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詠(一首)
祖詠(約699—746),唐時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與王維最善。開元年間中進士,官至駕部員外郎,后被貶為道州司馬。其詩作,多通過描寫景物,來宣揚隱逸生活。明人輯有《祖詠集》。
終南望馀雪
終南陰嶺秀,〔一〕
積雪浮云端?!捕?/p>
林表明霽色,〔三〕
城中增暮寒。〔四〕
■ 注釋
〔一〕陰嶺:指今陜西終南山的北坡陰面。
〔二〕這兩句說,終南山從北面看去,在嚴冬之際顯出一派怪石嶙峋的神采,上邊雪鋪萬丈,幾乎要連到云端。
〔三〕林表:樹林的頂部。霽(jì):雪止,雨止。
〔四〕這兩句說,在傍晚時分,雪停云散,樹林頂上反射出一片陽光;此時,城里的人們似乎覺得天氣更加寒冷了。
■ 簡析
《唐詩紀事》中,有關(guān)于祖詠寫這首詩的記載。說有一年,朝廷考試舉子,試官出的詩題是《終南望馀雪》。按照當時朝廷規(guī)定的格式,應(yīng)寫六韻十二句,但祖詠只寫了兩韻四句就交卷了。試官問他為什么不按規(guī)格來寫,他說:“要寫的意思都寫完了?!痹嚬僮x了,很賞識這首詩,于是祖詠中了進士。這寥寥四句,雖不合當時規(guī)格,至今卻為人所稱道??梢姡瑢懺娮魑脑瓱o一成不變的格局,也并不見得長了就好。
這首詩寫得很成功,不僅僅是因它能盡意而止,主要是它在表達題旨上很有造詣。首句用“陰嶺”二字,點明從北面看終南山。用一“秀”字,貼切地寫出終南山在嚴冬中怪石峋嶙的神采。二句用“浮云端”三字,點出積雪的高厚,同時,帶出了山勢的高峻。到此為止,就已把題中“終南望雪”四字都做了精巧的描寫。剩下一個“馀”字,便用三四兩句極力進行描繪和烘托。句中的“霽色”、“暮寒”,正是從眼前的景色和人們的感覺兩個方面來烘托這個“馀”字的。四句二十字,在一般文章里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祖詠的筆下,卻不多不少,恰到好處,可謂圓滿完成了命題作文。倘要再有所增添,恐怕只能是畫蛇添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