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日記
離開東京以后,我在這豪華的茶室里,首次體味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旅愁。
光悅寺[1]
光悅寺正殿旁的松林中坐落著兩間小屋。這兩間屋子都神秘地關門閉戶,不像是倉庫之類。不僅不像,其中一間還掛著大倉喜八郎[2]寫的匾額。我叫住帶領我參觀的小林雨郊問:“這是什么地方?”他回答:“這是光悅會[3]建的茶室?!?/span>
我頓時覺得索然無味,這個光悅會真是無聊至極。
“那幫人該不會覺得比光悅大師更了不起吧?”
小林君聽了我的毒舌后,笑嘻嘻地說:“自從這茶室蓋好之后,鷹峰和鷲峰相連的樣子就看不見了。有這閑工夫還不如把那片雜樹林伐掉,這樣還更省事一些?!?/span>
望向小林君用洋傘指示的方向,果不其然,初夏的樹林有些雜亂無章,樹梢陰森森地伸展著,遮擋住了鷹峰左麓。如果沒了那片樹林,不僅能看清山的樣貌,就連在對面日光下閃耀著的大片竹林也能盡收眼底。果真如他所言,比起大肆興建茶室,伐掉樹林反而要輕松有趣得多。
其后住持讓我們到客廳去,觀賞他珍藏的寶物。其中之一是一幅大約八寸[4]見方的小畫軸,在縱橫交錯的銀色桔梗與金色芒草之上,還龍飛鳳舞地寫著一首和歌,芒葉垂落的姿態(tài)畫得很有趣味。小林君是這方面的專家,住持把畫軸掛在壁龕旁的支柱上后,他就嘴里不停地贊道:“真美,這銀粉也烙得恰到好處!”我叼著敷島[5],原本有點悶悶不樂,但見了這幅畫,立刻覺得心平氣和了。
過了一會兒后,住持轉向小林君道:“再過不久,我們這還會再建一間茶室。”
小林君似乎也有些驚訝:“又是光悅會嗎?”
“不是,這次是以個人的名義籌建的?!?/span>
剛剛緩解的燥郁心情此時又變得有點奇怪了。到了眼下的局勢,這些人到底把光悅大師當成什么了?把光悅寺當成什么了?把鷹峰當成什么了,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們這么想建茶室的話,不如多買些茶屋四郎次郎[6]的老宅邸,或者是哪里的麥田,盡情地修建茶室吧。茶室的屋檐下全都掛上匾額和燈籠。如此一來,我也不用特意跑來光悅寺了。沒錯,誰稀罕來呢?
我們離開后,小林君說:“咱們來得還正是時候。如果再多蓋幾間茶室就更不像話了?!?/span>我仔細想想,我們來訪的時機的確挑得很不錯。但是我覺得還是很遺憾,如果我能在一間茶室都沒蓋前來,豈不更好?我?guī)е@點悶悶不樂,和小林君一起走出光悅寺后方那孤寂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