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木蘭辭 作者:葉露盈 著


馬伯庸

在中國古代民間傳說里,花木蘭大概是最具現(xiàn)代感的一位女性。

仔細想想。當祝英臺在榻邊哀鳴著梁山伯的名字,當織女和孟姜女面對著永隔的夫君哭泣,當龍女嬌羞地求柳毅去送信,當崔鶯鶯派紅娘去偷看張生時,花木蘭卻代替自己的父親,踏上了征伐的征途。

按照傳統(tǒng)套路,花木蘭應該是公開招親,招來一個愿替父從軍的壯士為夫,再把夫君送上戰(zhàn)場。等到夫君得勝歸來,封侯拜將,她再相夫教子,贏得一片孝順、賢惠的喝彩。但花木蘭并沒有這么做,她顯然不愿意依附別人來獲得幸福,一切都該自己去爭取。一個獨立、堅定、擁有強大內(nèi)心世界的女子形象躍然紙上。

更難得的是,《木蘭辭》對花木蘭的刻畫,并不止于她的“男性化”。在整個故事的結(jié)尾,有一段描寫:“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边@段描寫太美了,極有畫面感,我們幾乎可以在腦海里還原出當時的情景。請大家注意一個細節(jié)。前面的辭句里,木蘭的代稱要么是“女”,要么是“木蘭”,但在這里,她卻連用了四個“我”。注意,不是誰的孝順女兒,也不是誰的伙伴,單純是“我”希望做這些事情。這是一種與社會屬性無關(guān)、真正屬于自我內(nèi)心的渴望。如果浮士德在旁邊的話,大概也會驚呼一聲:“多么美好啊,請讓我停留一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