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寄嚴蓀友
藕蕩橋邊理釣筩,苧蘿西去五湖東。
筆床茶灶太從容。
況有短墻銀杏雨,更兼高閣玉蘭風。
畫眉閑了畫芙蓉。
◎春欲盡,昨夜畫樓東。暗綠撲簾銀杏雨,昏黃扶袖玉蘭風。人在小窗中。(清嚴繩孫《望江南》)
◆《清史列傳》卷七十《嚴繩孫傳》:嚴繩孫,字蓀友,江蘇無錫人。以詩、古文辭擅名??滴跏四暌圆家屡e博學鴻儒,授翰林院檢討,與修《明史》。二十二年遷右中允,尋告歸。兼工書畫,梁溪人爭以倪云林目之。四十一年卒,年八十。著有《秋水集》。作者與嚴結識期間,嚴曾二度南歸。第一次在康熙十五年初夏(高士奇《城北集》卷七有《送嚴蓀友歸錫山》詩:“私愿常追隨,征車忽首路。是時麥風涼,圓月才半吐?!薄冻潜奔肥蔷幠甑模渚砥呦伦ⅰ耙颐脑缕鹬帘绞轮埂?。此詩列于卷七之中部,當作于丙辰年麥秋時),于十七年回京準備參加博學鴻儒考試;第二次在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嚴所作《進士納蘭君哀詞》:“吾友成子容若以疾卒于京邸時,余方奉假南歸,病暑淹于途次?!薄八脑?,余以將歸入辭?!炙臀矣诼?,亦終無所復語。然觀其意,若有所甚不釋者,頗前次之別未嘗有?!弊髡咦溆诙哪晡逶?,則嚴之第二次南歸,僅先于作者之死一月)。此詞當作于嚴第一次南歸之后,姑系于十六年春夏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