壯的男子,而舵手則需要一個個子小、體重輕的男子擔任,于是霍金和戈登·貝利都被招為了舵手。戴維打量著霍金,而另一個人則說道:“聽說他很是聰明,但看起來總像個花花公子,你覺得呢?”
戴維之前對霍金沒有過任何了解,但也許在校園里見過。就這樣,霍金成為賽艇隊的一員,并且擔任舵手,他有著洪亮的聲音,這正是他作為舵手的優(yōu)勢。
2月份的春季比賽和夏季學期末與劍橋大學的比賽漸漸臨近,賽艇隊一直在加緊練習,大家雖然非常努力,但是心中卻明白自己勝出的概率很小。團隊中,只有霍金的熱情最為高漲,他堅信他們的團隊可以勝出,在練習的時候總是很賣力地指揮,這令隊友們很是欽佩,他們的賽艇教練諾曼·狄克斯也總是夸贊霍金:“霍金是一個很不錯的舵手。”
比賽開始了,第一場由于霍金的失誤,他們的團隊在剛出發(fā)時勾住了韁繩而偏離了規(guī)定航線,因此被取消了比賽資格。大家相互鼓勵,下一場一定再接再厲。賽艇的比賽河道非常狹窄,這就使得所有比賽的賽艇必須通過互相撞擊,來“擠”出一條路,這次霍金所在的團隊一鼓作氣,撞開了好幾艘賽艇,大家奮力劃到了終點,但賽艇也被撞得有些變形,隊員們也都累得精疲力竭。而到了后面的比賽,隊員們?yōu)榱瞬辉倌敲磩诶?,竟然想出了一個驚人的辦法——故意撞擊旁邊的賽艇,以求盡快退出。
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終的結(jié)果卻沒能像霍金所堅信的那樣,而是劍橋大學勝出了。但是比賽終歸是比賽,這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對他們來說,開心才是最重要的。比賽結(jié)束之后,大家便會聚在一起狂歡輕松一下,大多數(shù)時候會喝一些麥酒。勝出的團隊是在慶祝,而失敗的團隊則是相互安慰,在整個宴會之上,祝酒詞與敬酒儀式不斷,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在霍金看來,這就是一個沒有任何隔閡、階級和分隔的大家庭,霍金喜歡這樣的氛圍,他似乎從百無聊賴中走了出來。在這之后,霍金經(jīng)常和賽艇隊的隊員們一起交流,整個人也活潑了不少,開始變得開朗熱情。霍金2歲半的時候,父母就想到了以社交活動來塑造他的開朗性格,不想真正付諸實踐卻是17年后的1961年了。
毫不費力取得優(yōu)異成績
霍金就讀牛津大學的那段時間,牛津大學正流行著一股并不正常的風氣。作為一所著名的學府,學風應該是積極向上,為其他大學做表率的,但是那時的牛津卻彌漫著一股對社會不滿而抗拒的消極之風,因此學生們普遍不會用功讀書,甚至還劃分出了等級:第一類是從來不用功讀書,但是可以毫不費力地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第二類是承認自己的成績很差,然后拿一個最差成績的學生;第三類卻是所有同學都“看不起”的“灰人”——通過用功讀書而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這樣的等級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也不過是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使然。
而霍金向來不喜歡學習,而且懶散慣了,甚至還經(jīng)常逃課,但他卻總能輕而易舉地獲得不錯的成績,于是在同學們眼中,他自然而然地成了第一類學生。
霍金對物理似乎有著獨特的天賦,在他看來,在課堂上學習的內(nèi)容,就像是中學早已學過的一樣,他從來不會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去學習,有時連課也懶得上。他認為大學時代的物理課程是非常簡單的,課也沒有必要上,一周之內(nèi)有上一兩次輔導,只要記住幾個公式就可以通過考試。這不是霍金的狂妄自大,他確實也是這么做的,并且真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在一次物理課上,伯曼教授曾經(jīng)給霍金他們四人留了13道有關(guān)電磁力學的課后習題,這13道習題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所以伯曼教授給了他們一周的時間,讓他們盡可能多地解答。伯曼教授還把德里克和理查德分為一組,霍金和戈登分為一組,意在讓他們互相商量作答。接下來,德里克和理查德埋頭于題海,用了整整一星期才解出一道完整的題目,第二道題目只解出了一半,就解不下去了。而戈登堅持靠自己的能力解答這些題目,結(jié)果費盡心力也只解出了一道題。而霍金卻沒有把這些習題放在眼里,他一向不喜歡做課后作業(yè)。
一個星期過去了,戈登他們要去上課了,看到霍金沒有出門的意思,便問了一句:“霍金,你做了幾道習題啊?”
