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家族
慈禧真正出生地:北京西城西四辟才胡同宅院舊址
慈禧弟桂祥照
慈禧的先祖原是蒙古人,生活在蒙古大草原。
慈禧姓葉赫那拉,是滿洲最著名的海西女真葉赫家族的后裔。這是個古老的部落,常年生活在東北葉赫河畔。那里土地肥沃,河流奔涌,長年不息。早先滿洲最尊貴的家族是皇族愛新覺羅,愛新覺羅的祖先曾宣布:愛新覺羅是天地間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滿語為金子之意)!葉赫那拉家族先人十分不屑,他們表示:“金子算得了什么?我們是無與倫比的太陽(葉赫,滿語是太陽之意)!”為此,愛新覺羅家族多次對葉赫家族發(fā)動戰(zhàn)爭。但是,葉赫家族兵強馬壯,越戰(zhàn)越勇,多次打敗愛新覺羅家族,成為東北最大的家族和部落之一。
葉赫家族原姓土默特,是蒙古族。后來,他們滅亡了納蘭部落,占領其地,改姓納蘭。他們自由自在,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們從蒙古大草原游牧到扈倫部的葉赫河邊,招贅在那里定居,改稱葉赫那拉,史稱海西女真。那拉,滿語就是愛之意。滿洲有八大姓,稱為八大家族,他們是:葉赫那拉氏、鈕祜祿氏、瓜爾佳氏、舒穆魯氏、完顏氏、富察氏、費莫氏、馬佳氏、章佳氏。這是九姓,費莫氏和馬佳氏二姓實為一族。葉赫家族在清二百余年中,涌現(xiàn)了許多杰出的文臣武將,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鼎定,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葉赫子孫名人眾多,在清廷重要部門擔任要職:首領金臺吉之子德爾格勒、尼雅哈,授佐領,騎都尉世職。
尼雅哈子明珠,歷內務府總管,刑部、兵部、吏部尚書,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領修《大清會典》《大清一統(tǒng)志》《明史》、兩朝“實錄”,為總裁官,授予太子太傅、太師。
明珠府舊址
明珠長子納蘭性德(一六五五-一六八五),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tǒng),精于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滴跏迥赀M士,授三等侍衛(wèi),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妻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誥贈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吳江葉元禮親為之撰墓志銘。繼娶官氏,賜淑人;妾顏氏;后納江南沈宛,著有《選夢詞》,文采風韻不減夫婿,后亡佚。納蘭性德死時,年僅三十一歲:文人祚薄,哀動天地。他葬于京西皂莢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與驍將年羹堯。
明珠次子揆敘,歷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掌院學士、工部侍郎、左都御史。
清代歷任皇帝妻室中都有葉赫女子。清太祖努爾哈赤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是葉赫酋長楊吉努的女兒;大妃和兩個側妃也都是葉赫女人。其后,太宗有繼妃、側妃、庶妃;順治有庶妃,康熙有惠妃、通嬪和兩個貴人;雍正有孝敬憲皇后;乾隆有第二任皇后、舒妃;道光有和妃等。這里面,最有名的是努爾哈赤的孝慈高皇后。
