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望舒詩文集

戴望舒詩文集 作者:戴望舒 著


戴望舒詩文集

“戴望舒在新月詩風疲敝之際,李金發(fā)詩才枯澀之余,從法國初期象征詩人那里得來了很大的影響,寫出了他的新鮮的自由詩,在他個人是相當?shù)某晒Γ谥袊妷窃斐闪艘环N新的風格?!?/p>

——施蟄存

戴望舒(1905—1950)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詩壇的重要詩人之一,是中國現(xiàn)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早年就讀于上海大學、震旦大學,曾因宣傳革命被捕。無論理論還是創(chuàng)作實踐,都對中國新詩的發(fā)展產(chǎn)生過相當大的影響。因為《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被稱為“雨巷詩人”。

望舒這個名字出自《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焙x是上天入地,漫游求索,乘坐龍馬拉著的車子,前面由月神望舒代為開路,后面有風神飛廉跟隨。望舒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為月亮駕車的天神,美麗溫柔,純潔幽雅,后世用作月亮的代稱。取名“望舒”,含義就是迎取光明。戴望舒的一生也人如其名,一直都在追尋著光明。

其詩集主要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戴望舒詩集》,另有譯著等數(shù)十種。

戴望舒還是一位成就斐然的翻譯家,先后翻譯了雨果、魏爾倫、果爾蒙、保爾·福爾、耶麥、比也爾·核佛爾第、蘇佩維艾爾、瓦雷里、阿波里奈爾、艾呂亞、波特萊爾等多位詩人的大量詩作。

戴望舒的詩歌作品數(shù)量不多,多半是短詩。但在藝術層面上,有著極高的成就與獨特的魅力。他的詩歌包含了多種思想藝術氣質(zhì),都顯示著或指引著新詩的發(fā)展與流變的種種動向。戴望舒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yǎng),同時采擷了西方現(xiàn)代派的表現(xiàn)手法,最終走上了詠唱現(xiàn)實之路,形成了自己詩歌的獨特風格。他的詩作創(chuàng)造了意蘊內(nèi)涵的朦朧美,尤其是在意象的組合上,講究和諧一致,所以給人一種張弛有度的流動美感。

戴望舒打破了傳統(tǒng)格律詩的樊籠,以自由的散文化手法表達感情,使詩歌顯得更為樸素、自然、親切。經(jīng)常采用精短簡單的句子,卻在詞句當中形成一種千回百轉的情愫,使讀者感受到詩句中內(nèi)在情緒的不斷流動,給讀者以豐富的回味與想象的空間。

本書精選了戴望舒的代表性詩作、譯詩及部分散文、文學評論,基本涵蓋了戴望舒作品的精華,不但有助于了解戴望舒的作品與寫作特點,還有助于對國外的多位著名詩人的作品形成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從中感受到詩的魅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