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花果山閑話 作者:金道賦


1

早年時候,偶爾看到山水詩祖謝靈運、書圣王羲之和以一曲《廣陵散》相伴訣別人世的嵇康等這些魏晉南北朝風(fēng)流人物故事,不免屢屢亢奮不已,神思遐追。進而,愛屋及烏,不禁對這些文化史上頂尖人物生長的那個時代,尤其云詭波譎、顯得陌生而神秘的西晉王朝萌發(fā)了很大的好奇。

可是,那是讀不到書的時期,溯不能及源,好奇追索卻難以得到詮釋。

孰想,這三四十年地覆天翻慨而慷,國內(nèi)忽然掀起了歷史熱,除了講述離我們最近的君主專制王朝大清的勃起與衰亡情形,往前各朝各代那些事情也競相演義、抖摟了出來,一下子又弄得人目不暇接,將本來還顯得空蕩的頭腦塞得滿滿登登。

可是,在遍覽朱明王朝晦形晦影的詭秘、成吉思汗馳騁歐亞鐵騎的壯觀、萬里江山席卷的劉徹雄勁漢風(fēng)和唐太宗武功文治輝煌成就、橫掃六合一統(tǒng)華夏的嬴政神采時,心里還是有一種缺憾,一份牽掛,驅(qū)之不去舍之不下。并且這份牽掛由于時間的浸泡本已醇釅,如今重新泛起,尤越發(fā)強烈,難以抑制。這當(dāng)然還是早年萌生的那個好奇:司馬氏祖孫三代四人蓄勢謀立的晉庭——這個雖然近于秦、漢,卻讓人感覺阻隔重重十分悠遠,難以抵視,明明統(tǒng)治過整個中國,占據(jù)了歷史長河一段并不算短的距離,偏又朣朦縹緲,撲朔迷離,不易觸摸的王朝到底是個怎樣的情景?

不過,好在現(xiàn)今已經(jīng)不再是“革文化命”的時代,史庫已揭掉封條,禁錮文化的獄墻也已坍塌,我終于可以撥開重重霧障,能夠抵近目標(biāo)去逼視、去諦聽、去感受,了卻久縈于心的那份好奇。于是,我特意選了一個獨處、沉靜,沒有一點外來紛擾的時候,如同一名前往麥加朝覲的虔誠信徒,直奔公元三世紀(jì)下半葉的中國都城洛陽,進入那個時期的中樞,辨識一直顯得暗昧不明的西晉王朝。

豈知,不明尚好。弄明白之后卻好不叫人氣沮!

這是一個怎樣的王朝!本來立朝初期還有些新氣象,一番勵精圖治,曾出現(xiàn)百年未見的華夏一統(tǒng)、“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咸安其業(yè)而樂其事”的太康安定時期。孰料,開國之君轉(zhuǎn)瞬自滿懈怠起來,沉湎享樂,荒廢朝政,助長了奢靡之風(fēng)并以種種失策埋下禍患。特別是其立定的傻兒子接班后,國家隨即變得一團糟:先是太后一門乘勢把持朝政,排擠皇室至親朝廷柱石,結(jié)黨謀私。旋即媳婦又殺婆婆全家,掌控國柄,偷人肆淫,以致牽動司馬家族同室操戈,陷入連年混戰(zhàn),直至殺得天昏地暗,國破家亡,整朝充滿濃重的血腥氣,久久難散,成為中國歷史上讓人最不堪顧望的亂世……

這時,我仿佛被人兜頭澆了一盆冷水!直愣愣地感到驚愕、窒息,不得不竭力穩(wěn)住心律,艱難撐持著,直到慢慢緩過氣來。

至此,我終于醒悟:這個王朝之所以給人一種影影綽綽、云遮霧罩的神秘感,皆因它太糟糕、太晦暗,人們?yōu)楸苊獬休d我這番沉重感受而不愿提及,很少談它使然。

是呀,誰不想借助大漢雄風(fēng)舒展胸臆、張揚豪情、貞觀麗日耀亮雙目、愉悅身心,而甘愿承載難以承載的沉重,讓思想經(jīng)受煎熬?

可是,明白了這些的我還是不能自拔、隨勢,還是擱置不下。原因是西晉王朝雖然很糟糕,很讓人沮喪,但它是中國歷史不可切割的一部分,民族進程中截斬不了的一段,是無法躲讓的。而既是這樣,當(dāng)然就不應(yīng)漠視、避諱,不去觸及它。相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樂觀、樂道往日輝煌的同時,對曾經(jīng)的黑暗倒是更需正視與主動去熟知,并洞悉其所以然,以供鏡戒,不再重蹈覆轍。這或許能夠用常說的那句話來套用一下,“成績不說跑不掉,錯誤不講不得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