努爾哈赤像
清入關之前,清太宗皇太極曾先聘尼堪外蘭之女。葉赫納蘭部落仗著自己強大,先下手為強,竟然將尼堪外蘭之女強娶。皇太極大怒,舉兵征服尼堪外蘭,接著征服葉赫納蘭,滅亡其部落。從此,納蘭以部落為姓氏,稱為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就是葉赫那拉氏的后裔?!肚鍖m詞·太祖娶葉赫女》寫道:“納蘭一部首殲誅,婚媾仇讎筮脫弧。二百年來成倚伏,兩朝妃后姪從姑?!?/p>
清皇室家譜:《玉牒》
大清皇室的子孫后代,正是愛新覺羅男性和葉赫女性血脈的延續(xù)。奇怪的是,大清江山的最后主人,也是葉赫家族的女人,她們就是慈禧皇太后葉赫那拉氏和隆?;侍笕~赫那拉氏??梢哉f,大清起于葉赫,興于葉赫,亡于葉赫。
慈禧太后出生于官宦之家,她的祖上三代為官,雖然不是一二品大員之家,也是四五品官職的中等官僚家庭。慈禧的曾祖父吉郎阿,官至戶部銀庫員外郎。嘉慶十九年(一八一四年),吉郎阿去世。三十年后的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三月,清廷查出了一宗銀庫虧空大案,案件直接牽連到這位當年的銀庫員外郎。
引發(fā)這場銀庫大案的人物,是萬泰銀號的老板張亨智。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五月,張亨智想給兒子張利鴻捐一個知州的官。他們用錢開路,走通關系,采用各種手段很順利地將其辦妥。張老板覺得捐官的這個方法很好,不用兒子苦學,捐幾個錢,就可以輕松地做官。于是,他就想再為大兒子捐一個員外郎。很快,各種事情談妥,就等著交錢。交錢的時候,正好張亨智的好友前往戶部交納款項,就請好友代為交納。張亨智告知這位好友,說自己的弟弟就在銀庫當差,請打個招呼,讓他幫忙照料一下,盡快將這些銀子入庫。
清康熙黑漆髹金龍紋交椅
張亨智的好友帶著這兩筆捐官的銀子,一萬一千四百七十四兩,分裝十一袋,如數(shù)送到戶部銀庫納款。銀庫職員十分忙碌。張亨智的弟弟接收了這筆款,按照慣例,他將第二秤報為第三秤,將第七秤報為第十秤。這是他們約定俗成的做法,大家心照不宣。這樣,僅僅這一筆,就多出了四袋銀子,供他們自己私下分贓。這些內幕和細節(jié),全是經辦人員做的手腳,銀庫的主管御史和負責銀庫的庫管之人當然并不知曉。每天,銀子入賬以后,經辦人員就開始私下分贓。可是,由于分贓不均,有人將這件事情透露了出去。懷有私心的人,就借此事,開始大膽地敲詐勒索,但沒有成功。于是,敲詐者一氣之下,干脆向北京南城吏部衙門告發(fā)。
道光皇帝立即行動。經過精心挑選和周密安排,他神不知鬼不覺地派遣一批十分精干的朝廷司員,入駐戶部。他們不必請示戶部尚書,馬上封存銀庫,直接調出賬本查賬,所有清查結果,直接向皇帝匯報。查賬的結果,果真不出道光皇帝之所料,大清國庫庫銀的虧空,竟達九百二十五萬兩之多,占年收入的四分之一!這個時候的大清王朝,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到處需要錢,國庫可憐的一點銀子,東挪西借,十分緊張。在銀根如此緊張的情況之下,竟然有如此大的國庫虧空,這種結果,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慈禧賞賜:清道光官窯五彩龍鳳御碗
慈禧賞賜:清光緒三十二年彰德附近秋操紀念獎品景泰藍酒杯
慈禧賞賜:清乾隆琺瑯彩俄國美女鼻煙壺
慈禧賞賜:金懷表
