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送郭司倉

千家詩賞析 作者:徐有富


送郭司倉

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王昌齡(約690-756),京兆(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舉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開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學宏詞科,授汜水縣(今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尉。開元二十七年(739)貶謫嶺南,次年北歸,出任江寧縣(今屬江蘇南京)丞。后以不拘小節(jié),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尉。他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離開龍標東歸,在亳州(今安徽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害?!杜f唐書·王昌齡傳》稱:“開元、天寶間,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顥、京兆王昌齡、高適、襄陽孟浩然,皆名位不振?!蓖醪g因而也與小官員有著親密的來往?!度圃姟蜂浧湓娝木?,《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其詩四首又四句。

據(jù)《舊唐書·職官志三》可知,司倉是個州級管理倉庫的官員,上州從七品下、中州正八品下、下州從八品下?!端凸緜}》表現(xiàn)了主人對客人依依惜別的深情。

起句扣題寫送別的環(huán)境之美,碧綠的淮河水就映照在門前,主人正在為客人舉行送別的宴會,當時天色尚早,看上去是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

次句寫主人依依惜別的心情。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這頓別宴從白日當空一直吃到夕陽西下。由于時間已晚,客人又喝了不少酒,于是主人便盛情邀請客人留下來。

三句寫客人覺得不便繼續(xù)打擾,堅持要走,于是詩人沿著淮河邊的大堤將客人送了一程又一程,而皎潔的月亮始終伴隨著客人。當然“明月”也寄托了主人的友情,在聽說王昌齡被貶龍標后,李白特地寫了《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表達了同樣的意思?,F(xiàn)代歌詞也有“月亮代表我的心”的說法?!稗颉敝腹俑膶倮?,“良掾”即好官,指郭司倉。

四句寫伴隨著春天的步伐,淮河里的潮水一夜比一夜大。而這一浪高過一浪的春潮不正是主人惜別的情感嗎。首句寫淮河,末句仍然寫淮河,正好達到了首尾呼應的效果。當然這兩句詩也寫出了淮河在白天與夜晚的不同特點。

貫穿這首詩的線索是惜別之情,第一句寫?zhàn)T別客人,第二句寫挽留客人,第三句寫送別客人。第四句寫與客人分手時,大家的惜別之情就像淮河里的春潮一樣洶涌澎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