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云》

阿里斯托芬喜劇六種(羅念生全集 第五卷) 作者:[古希臘] 阿里斯托芬 著;羅念生 譯


四 《云》

《云》于公元前423年演出,詩人認為這是他的得意之作,哪知比賽結果僅得第三等獎,算是完全失敗了。他后來把這劇修改過,但未能再行上演?,F(xiàn)存的即是修改本。修改本的“第一插曲”里面,提起公元前421年演出的歐波利斯的《急色兒》,還提起許珀玻羅斯赴“聯(lián)城”會議。許珀玻羅斯是公元前417年被放逐的,可見這劇本是公元前421年到417年之間修改的。

劇中的農人斯瑞西阿得斯娶了一個城市的貴族女子,生下兒子菲狄庇得斯。這年輕人喜歡戰(zhàn)車競賽,浪費錢財,使他父親負下許多債務。老頭子便到蘇格拉底的“思想所”去學習詭辯術,想用無理的理由來賴債。于是景后的活動臺把“思想所”的內景顯現(xiàn)出來:一群骯臟的門徒伏在地下,蘇格拉底卻坐在吊筐里觀察天象。這位哲人接受斯瑞西阿得斯入學之后,便祈求云神。云神降臨時,蘇格拉底便趁這機會談論了一些關于自然界的哲學,說是“動力”出來代替了宙斯為王。此后老頭子才開始受業(yè),哪知他滿頭滿腦的“舊”觀念,“新”的東西簡直無法接受。然而,他并不灰心,又回家叫了他年輕的兒子來求學。這孩子聽了“正直的邏輯”和“歪曲的邏輯”的一場辯論后,便進“思想所”學習。他學成以后,老頭子接他回家,利用從他和從蘇格拉底學來的詭辯術罵走了債主。正當他在家里設宴,慶祝兒子學業(yè)成功的時候,父子倆為了飲酒頌詩的事,發(fā)生了口角;結果兒子打了父親一頓,還利用詭辯,硬說打得有理。這事情傷了老頭子的心,到這時,他明白了詭辯派教育對于年輕人的危害,便跑去燒毀了“思想所”。

早在公元前427年阿里斯托芬就在他的第一部喜劇《宴會》里,分析過鄉(xiāng)村教育與城市教育之間的矛盾,對城市教育所培養(yǎng)出來的青年的浮華、墮落和詭辯習氣加以諷刺。四年以后,他又回到這主題上來,在《云》里對詭辯派學說再加以嚴厲的批判。

但是詭辯派是怎樣興起的呢?

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雅典急劇的經濟演變造成了新興的城市富豪(包括作坊東主、商人、高利貸者、戰(zhàn)時投機商人)。當時富豪子弟的出路不是經營工商業(yè),便是從事政治活動。在社會動蕩的時代,在政治煽動風行的時代,政治上的成功全仗能言善辯、顛倒是非、淆亂黑白。商業(yè)及金融的糾紛往往引起訴訟,訴訟上的勝利也有賴于雄辯。所以,當時的雄辯術是具有實際意義的“科學”,在富人子弟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上述兩種社會要求引起了詭辯派的興起。

詭辯派的思想教育是富豪的思想教育,提倡個人主義與懷疑主義。個人主義,以個人為中心衡量一切,只顧自身利益,不顧國家與人民利益。懷疑主義,否定舊道德的傳統(tǒng),破壞舊宗教的信仰。詭辯派學說就是這兩種思想的結合,它有積極的一面,破除迷信和提倡理性,為科學上的求真理開辟了道路;也有消極的一面,用雄辯代替事實,用理論代替實踐。它的消極作用卻超過了它的積極作用,破壞有余而建設不足。但是這種思想教育和農民的思想教育恰好相反。農民重視辛勤誠實的傳統(tǒng)道德,重視實踐,重視體力勞動與智力勞動的結合。所以,阿里斯托芬站在農民的立場上,對詭辯派的思想教育加以抨擊。