清代二百六十八年的歷史,財政收入的規(guī)模不斷變化。財政收入規(guī)模,是指整個國家的財政收入總體水平,是一定時期之中衡量一個國家財政實力的重要標志。清代的財政收入,比較當時的西方列強各國來說,低得可憐,一直到清中期仍然維持在較為低下的水準。但從總體規(guī)模上看,清代財政收入,一直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特別是慈禧太后執(zhí)政時期,突飛猛進,比起清中期翻了幾番:清初順治時期,年收入兩千四百余萬兩??滴鯐r期,三千萬兩。雍正時期,三千五百萬兩。乾隆初期,四千萬兩,乾隆中期,四千八百萬兩。嘉慶、道光年間,四千至五千萬兩。咸豐、同治年間,五千至六千萬兩。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八千萬兩。光緒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年),二億兩。從清代的財政收入狀況上看,道光時期,歲入四千余萬兩,這場銀庫虧空案,高達九百二十五萬兩,真正是占據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道光皇帝看過清查報告以后,接連幾日飲食不思。他決定,派王公大臣會同司法部門,徹底調查戶部銀庫。道光指示辦案大臣,必須查明真相,明確責任,不惜一切代價追回所有贓款。調查的內容是:自嘉慶五年(一八〇〇年)以來,銀庫的一切銀兩出入情況。調查的重點是:調查歷任庫管官員和庫房管理人員,不管是去世的還是活著的,一個也不放過。追贓的方式是:所有有關人員,不論死活,一律賠付虧空巨款,死去的,由其子孫代為賠付。
慈禧賞賜:宮中“百子千孫”銅幣
慈禧賞賜:絲繡小荷包
最后,負責調查的王公大臣很快查清了這筆巨大的銀庫虧空案,查出了所有的相關人員。結果,吉郎阿應該賠銀四萬三千二百兩。因為吉郎阿已經去世,按照追贓方案規(guī)定,賠款減半,是兩萬一千六百兩。道光皇帝親自過問此事,明令:凡是去世的,由其子孫代為賠款。吉郎阿的這筆賠償,自然就落到慈禧太后的祖父景瑞的頭上。賠償贓款兩萬多兩白銀,對于慈禧一家來說,無疑是一場空前的災難。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只是家庭所有不幸的開始,更大的災難還在后面。慈禧的祖父景瑞,不過是京城之中一介中下級文官,哪里有錢賠償這筆巨款?可是,此案震動朝野,也是戶部的第一件大事,皇帝直接過問。負責此事的督辦大臣,絲毫不敢怠慢。
由于賠償數(shù)額巨大,景瑞的賠款一直不能到位。御史出面干預,參奏景瑞。彈劾奏章送達御案,道光皇帝立即批復,將其逮捕。賠償一案未了,牢獄之災降臨。由皇帝批準逮捕的人犯屬于欽犯,關入皇帝控制的牢獄之中,不能假釋。景瑞突遭橫禍,家中的頂梁柱轟然倒塌。慈禧的父親惠征嚇得面無人色,一時手足無措,終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歡。這時,少女慈禧悄悄探明事情的原委,并小心翼翼地給父親提出建議:變賣家產,向親友告貸,全力以赴籌措賠款,把祖父從牢中贖出。
惠征對女兒的膽量和果斷感到很是吃驚,也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惠征照此而行。經過一家人和親朋好友的共同努力,惠征陸續(xù)湊齊了九千余兩。再努力,又上交了兩千八百余兩,合計一萬兩千余兩,占全部賠款的百分之六十?;菡魅胰σ愿?,東挪西借,盡力賠償欠款。左鄰右里看在眼里,大臣們也都很同情,于是,情況開始出現(xiàn)轉機。京官們就開始為惠征說話,特別是一些御史,主動出面,進奏道光皇帝,認為其余四成的賠款,可以通過扣薪、田產折賠來解決??戳俗嗾郏拦饣实弁饬舜蟪妓?。這樣,景瑞在入獄一年以后,被成功保釋,重新恢復了自由。