霍金抬起頭來回答說:“習題啊?我還沒有做。”
“你最好做一下吧,還是挺難的。不去上課嗎?”
“今天就不去了,你們?nèi)グ伞!?/p>
三位同學出門之后,霍金放下手中的科幻小說,翻出上周的習題開始做。
三位同學下課回來,看到霍金正在做習題,便問道:“霍金,你做出了幾道?伯曼教授今天把電磁力學剩下的部分講完了,這13道習題要在下節(jié)課上講?!?/p>
“這樣啊,不過我只來得及做出了10道題?!?/p>
戈登他們一聽,頓時愣了一下,接著就哈哈大笑起來:“10道題?霍金,你在吹牛吧!這些題這么難,我們合起來用一周的時間才解出了兩道半,你才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能解出10道嗎?”
霍金有些疑惑地說:“是嗎?可我確實解出了10道題……”
這時,大家才意識到霍金說的是真的。德里克也感嘆道:“我們和霍金不僅不在一個層面上,而且有著天壤之別?!?/p>
霍金在學習上總是很懶散,這一點伯曼教授也看得出來,但是他也看到了霍金絕頂聰明的一面,并且對霍金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我那個時候教過大約30個學生,他顯然是我教過的學生當中最聰明的。其實他最后的考試并不比其他學生都好,當然考得好的學生不僅聰明,而且非常用功?;艚鹚粌H聰明,我甚至認為他不能用聰明來衡量。按照學習的正常標準,不能說他非常用功,顯然他并沒有這樣做,但是這樣做對他來說也是沒有必要的……我想我對他真正的作用只是監(jiān)督他學習物理的進度,我無法自夸自己曾經(jīng)教過他任何東西。”
霍金學習物理的進度已經(jīng)遠遠領(lǐng)先于當前他接受的教育水平了,他看了太多的教科書,以至于對這些教科書內(nèi)容的有效性和正確性產(chǎn)生了懷疑。當時教授霍金物理課程的導師還有一位名叫帕德里克·森德斯的初級研究員,在上完一節(jié)統(tǒng)計物理課之后,為他們指定了一本參考教材,并且指定了課后習題?;艚鹂戳丝茨菐椎懒曨},卻當眾表示自己拒絕做這幾道習題,這令森德斯很是吃驚,也使得戈登他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還好森德斯知道霍金是一個有想法的學生,他并沒有因此而生氣,而是詢問霍金為何會這么做。結(jié)果霍金拿起那本參考書,用20分鐘的時間講述了里面存在的錯誤,這令森德斯有了一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寬慰和自豪。接下來,森德斯和霍金就一起討論了這些錯誤,森德斯感嘆道:“霍金對于課程的了解比我都要多?!?/p>
而霍金對大學物理課程的認識則是:“根本不算一回事?!?/p>
霍金當時進入牛津大學的時候獲得了獎學金,算是公費入學,而公費入學的學生有義務在大學二年級期末的時候參加大學物理獎競賽,與他同年的其他學院的物理系學生也都參加了,可以說競爭很激烈,所以大家都在積極準備作戰(zhàn)??苫艚饏s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別人都在圖書館、教室捧著物理資料辛苦研讀,霍金卻來到操場的陰涼處若無其事地翻看科幻小說。比賽開始了,霍金毫無任何準備地走進了賽場,結(jié)果這位付出最少努力的參賽者,卻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并且獲得了一張價值50英鎊的布萊克韋爾圖書禮券。
有些人在某些領(lǐng)域,天生就是天才。霍金之所以能夠毫不費力地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并不是因為這些知識他早就掌握于心,而是因為他學習的進度從來都沒有停下來。在一個環(huán)境當中,知識有它一定的范圍,但人的學習進度是可以超越這個范圍的。霍金對于物理的修習進度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大學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所以他取得可觀的成績可以做到毫不費力。
大學期間的荒唐事
作為老師、同學眼中的“聰明”學生,霍金應該算不上是一個“好學生”,在大學期間,霍金還做過很多較為荒唐的事情?;蛟S是大學之內(nèi)的學習生活比較輕松,或許是他懶散慣了,所以才形成了一個“隨心所欲”的行事作風。也許對霍金而言,這樣的大學生活,才稱得上是了無遺憾吧。
