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夏原吉

人物中國·明清(前期) 作者:《人物中國》編委會 編


第6章 夏原吉

冰雪節(jié)操

夏原吉

Xia Yuanji(1367~1430)

一生清操如冰雪五世勵節(jié)似蒼松——后人為夏原吉寫的楹聯(lián)

夏原吉,明朝大臣。字維喆。江西德興人。幼年隨父定居湘陰。早孤。后被鄉(xiāng)薦入太學﹐選入皇宮寫典章制度﹐由于其行為正派、為人謹慎而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授戶部主事。建文元年(1399)﹐升戶部右侍郎。次年﹐為采訪使﹐巡視福建。后移駐蘄州(今湖北蘄春南)。明成祖即位初﹐任戶部左侍郎﹐后升任尚書﹐與吏部尚書蹇義等詳定賦役等制。永樂元年(1403)﹐奉命疏浚吳淞江﹐永樂三年﹐召還掌戶部尚書部事。以理財見長。此后﹐長期留輔皇太孫于北京。宣德元年(1426)﹐高煦之亂爆發(fā)﹐力請宣宗親征平叛。宣德三年﹐以年高輟部務﹐專與閣臣參決重大政務。宣德五年卒。受贈太師,謚忠靖。仁﹑宣之世﹐與吏部尚書蹇義﹑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同心輔政﹐為二帝所倚重。史稱其“為官尤持大體﹐有古大臣風烈”。有《夏忠靖集》六卷并附錄一卷傳世。

江南治水

夏原吉幼時,父親去世,孤兒寡母,生活非常艱難。他發(fā)奮學習,獲得良好的社會聲望,洪武中被舉薦到太學學習。朱元璋選太學生充實朝廷,夏原吉被選中,分工抄寫朝廷有關的文件。同去的太學生不以為然,嬉笑喧鬧,而夏原吉則一絲不茍,正襟危坐,其舉動受到朱元璋的賞識,被提升為戶部主事。夏原吉到戶部任職后,兢兢業(yè)業(yè),把復雜的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受到尚書郁新的關注,在戶部站穩(wěn)了腳跟。建文帝時期,他順利地升遷為戶部右侍郎。

朱棣即位后,夏原吉又被提升為戶部左侍郎。有人向朱棣挑撥離間,說夏原吉在建文時做官,不可信用。朱棣置之不理,永樂元年(1403),派他赴江南浙西治水,委以重任。

當時,浙西發(fā)大水,有關部門治理無效。夏原吉到浙西后,“請循(大)禹三江入海故跡,吳淞下流,上接太湖,而度地為閘,以時蓄泄”,得到批準。治水期間,十余萬人治水,他親自上陣,布衣徒步、日夜操勞,即使是在盛暑烈日之下,也不令仆人張蓋遮陽,他說:“民勞,吾何忍獨適。”真正做到了與民同甘共苦。歷時三年,疏浚吳淞江下流,上接太湖,并因地建閘,用來蓄水或泄水,治好了水患。后浙西大饑,他又奉命賑濟,向百姓發(fā)放救災糧三十萬石,救活一大批饑民,并鼓勵百姓恢復生產。當時有人提出,增加百姓種植水退游田的賦稅,使政府多得收入。夏原吉上疏朝廷,力陳其弊,請求放棄此議。明成祖采納了他的建議,使災民生計更有了保障。大臣姚廣孝視察浙西回京,盛贊夏原吉為“古之遺愛”。

反對勞師遠征

永樂十九年(1421)秋天,明成祖朱棣想大舉北征,并組織第三次親征。召夏原吉問儲備多寡,他如實回答:前兩次出征都失利了,軍馬和糧食儲備喪失了十之八九;加上災荒年景,國家財政是內外交困呀!更何況陛下您身體也不好。還得休養(yǎng),希望您別御駕親征了。夏原吉堅持從國家的財政實際狀況出發(fā),反對不正確的決策,不惜觸怒朱棣。明成祖因眾臣都反對出兵,大怒,將夏原吉投入內監(jiān),并令籍沒其家產。

明成祖執(zhí)意北征,不久,卻一病不起,臨終,想起夏原吉的勸阻,對左右說:“原吉愛我!”成祖死后,太子奔向囚所,向夏原吉哭告噩耗,令他出獄,恢復官職。他拋開被囚冤怨情結,輔佐太子(仁宗朱高熾)穩(wěn)定局勢,并奏請賑饑荒、省賦役、節(jié)用度。仁宗一一聽從.并晉封他為少保兼太子少傅、尚書,領取三個職務的俸祿,夏原吉堅辭不受。

廉潔自守

夏原吉被逮下獄后,家被抄沒,家中除皇帝的賜鈔外,只有幾件布衣、瓦器。夏原吉對明初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本人卻廉潔自守,生活非常儉樸。他的弟弟到北京看望他,臨走時,夏原吉只送給弟弟二石米。朱棣見到東西太少,覺得奇怪,夏原吉回答說:“臣所遺俸已寄之,無以為贈。”朱棣過意不去,又賞賜了幾匹好布。宣宗朱瞻基率軍北巡,夏原吉隨行,朱瞻基拿出夏原吉的干糧品嘗,結果難以下咽,朱瞻基過意不去,賞賜給他一些為高官們特制的食品。

顧大局識大體

夏原吉還是一個難得的顧大局識大體的人物。朱棣在位期間,他經常被秘密召見,討論國家大事,但對于討論的情況絕不外傳。一次他和幾個同事雪夜飲酒后回家,路過禁門,有人主張直接通過,夏原吉認為不可,即使沒人監(jiān)督也要依禮而行。朱棣遷都北京,贊成與反對者形成對立的陣營,鬧得不可開交。夏原吉深感不安。為保證遷都之初的政治穩(wěn)定,他主動承擔責任,使矛盾緩和下來。朱瞻基即位之初,漢王朱高煦發(fā)動叛亂,夏原吉和楊榮等人力主皇帝御駕親征,結果叛亂很快被平定。

夏原吉為人還非常大度,有雅量,“同列有善,即采納之。或有小過,必為之掩覆”。平江伯陳瑄非常討厭他,早年曾想殺他,他卻不念舊怨,贊賞其才能,力薦他去督理漕運。禮部尚書呂震曾在背后誣陷他,但當呂震為自己的兒子討官時,夏原吉卻為之力爭。他的仆人不小心污損了皇帝所賜的金織衣服,他告訴仆人,臟了可洗,不必害怕。有一次仆人不小心污損了朝廷的文件,請求賜死,夏原吉卻主動承擔責任向皇帝請罪。山東唐賽兒領導的起義被鎮(zhèn)壓后,三千多人被俘,夏原吉卻請求朱棣寬恕他們,結果這些人沒被殺害。他遇事出以公心,不計個人恩怨,以德報怨,胸懷無涯。史稱其“有古大臣風烈”。

宣德五年(1430),夏原吉去世,朱瞻基封他為太師,謚號忠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