慈禧賞賜:銀鎏金雙蝠捧壽簪子
景瑞曾任道臺,官至刑部郎中?;菡鳎O(jiān)生出身,官至吏部主事、吏部員外郎,山西歸綏道道員,安徽寧池太廣道道員等職。道光八年以后,不斷加官晉級,到四十九歲去世之前,他還從涇縣國庫之中提取銀子三千兩。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三月,惠征以攜帶餉銀、印信逃避江蘇鎮(zhèn)江之罪開缺。六月三日,惠征病死于鎮(zhèn)江府,享年四十九歲。
慈禧的母親佟佳氏,是大家閨秀,外祖父惠顯歷官安徽按察使、駐藏大臣、工部左侍郎、山西歸化城副都統(tǒng)等職,是位居二品的封疆大員。都出身官僚家庭,官銜、品級卻高于慈禧父親的家庭。
慈禧的父親惠征,清嘉慶十年(一八〇五年)出生,滿洲鑲藍旗人。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任筆帖式,時年二十三歲。筆帖式是各部衙門的低級文官,職在抄寫、擬稿,是滿文書寫小官的稱呼,相當于文案秘書。六年后,遷二等筆帖式。三十四歲,惠征再遷八品筆帖式,時年三十四歲。這樣,在這份低級文官的職位上,惠征摸爬滾打,整整用了十余年的時間。正是因為這段時期的官場歷練,惠征開始時來運轉,在隨后的十年間,紅運當頭,連升數(shù)級:由辦事文書的筆帖式遷正式官員的吏部主事,官階正六品;由吏部主事晉吏部員外郎,從五品;由員外郎授吏部郎中,正五品;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擢遷山西歸綏道員,正四品。
慈禧賞賜:玉鳳飾品
道員是非正式的官職,又稱為道臺,是明清時期省以下、府以上的高級行政長官。明初設立布政司、按察司,因為二司轄區(qū)廣大,由布政司的佐官左右參政、左右參議分別經理各道錢糧,稱為分守道。按察司的佐官副使、僉事分別經理各道刑名,稱為分巡道。這是道員的早期形式,也是道員稱謂之始。清乾隆時期,改革官制,裁撤參政、參議、副使、僉事等職,專設分守、分巡道,兼任兵備職銜,管轄府、州一級的地方行政、軍事事務。
惠征,本是滿洲鑲藍旗人,后來由于慈禧的關系,抬旗為皇帝親領的上三旗之鑲黃旗。清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皇帝駕崩。第二天,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被封為圣母皇太后,也就是慈禧太后。這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皇帝上諭: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鑲黃旗滿洲。從此以后,慈禧的旗籍,由下五旗之鑲藍旗,正式變?yōu)樯先熘傸S旗。
皇家護書
清八旗,分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是由皇帝親領,地位尊崇,待遇較高。下五旗是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地位、待遇遠低于上三旗。清廷同時規(guī)定,在一定的條件下,皇太后、皇后的娘家,或者是出于皇帝的特旨,滿洲旗籍可以變更,就是從下五旗升入上三旗,稱為抬旗。
惠征的家人,從史料上看,應該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菡鞯母绺缳Y料不詳,只知道慈禧在祭奠他的父母時,稱其父親為先考惠二太爺?;菡鞯牡艿苊谢荽海骞饩w十一年的選秀女單上記載:三等侍衛(wèi)惠春之女,年十七歲,慈禧皇太后胞叔之女。史料上說,惠征兄弟三人,實際上,家譜記載,是兄弟四人,在他們三兄弟之外,還有一個弟弟,出走了。據說,他一生好武,行蹤不定,不知所終,傳聞,榮祿就是他的干兒子。