上述這種富豪的思想意識與農民的思想意識的對抗,在《云》里體現(xiàn)為阿里斯托芬與詭辯派的對抗。詩人在劇中極力抨擊詭辯派教育所產生的惡劣影響,例如詭辯派教育使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空談詭辯),使智育與體育脫節(jié)(不赴健身場),使人與自然脫節(jié)(不見陽光和空氣),使教育貴族化(收取很高的學費),而且玩弄文字(按字形分辨性別),宣揚錯誤的教育目的(用詭辯術來賴債),造成教育的惡果(模仿動物生活,兒子可以打父親),以及文壇上的墮落傾向(青年喜愛不道德的詩歌)。阿里斯托芬認為這種教育對于青年一輩是有害的;舊時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可一概抹煞,所以他提出健身場和音樂師家里的舊教育來和“思想所”里的新教育對照。舊教育培養(yǎng)心靈,鍛煉身體,重視禮貌,節(jié)制情欲(第四場)。詩人的教育理想是馬拉松精神的教育,是雅典民主全盛時代的教育,是集體化、平民化的教育。這就是《云》里所表現(xiàn)的兩種教育思想的對立。

有一些學者看見阿里斯托芬反對新興的詭辯思想,主張舊道德和舊教育,因此斷言詩人是頑固的保守主義者,那是不公平的。喜劇來自農村,帶來了一些小生產者的保守性;詩人來自農村,也養(yǎng)成了一些鄉(xiāng)下人的保守性??墒俏覀円此J氐氖歉瘮〉囊幻婺?,還是健全的一面。如上所述,詩人所保守的是舊時代的健全教育,所批判的是新時代的腐敗教育,他維護雅典民主盛世的傳統(tǒng),抨擊雅典民主衰落期的思想。而且詩人并不是一個頑固派人。他自己就受過充分的教育,參加過蘇格拉底的哲學談話(見柏拉圖的《會飲篇》),所以他決不會是一個蒙昧主義者,決不會是新思想的頑固敵人。就在《云》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對于詭辯派學說的積極一面是有所肯定的,例如他借蘇格拉底的口來破除宗教迷信,提出當日對天體和氣象的科學的說明。

阿里斯托芬在《云》里放進雅典最知名的哲人蘇格拉底,但是劇中人物蘇格拉底只是一個“譏罵”的對象,與歷史人物蘇格拉底并沒有多大的關系。理由是劇中人物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與歷史人物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不相符合,例如蘇格拉底注重身體健康,不設館講學。還有,詭辯派的學說與蘇格拉底的學說也不相符合。詭辯派勸人破壞傳統(tǒng),破壞道德,蘇格拉底卻勸人為善,勸人注重德行?!对啤防锏奶K格拉底只不過是詭辯派的學說和教育實踐的人格化,是喜劇夸張的漫畫形象。所以,《云》決不是針對個人的諷刺,而是針對整個社會現(xiàn)象和時代思潮的諷刺。不幸,二十五年后(公元前399年),竟有人借《云》對蘇格拉底的諷刺,說他否定國教的神,誘惑青年,判了哲人的死罪。這不但使哲人蒙受冤獄,而且歪曲了詩人的思想。

說到《云》的藝術性,首先,我們可以看出劇中沒有多少粗野的成分,這表示喜劇在向上發(fā)展。詩人在本劇里自夸他寫了一部高雅的劇本。

《云》,就結構來說,有些像《騎士》,不像《阿卡奈人》。全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寫斯瑞西阿得斯入學及求學(開場、第一場、第二場),第二部分寫菲狄庇得斯入學及求學(第三場、第四場),第三部分寫斯瑞西阿得斯賴債(第五場),這是全劇的頂點,第四部分寫后果(退場),各部分都能密切結合?!芭f喜劇”都有“對駁場”,但本劇里的主要人物之間不可能引起激烈的爭辯,只好由“正直的邏輯”與“歪曲的邏輯”來表演“對駁場”(第四場)。這“對駁場”表明全劇的中心思想,前面的各場向著它發(fā)展,后面的各場也向著它回顧。

劇中的抒情部分(例如進場歌)寫得相當美,可見詩人的抒情才能漸漸成熟了。

  1. 見《云》第518-562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