大學學院的物理系只有霍金和德里克·波內(nèi)伊、戈登·貝利、理查德·布萊恩四人,他們也就理所應當?shù)刈≡诹送婚g宿舍。在其他三人眼中,霍金經(jīng)常逃課,早晨總是起得很晚,所以他從來不吃早飯。
逃課和不吃早飯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講,倒也算不上稀奇,但接下來的一件事卻讓德里克和戈登深感荒唐。兩人吃過晚飯還是像往常一樣回到宿舍,想找霍金去健身館,可卻看到霍金一個人坐在一個矮凳上,身旁擺著一整箱啤酒,左側(cè)是三瓶已經(jīng)喝空了的酒瓶,左手拿著半瓶正在仰著頭喝,右手卻伸向了啤酒箱又拿起了一瓶,看樣子是要把這一箱啤酒都喝完一樣。
德里克和戈登看到這番景象,不由得愣在了當場,他們不清楚發(fā)生了什么事,但是他們知道當時的霍金只有17歲,還沒有達到出入酒吧的年齡,也就是說,他不該這樣飲酒。就在二人發(fā)愣的時段,霍金的第五瓶酒也只剩下一半了,兩人連忙趕過來攔下霍金,問他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可是霍金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過了一會兒,霍金在酒精的作用下沉沉睡去,兩人將他安置好以后,都露出了無奈的苦笑。
霍金一開始有一段孤獨的經(jīng)歷,這才荒唐到要“借酒消愁”,然而后來通過在賽艇隊中的生活,他整個人就變得開朗活潑了,同時也不可救藥地迷上了賽艇。當時霍金和戈登每天下午都會去練習賽艇,但有件事一直橫在他們兩人面前——大學學院物理系規(guī)定,每一周,學生要拿出三天的時間到實驗室做實驗,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并且要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每位學生都必須去,不允許逃課。
然而每周之中有六天的下午需要在練習賽艇中度過,所以在一定的時間段內(nèi),無法同時完成兩件事,這時候就要有所取舍。于是,物理課程的實驗課程被他們舍去了,每當?shù)搅讼挛缧枰鰧嶒灥臅r間,就從來見不到霍金和戈登的身影。
但是,試驗報告照樣還是要完成,這就需要霍金和戈登多花一些工夫了,他們只是在上午的時候來到實驗室做實驗,然后盡心盡力地完成實驗報告,并且力求實驗報告看起來是按部就班,然后做出大量的數(shù)據(jù)分析,這樣就不算是欺騙老師了。
雖然霍金的行為并不符合規(guī)定,但是他確實完成了學習任務,只不過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了更為全面的事情?;蛟S,聰明的學生面對他們所擅長的知識,不用花費太長的時間,也一定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
在賽艇隊的日子,是霍金非??鞓返臅r光,然而太過隨心所欲往往也會引來過頭的舉動,從而做出荒唐的事情。聚會、狂歡、喝大量的麥酒以及很晚回宿舍,然后在路上大聲唱著斷斷續(xù)續(xù)的高亢的歌,這似乎成了霍金和隊友們的生活方式。這些放肆的快樂一旦太過就容易頭腦發(fā)熱,然后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這一次,霍金和一位朋友喝的麥酒有點多了,他們在回宿舍的路上開始暢談理想,并打算干出一番大事業(yè)。于是,這兩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便開始謀劃做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借著酒勁,兩人拿了一桶油漆,一把刷子,一根繩子,來到了一座人行橋上。他們用繩子系著一塊木板,掛到橋的欄桿下面,然后小心翼翼地踩上去,盡量保持身體平衡,現(xiàn)在他們面前是橋的側(cè)面了,霍金用刷子蘸上油漆,然后在橋面上寫下了“全力支持自由黨”的字樣,想到明天一早所有過路的人都會看到這一“杰作”,他們就忍不住竊喜。
然而,當霍金寫完最后一個字母的時候,一束光線朝這邊照了過來,接著就是警察的喊聲:“你們在干什么?”