慈禧是家里的長女,有一個妹妹,三個弟弟。一個妹妹,后奉咸豐帝旨意,與醇親王完婚。大弟照祥,小名佛閣;二弟桂祥,小名佛保;三弟福祥,小名佛佑。
慈禧出生之地,一直是個謎案。說法眾多,大致歸納有六種:北京說、山西綏遠說、山西長治說、安徽蕪湖說、浙江乍浦說、甘肅蘭州說。其中,占主流的說法是北京說,獲得史學界大多數(shù)學者認可。而動靜最大的,就是山西長治說了,十余年前,由當?shù)厝颂岢?。這是一種較新穎的說法,見解較獨特,體系較完整,同時,還提出了二十八件文物作為佐證。
該說認為,慈禧太后的童年就是在長治度過的;并且,慈禧并非滿人,而是漢人。他們成立了長治慈禧童年研究會,編輯出版了《慈禧童年》《慈禧童年續(xù)編》《慈禧童年考》《慈禧是山西長治人》《慈禧生平》等書。
山西長治說認為,慈禧出生地就在西坡村。道光年間,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之妻生了一個女兒。奇怪的是,這個女兒的雙腳心上各長了一個瘊子。家人很高興,奶奶說:“腳心瘊,住高樓。俺孫女兒長大了,一定有大福!”小女孩長得好看,人極伶俐,奶奶給她取名小慊。小慊三歲時,母親染病去世,父親王增昌上有老母,下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生活艱難,父親背著小慊到長治高河上秦村,將她賣給了生活較富裕的宋四元,從此,這個女孩改名宋齡娥,而小女孩的父親自此下落不明。小齡娥十分聰明,七歲上學,九歲會寫字,讀書過目不忘??上В湉奶旖?,在她十歲時,哥哥被狼吃掉,母親被狼咬死。接著,大旱之后大雨,宋家徹底破敗,宋四元只好又將小齡娥賣給了潞安滿人知府惠征。知府夫婦收養(yǎng)她為干女兒,將其改姓葉赫那拉,小名玉蘭,并且特地在府衙西花廳為她設書房,精心培養(yǎng)。玉蘭后來參加皇宮選秀女,入選進宮,成為咸豐皇帝的寵妃,就是后來的慈禧太后。
皇家鳳在上福壽帶
長治說提出慈禧是長治漢家女的觀點,并進一步引出八條證據:一是百余年來,長治西坡、上秦村附近村民一百五十余人簽名,稱慈禧就是本地人,是地道的漢人。二是長治縣有慈禧的后裔,她們是西坡村的王培英,慈禧五輩侄孫;上秦村宋雙花,慈禧五輩侄孫女等。三是有慈禧出生地遺址,位于西坡村田花則老人舊宅西。四是長治縣有慈禧生身父母墳墓,位于西坡村外羊頭嶺西麓荒灘邊。五是長治縣有慈禧娘娘院,位于上秦村關帝廟后,是慈禧五輩侄孫宋六則兄弟們的舊宅。六是長治城區(qū)原潞安府署后院,有慈禧太后書房院,至今保存完好,并有文物古跡保護標志。七是長治縣有五件相關實物:西坡村王培英《家譜》;上秦村宋六則祖?zhèn)鞴饩w年間特制清朝帝后祀譜皮夾,簡稱皮夾子;上秦村宋六則弟弟宋德文家祖?zhèn)餍y(tǒng)年間清廷特制皮夾式清廷帝后宗祀譜;上秦村宋六則家保存的慈禧太后給其堂兄宋禧馀寫的信;上秦村宋六則家祖?zhèn)鞔褥乃偷膯紊碚?。加上各種證據,多達三十八項。八是慈禧愛吃長治人喜吃的窩頭、團子、壺關醋、襄垣黑醬;愛看山西上黨梆子戲,喜愛選用山西人為御廚、奶媽、御前侍衛(wèi)、文武官員等這些生活習慣反映出她就是長治人。
檢索山西長治說的各種證據,考察其真?zhèn)?,發(fā)現(xiàn)這些證據普遍缺乏有效的證據鏈,漏洞百出。長治西坡、上秦村民簽名,只能是一種民間行為,是傳聞的結果,無法作為信史采用。長治慈禧的后裔,都是自稱的,缺少證據,應該做DNA鑒定。慈禧出生地遺址,只是口傳,現(xiàn)在是臭烘烘的豬圈,沒有任何實證。慈禧生母墳墓,據說躲過了“文革”時的平墳造地,保留至今?!拔母铩睍r批判慈禧很激烈,她生母的墳墓得以保存,不可想象;而且,墳墓以前是木碑,現(xiàn)在換成了新石碑,幾乎沒有價值。慈禧娘娘院,也是宋六則等人自稱的。至于惠征任職潞安知府,查上諭檔、朱批奏折和起居注冊,道光至咸豐時期的二十五年間,潞安知府七人,沒有惠征的名字。惠征的履歷表里,也沒有記載其擔任過這一職務。故而此說并不成立,收養(yǎng)慈禧和潞安知府慈禧書房院之說自然也就荒誕了。
