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罪與罰

先知:紀伯倫散文詩選 作者:(黎巴嫩)紀伯倫


論罪與罰

城中的一位法官上前說:“請為我們講解罪與罰?!?/p>

穆斯塔法回答說:

就在你的性靈隨波逐流之際,

由于孤獨和輕率,你才對他人犯下過失,也因此對自己犯下過失。

你必須為這過失叩擊有福者的大門,在他的怠慢中耐心等候。

你們的神性如同海洋;

它永遠不染塵垢。

它宛如蒼穹,只抬舉有翅膀的。

你們的神性正如那太陽;

它不了解鼠輩的路數(shù),也不搜求蛇蟲的秘窟。

然而你們的神性,不是獨自居住在你們的生命中的。

你們在很多方面仍是凡人,也有很多部分連人都算不上,

只是不成模樣的侏儒,在蒙昧中夢游,尋求自身的覺醒。

我現(xiàn)在要說的,就是你們的人性。

因為是他,而非你們的神性或蒙昧中的侏儒,懂得罪惡和對罪惡的懲罰。

我常常聽你們說起那犯了過失的人,仿佛他不是你們中的一員,而是一名外人、一名闖入你們這世界的人。

可我得說,正如那神圣與正義的,不能超越你們每人心中的至善;那邪惡和脆弱的,也無法墮落到低于你們心中同樣存在的極惡。

恰似孤零零一片葉子,若沒有整株樹的默許,它也不會變黃。

所以,若沒有你們?nèi)w的暗中慫恿,罪人也無法鑄成大錯。

你們一起走向你們的神性,如同一個行列。

你們是征途,也是征途上的人。

你們中若有一人撲倒,他是為了后繼者撲倒,提醒大家當心絆腳石。

當然,他也是由于前行者而撲倒;盡管前行者腳步更穩(wěn)健踏實,卻沒有移除這障礙。

還有這番道理——盡管說來會讓你們心頭沉重:

被謀殺者對他自身的遇害并非毫無責任,

被搶劫的人在被劫事件中也非無可指摘。

義人對惡人的行徑說不上無辜,

清白者跟重罪犯的惡行也撇不干凈。

誠然,作惡者往往是被害者的犧牲品,

犯人為無罪和免責的人背負重擔,則更為常見。

你們無法割裂公正和不公,也無法割裂善與惡;

因為它們一起站在太陽面前,正如交織的黑白雙線。

若黑線斷裂,織工會排查整匹布,也會檢查織機。

你們中若有人對不忠的妻子進行審判,

那也在天平中稱量她丈夫的心,用尺子來度量她丈夫的靈魂。

讓那想要鞭笞冒犯者的人,去查看被冒犯者的性靈。

你們中若有人想以正義之名判罰,對罪惡之樹施以斧斤,那就讓他留意它的根;

他定會發(fā)現(xiàn),善根和孽根、結果和不結果的根,都在大地沉默之心中,相繞相纏。

你們這些想要公正的法官,

對那皮相誠樸、心為盜賊的人,如何宣判?

對那殘殺他人肉身、精神卻被他人殘殺的人,你們將判處什么樣的懲罰?

對那有欺瞞和壓迫行為又被人侵害和凌虐的人,

你們該如何指控呢?

對那些懺悔已經(jīng)超過罪行的人來說,你們要如何處罰?

難道懺悔不正是你們樂于效命的法律所施行的正義嗎?

然而你們卻不能將懺悔施加給無辜者,也無法將之從罪人心頭移除。

懺悔將在夜間不請自來,讓人們警醒而且審視自身。

若非光明洞達,燭照幽微,你們這些想要參透正義的人,又如何能做到?

只有那時候,你們才能明白,那屹立的和跌倒的,不過是同一個處在侏儒黑夜和神性白晝之間那暮色中的人;

也會明白,神廟的角石并不比它地底最深的基石更高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