霍金和朋友頓時嚇得酒醒了大半,連忙跳到了橋面上,朋友反應迅速,從河岸的另一面逃離了。而霍金由于行動不太靈活,被巡邏的警察逮了個正著,他手里還拿著油漆和刷子,非常尷尬地站在警察面前。
警察了解到這是一出大學生的惡作劇,也并沒有過多為難他,只是帶到警察局批評教育了一番。然而這件事卻深深印在了霍金的心里,從那以后,霍金再也不敢做挑戰(zhàn)法律的事情了。
賽艇隊的隊友說霍金是一個“冒險型的舵手”,他在指揮賽艇的時候,往往是“膽大妄為”,槳手們永遠也不知道和霍金這位舵手出艇會闖出什么禍來。
霍金并不喜歡學習,每天用來學習的時間也很有限,對于三年的大學生活,他自己是這樣評價的:
“牛津大學物理課程的安排異常寬松,學生想要逃避用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在求學期間沒有任何考試,除了一開始的入學考試和畢業(yè)時的離??荚?,其余時間,我感覺自己就在邋遢度日。我曾經(jīng)計算過,我在牛津上了三年大學,總共才學習了1000個小時,平均下來,也就是每天只有1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這不是為了不用用功而驕傲,只是在陳述當時的情況而已。當時的我和我的同學一樣,都處在一種百無聊賴的狀態(tài),都認為沒有什么是可以值得爭取的?!?/p>
最后的畢業(yè)考臨近了,這個時候霍金才感受到了壓力,他認識到自己應該多留出一些時間來學習了,于是他把原來的一天學習1小時增加到了一天學習3小時。這樣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面對畢業(yè)考試,3個小時也不長,但在霍金眼里,“3個小時”是要用驚嘆的語氣來說的。
要應付畢業(yè)考試,單靠聰明是無法通過的,因為考題會有一定的形式化,雖然那在霍金看來“一點用處都沒有”。臨時抱佛腳的霍金復習起來也是有章法可依的,他平日里學習沒怎么用心,是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復習完所有課程的,所以他找到了一個竅門:挑選可以憑直覺回答的理論性強的題目,避開需要死記硬背的題目。
霍金已經(jīng)申請了劍橋大學宇宙學博士學位,投身到弗雷德·霍伊爾導師門下做研究。而只有獲得此次畢業(yè)考的“第一等榮譽學位”才有資格前去深造,霍金明白這并不容易。
畢業(yè)考試共有四天,前三天霍金發(fā)揮得還算不錯,但第三天晚上他卻失眠了,因為緊張而失眠了,三年來,他第一次感到緊張。
晚上睡不好,就意味著第二天會沒有精神,所以等到考試結(jié)束后,霍金隱隱覺得自己可能與一等無緣了。而面臨畢業(yè),昔日朝夕相處的同學和老師也就各奔東西了??纪暝囍?,霍金和他的朋友們?nèi)ネ赐纯炜斓貞c祝了一番,即將畢業(yè)的學生都在用酒精沖淡畢業(yè)的離情。
畢業(yè)考試還有一場面試,可以說,這場面試決定了霍金今后的人生道路?;艚鹬雷约旱某煽兘橛谝坏群投戎g,所以他竟然放下了“聽天由命”般的“狠話”給面試官:“如果你們給我一等榮譽學位,我就去劍橋;如果是二等,我就留在牛津。”
牛津大學為畢業(yè)生提供了一些福利,其中就有資助畢業(yè)旅行費用,于是霍金決定去畢業(yè)旅行。其實,學校的資助并不多,而霍金卻天真地認為去的地方越遠,學校給的資助就越多。于是霍金決定去伊朗。聽到這個消息,霍金的父母吃了一驚,霍金此時不過是一個20歲的小青年,怎么有能力去那么遠的地方旅行?然而霍金去意已決,并且向父母保證每一段行程都會寫信向父母報平安。打點好行李之后,便和幾位同學結(jié)伴出發(fā)了。
然而返回的過程卻充滿了艱辛,霍金在途中大病了一場,一開始是腹瀉,然而由于汽車的急剎車,他從后座被摔倒了前座,導致一側(cè)肋骨斷裂?;艚鹁瓦@樣昏昏沉沉地在顛簸的返程途中漸漸康復,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回經(jīng)大不里士的時候,附近的保因扎赫拉發(fā)生了7.1級大地震,當時死傷了一萬兩千多人,而霍金和朋友們因為不懂得當?shù)氐恼Z言,再加上車內(nèi)顛簸得厲害,所以他們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地震發(fā)生的時候,他們正處在靠近震中的地方,竟然能夠安然無恙,這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就在地震發(fā)生的當天,伊莎貝爾接到了霍金的平安信,他們知道霍金身處震區(qū),內(nèi)心焦急而無助,好在他平安無恙地回來了。
霍金的面試結(jié)果出來了,他如愿獲得了一等榮譽學位,可以進入劍橋大學深造,那里有他神往的宇宙學,宇宙之王的探索之路就要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