皇家女子騎馬裙
至于家譜,王氏家譜上記載:王小慊,后來成為慈禧太后。家譜沒有這樣的寫法,顯系后加。說到慈禧所寫的書信,長治留存下來的只是殘片,據說是慈禧五輩侄孫宋六則從慈禧所住房屋東邊土炕中挖出來??蓪⒋诵排c慈禧年輕時寫的密諭以及光緒二十六年慈禧手書的真跡便條相比較,明顯看出這封書信不是出自慈禧的手筆。家信由別人代書,這在慈禧來說是不可能的。這封殘信本來就值得懷疑,加之持山西長治說的學者又據自己的猜測在殘信上增添了一百余字,這種行為,讓這封殘片幾乎失去了任何歷史價值。
慈禧生于北京西四辟才胡同的說法,史學界看法較為一致,專家學者們取得了共識,基本已成定論。持這一觀點,主要是存在大量真實可靠的史料和檔案作為佐證,慈禧后人的家譜,也有相關記載。支持這一說法的,主要是《清史稿》《清帝列傳》《清代全史》《清代人物傳稿》《慈禧外傳》《龍夫人》等中外重要史料,它們無不明確記載著慈禧太后生于北京?!洞褥髠鳌贩Q:慈禧,姓葉赫那拉,小名蘭兒,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父親惠征,道光十一年,八品筆帖式,歷吏部文選司主事、吏部驗封司員外郎、山西歸綏道道員、安徽寧池太廣道道員。入仕十八年,由八品遷至四品。母親佟佳氏,普通婦女。兄妹四人,弟弟二人,照祥、桂祥;妹妹一人,奉咸豐之旨嫁醇親王,為親王福晉。
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記錄,也支持著慈禧生于北京之說。清宮有選秀女制度,有秀女選單。清廷規(guī)定,滿洲八旗女子,年滿十三至十六歲,必須參選秀女;皇宮選秀女活動,三年一次;選中者留在宮中,侍候皇帝、后妃,或者指婚給皇室子孫;未選中者,賞銀數(shù)十兩,送回;未參選秀女,不許嫁人。參選秀女時,數(shù)人一班,每班填寫單子,稱為秀女排單。所有秀女排單,都留在宮中,存檔收藏。
清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年),清宮選秀女,慈禧胞妹葉赫那拉氏參選,有秀女排單。這份排單上,有較為詳細的記錄,稱葉赫那拉氏,醇親王福晉,光緒皇帝生母。光緒十一年,清宮選秀女,慈禧叔伯妹妹參選,有秀女排單,排單記錄也較詳細:祖輩,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父親名惠春,祖父名景瑞,曾祖父名吉郎阿?;菡鳎僦廖迤返绬T。
慈禧出生的北京皇城西部的辟才胡同的幽靜院落,坐北朝南。門前一棵挺拔的銀杏樹,不知何人所植,粗壯高大,枝繁葉茂。這座宅院臨街,有一座精巧的阿塞門(北京一種門樓)。南邊是灰磚倒座抱廈廳,門內立著一座朱漆影壁。入門兩邊,是簡易的游廊。臺階之下,是灰磚墁成的甬路。路邊是一片黃草,沒有樹木。過第一進院子的穿堂,就是正房大院。上房三間,灰磚墁地,寬敞通透,感覺十分舒適。
皇家格格帽帶
慈禧生下皇子之后,咸豐皇帝降旨將新街口北二條的一處宅子賞賜給懿妃娘家。這樣,慈禧全家就從辟才胡同搬遷到新街口。后來,到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慈禧家族人丁興旺,她的三個弟弟都住在這里,居住條件較為擁擠。慈禧經過再三考慮,決定賞賜娘家一個大宅子,這就是方家胡同的芳嘉園,這是她娘家的最后一個住處。
