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七年 二十歲(民國六年丁巳)
夏季
從溫州到上海,隨后到北京。鄭振鐸后來回憶:“一九一七年夏天,從溫州到了上海,住在外祖父家里。恰遇張勛之變,不能北上。偶到四馬路去逛舊書攤。在一個攤上,見到一部小字石印本的《九通》,只要二元,便把它買了來。把這一大堆的書從四馬路攜到我的住處虹口是不大容易的。心里覺得飽滿,覺得痛快,這是我收集線裝書的開始。”(未刊稿)當時,三叔鄭蓮蕃已在北京外交部任職,鄭振鐸去投靠三叔,寄居在他的西石槽六號寓所。
十二月十六至十九日
參加北京鐵路管理學校高等科的招生考試。鄭振鐸的“叔父對于侄兒的這一上進要求不好卻情拒絕,但又缺少慷慨大度的心胸。當時,文科院校的費用都很昂貴,上完大學需化去一筆可觀的錢,所以叔父支持他報考鐵路管理學校。在他的叔父想來,這所學校不但學費低,而且畢業(yè)后的職業(yè)有保障,這是可取的?!保柨?、仁義《萬里鵬》)據(jù)鄭綺繡回憶,鄭振鐸到北京后生活很艱苦,“有時冬天只有外面一件棉袍,里面貼身還穿著夏天的夏布褂衫。”有親戚從北京回溫州,把情況告訴鄭振鐸的祖母,老太太十分心痛,去信把鄭蓮蕃“大罵一通”。鄭振鐸的寡母生活更苦,“經(jīng)常帶孩子回娘家(在上海)住上一、二年”,娘家的生活主要靠鄭振鐸的大舅負擔。
本年3月11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fā)。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并獲得勝利,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黨創(chuàng)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十月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方向。中國革命也從此脫離了舊的世界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而成為新的世界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毛澤東后來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chǎn)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保ā墩撊嗣衩裰鲗U罚?/p>
6月7日,張勛率辮子軍自徐州北上,陰謀復辟清王朝。7月1日,張勛與康有為等擁清廢帝溥儀復辟,逼走總統(tǒng)黎元洪,解散國會,并于當日恢復宣統(tǒng)年號。3日,段祺瑞在天津附近的馬廠誓師討逆。14日,段祺瑞入京重新執(zhí)政。17日,段祺瑞悍然廢棄國會和《臨時約法》。孫中山隨即發(fā)起“護法運動”。9月1日,舊國會議員在廣州成立軍政府,推孫中山為大元帥,誓言“根除奸兇,恢復約法”。
1月,《新青年》第2卷第5期發(fā)表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2月,該刊第2卷第6期發(fā)表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這兩篇文章的發(fā)表,標志著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五四”新文學運動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