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韋應物生平前已介紹。據(jù)孫望《韋應物事跡考述》可知,韋應物貞元五年(789)至貞元七年(791)任蘇州刺史,生活優(yōu)裕,心情開朗,有時登眺虎丘,有時漫游靈巖,有時避暑北池,有時閑倚閶門,過著似乎瀟灑自在的士大夫生活。任滿罷職后,他就寄住在蘇州的永定寺里,后來就在蘇州去世了。孫望系此詩于貞元五年(789)秋天,此詩是詩人晚年在蘇州的生活與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
丘二十二即丘丹,嘉興(今浙江嘉興)人,詩人丘為的弟弟。丘丹曾任諸暨(今浙江諸暨)縣令、倉部員外郎、戶部員外郎等官職,后在杭州臨平山學道,與韋應物交往頻繁,《全唐詩》中收丘丹詩十一首,其中有五首為奉和韋應物之作,可見一斑。他的《和韋使君秋夜見寄》就是此詩的和作:“露滴梧葉鳴,秋風桂花發(fā)。中有學仙侶,吹簫弄山月。”題中“員外”乃員外郎的省稱。
前兩句寫自己在涼爽的秋夜,一邊散步,一邊通過吟詠的方式在寫著懷念丘丹的詩篇。這是實寫。屬(zhǔ):適逢。
后兩句寫丘丹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恐怕也未睡覺,正在思念我吧,這是想象,是虛寫。第三句寫夜深人靜,山指丘丹學道的臨平山,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如宋釋道潛《臨平道中》寫道:“風蒲獵獵弄輕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边@是五月白天所見。若秋夜,動物都睡覺了,植物也是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所以用了一個“空”字,恰到好處地說明了這一點?!八勺勇洹笨胺Q神來之筆,因為松子很輕,也不大,松子掉落是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的,晚上當然更看不見松子掉落,只有在一點聲音都沒有的情況下,才能聽到松子掉落所產(chǎn)生的聲音。換句話說,“山空松子落”極其高明地寫出臨平山安靜到了極點。這句詩雖然出自想象,但是詩人顯然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也是對生活經(jīng)驗提煉的結(jié)果。第四句寫丘丹也在想念自己?!坝娜恕保河臈谏搅种械娜?,指丘丹,因為他正在潛心學道。這句詩妙在“應未眠”三字未寫具體的內(nèi)容,從而為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如果我們將韋應物和丘丹的這兩首贈答詩加以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韋應物的詩寫秋夜之靜,僅“山空松子落”一句,就將靜寫得恰到好處;丘丹的詩寫動,露滴梧葉,桂花飄香,仙侶吹簫,山月高照,秋風習習。作為一個學道之人,在秋天的深夜,內(nèi)心卻如此喧鬧,實在有點不合時宜。因為只有心靜,所見景物才是靜的;同樣因為心動,所見景物才是動的。所以韋應物的詩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而丘丹的詩卻難以選入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