芳嘉園,位于北京東城區(qū)朝陽門內小方家胡同。明代時,這里就是一個園子,花木較為繁盛。后來,在這個園子的舊址上,建造了一個尼姑庵,人稱凈業(yè)庵。清咸豐時期,被咸豐皇帝的愛將勝保將軍買下,將其擴建改造為一座豪宅。慈禧太后執(zhí)政初年,以擁兵縱寇之罪,逼令勝保自殺,將這座占地十余畝的豪華宅院,收歸己有,賞賜給自己的娘家。這處宅子,由三弟桂祥居住,人稱為桂公府。
很少有人知道,慈禧的童年并不是幸福的,這是一直埋藏在她心里的陰影。有一次,慈禧太后對身邊的女官德齡說:“自余髫齡,生命極苦,爾所知也!以余非雙親所愛,尤覺毫無樂趣!吾兄所欲,余必欲之。至于予者,靡不遭呵叱!”“髫”,是指童年。中國古代,小孩頭上下垂的短發(fā),就稱“髫”?!按棍亍保粗竷和?。這里所說的“吾兄”,有兩解,一是說慈禧排行老二,她有一個哥哥;一是說她的兄弟們。這還有待考察。慈禧所說的孩童時代,生活極苦,是相對而言的。應該說,她當時的生活,溫飽沒有問題,生活還較富裕。當然,她的父親惠征是八品筆帖式,這樣一個吏部文書小官,養(yǎng)活一大家人,還要應付官場迎來送往,確實不大寬裕。
不過,慈禧是一位感情細膩、內心豐富的女孩子。她心中所苦的,可能不是指這簡單、平凡的生活。她一直耿耿于懷,一生所不能忘懷的是:不得父母所愛!作為一個女孩兒,得不到父母的疼愛,在中國算是平常事。但是,對于倔強的她來說,父母對自己的冷落和對弟弟的偏愛是不能接受的。
對于親情,慈禧太后很講原則、很有分寸。她非常理性,家與國,區(qū)分得很清楚。雖然兒時留下了不太美滿的記憶,可從入宮以來,家人如有困難,她都會盡力給予幫助。她是用自己作為貴人、嬪、妃、貴妃的份例,給家人一些糧食,或者給點錢,但是,每次都不多,解決問題就行。慈禧對家人,從來不亂賞和濫施皇恩。她一直鼓勵家人,不要依賴自己,而要認認真真做事,實實在在做人,要靠自己去奮斗,自食其力。所以,慈禧的家人,沒有一個擔任要職。她的大弟照祥曾經發(fā)牢騷,想要慈禧太后給他一個高官做做,慈禧沒有同意,也沒有給他任何承諾。雖然她執(zhí)掌政權長達半個世紀,可只是按照舊例,給家人封了個承恩公,還是三等。當初,承恩公封給了她較為敬重的祖父。可惜,她的祖父壽命不長,接著就由她的父親惠征承襲。慈禧十七歲時,父親去世,這個爵位就由她大弟照祥承襲。兩年后,大弟也走了,最后由二弟桂祥繼承。她的三弟,一直沒有官職,依靠二哥生活,和二哥一家擠住在一起。她的母親身體健康,比丈夫多活了許多年,從辟才胡同到方家胡同(白克豪斯《慈禧外傳》稱他們一直居住在外國使館區(qū)附近的錫拉胡同),始終居住在北京。做了皇太后以后,念及養(yǎng)育之恩,慈禧封其母親為公爵夫人。母親去世后,她將父母安葬在城外西郊的家族墓地中,并建造牌樓,牌樓前,聳立著精致的大理石碑。一九〇二年一月,慈禧太后結束了在西安的逃亡生活,乘坐專列從正定府沿京漢鐵路返回北京。這條鐵路,正好從慈禧父母的墓地經過。為了不打擾九泉之下的父母,慈禧太后特地吩咐,繞道而行,從南城迂回回宮。
慈禧從小就很聰慧。大約四歲時,她的父親就請有學問的先生做家館,相當于家庭教師。家館,是由一個家庭獨立開館,和私塾不同。私塾往往是一個家族為相同相近年齡的孩子開設的,相當于家族學校。家館,授課老師直接對東家主人負責,相當于一對一地教育孩子,并針對孩子的特點,開課講授?;菡鳛閮号畟冮_設家館,前后大約有十年時間,少女慈禧就是在這段時間,用功讀書,在經學、歷史和文學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學習滿文和漢文,讀經書、史書,六歲《三字經》《千字文》和許多唐詩宋詞就能成誦。
慈禧喜歡寫字、繪畫;臨摹宮中法帖和名畫,是她的休閑愛好;尤其步入晚年,書畫之好成為她生活的重要內容。為了滿足自己的書畫之娛,她還特地命各地督撫和江南織造等官員,推薦善于書法、繪畫的女性入宮。經過篩選,最后有六人的作品送到慈禧太后面前,供慈禧太后欽定。云南人繆嘉蕙女士的哥哥重金買通李蓮英,在李蓮英的運作下,繆嘉蕙進入皇宮,走進了慈禧太后的生活,每天侍候太后習書繪畫。
慈禧太后的書法間架穩(wěn)健,結構方正,筆力遒勁,橫平豎直,筆下從不拖泥帶水。她留傳下來的作品不少,宮中收藏的慈禧作品,主要包括懸掛于養(yǎng)心殿體順堂東梢間的慈禧手書“含和履中”紙匾;慈禧手書“喜”“龍”字,“福、壽、龍、虎”字。最為奇特的是,她的身材不高,卻喜歡用大毛筆,書寫很大的字。慈禧鑒賞書畫作品,以及御筆書畫,喜用“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慈禧皇太后之寶”,以及“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等御印。特別中意的御筆書畫之作,她則用“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為此,她還特地制作了一枚青金石柄的“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銅印。
太監(jiān)信修明回憶:“太后喜寫龍、虎、福、壽大字,六尺、八尺,極有氣魄。太后身高四尺有余,寫八尺之字,需拉紙者乘勢一拉。仁壽殿的一筆壽字猶大,真是神奇!太后不寫小楷,但喜繪畫,而無工筆。偶然草草三五筆,稍俱規(guī)模,便命太監(jiān)交如意館添枝加葉,設計顏色。完成后,命南書房題跋,賞賜近臣。太后曾用朱筆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冊,命如意館前后繪觀音像。如意館按照太后的御容繪寫,太后見之,大悅。此經,昔存頤和園?!毙判廾魉f的這冊慈禧太后朱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如今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慈禧的繪畫極有特色,她喜歡花鳥,繪畫方面直接師法自然。她的繪畫作品清新典雅,樸素天然,特別是她的花卉畫,喜歡直接用花卉天然汁液涂于畫面,非常逼真,富于質感,栩栩如生。她的指頭畫、朱筆畫、墨畫等都別具一格,時人視為奇珍,往往以神品收藏,觀覽必沐浴熏香,朝夕供奉,視為鎮(zhèn)宅之寶。她尤其喜歡牡丹、蘭花等花卉,花瓣、葉脈細微處十分傳神。宮中收藏的慈禧御筆繪畫作品主要包括:慈禧太后指畫《鳳凰圖》軸、指畫《花鳥畫圖》;慈禧太后御筆《九秋圖》、《富貴天香》軸、《仙人》軸、《魚藻圖》軸、《松蝠靈芝》軸,以及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戊子)慈禧太后御筆《福祿壽喜》《鐘馗圖》軸;在《鐘馗圖》上,慈禧太后御書“福自天來”,上鈐“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
慈禧雖然在幼年和童年時期生活不太愉快,沒有感受到父母之愛??墒?,自從她入宮,特別為咸豐皇帝生下了唯一的皇子以后,她的身份和地位開始發(fā)生變化。幾年后,咸豐皇帝去世,她由懿貴妃一躍而為皇太后,執(zhí)掌朝政,成為君臨天下的女皇。她并沒有對家人記仇,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家人,而是盡可能地對家人給予照顧,特別是對自己的母親,非常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