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后位
武則天在朝廷中有了支持者,局面就不一樣了。此時李治又下詔:“王皇后、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嶺南?!薄顿Y治通鑒》。這樣,王皇后和蕭淑妃在這場斗爭中成了犧牲品。
然而想要立武則天為皇后,還需要一個人的支持。這個人就是李勣。李勣原名李世勣,隋末參與李密起義,后歸降唐朝,因名字與李世民一字重合,為了避諱,李淵賜他為李勣。李勣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開國二十四功臣之一。
早期在廢后立武風波中,李治發(fā)現(xiàn)李勣在這個事情上并沒有干涉,每次都選擇回避。這個訊息似乎在告訴李治,李勣不一定跟長孫無忌是一伙的。李治決定跟這個德高望重的功臣面對面談談,探探他的口風。于是李治將李勣找來,問李勣對廢后立武這個事情怎么看?!半抻⑽湔褍x為后,遂良固執(zhí)以為不可。遂良既顧命大臣,事當且已乎?”——《武則天》。李勣呵呵一笑,說:“此事是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李治沒想到李勣會這么回應,他反應過來時當然是大喜。李勣這句話代表他并不想插手廢后立武的事情。
李勣的表態(tài)讓李治和武則天松了一口氣,因為李勣掌握著當時的軍事權力,如果他不同意,那可能會引起政治動亂。但是李勣選擇了中立,在軍事上面,不用擔心發(fā)生流血暴力事件,那么其余的文臣喊破喉嚨也無濟于事。
隨著李勣的不參與,武則天和李治開始大膽作為了。許敬宗和李義府利用李勣的那句“此事是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大做文章,大肆宣揚“立武則天是人之常情,王皇后犯有重罪,不可母儀天下?!惫糯实劭梢匀龑m六院,寵幸誰是皇帝自己的事情,立皇后也是皇上高興就立的事情,跟大臣沒有關系,大臣只需要管好朝廷社稷的事情,家事不可參與。
支持武則天的呼聲越來越高,武則天通過許敬宗和李義府來打擊關隴集團的成員,逐漸將他們流放各地。反對武則天的力量越來越弱,很多中間派看到大勢已去,紛紛投奔武則天,希望可以明哲保身。
武則天就這樣把手伸向了皇后之位,可是長孫無忌依然強調武則天的身份不符合傳統(tǒng)禮制,雖然長孫無忌知道武則天成為皇后的事情已經無法阻止了,但是他依然在身份上對武則天進行打擊。面對外界的有色目光,武則天自然不甘心受人指點,她再次讓許敬宗發(fā)揮自己的文采,重申自己的背景。許敬宗模擬好詔書,詔書上說:“武氏門著勛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后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壸之內,恒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圣情鑒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薄顿Y治通鑒》
這個詔書為武則天洗清了自己的歷史污點。詔書上指出武則天出身名門,母親楊氏乃高門大族,父親是開國功臣。由于武則天溫柔賢惠,先帝將武則天賜給李治。否認了武則天是先帝廢妃這個說法。這幾點都強有力地回擊了外界對武則天的抨擊。
事已至此,朝廷重臣也無可奈何,武則天心滿意足地登上了她夢寐以求的皇后寶座。
鞏固后位
武則天搖身一變成為武皇后,她的冊封儀式就更加引人矚目。武后的位置是用陰謀權術換來的,她知道,在朝廷當政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心中有數??墒窃绞沁@樣,她越要高調地冊封,她的光芒已經無人可擋,她的權謀已經無人匹敵,她還有什么顧慮和害怕,自己要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武后的加冕儀式顯得非常隆重莊嚴,她的玉帶頭冠都是嚴格定制,從頭到腳都是雍容華貴,她在眾目睽睽之下,接過李勣遞給她的印璽。武后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向皇后的寶座。她的眼前只有那寶座,她抑制著自己心中的狂喜,她感受到自己心跳的聲音。坐到寶座上之后,她覺得一切都如夢似幻,又無比真實。緊接著圣旨宣讀,武后在文武百官的禮拜之下露出了一絲笑容。文武百官朝拜皇后還是史無前例的事情,武后卻做到了,這是她向天下人宣布,她將是一位與眾不同的皇后。
武后冊封之后,大力收買后宮人心,與之前的路數相似,對宮女大肆封賞。武后為了彰顯自己的光榮,她選擇“衣錦還鄉(xiāng)”。
武后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她如何能不昭告鄉(xiāng)親父老,自己現(xiàn)在是枝頭鳳凰,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武后就這樣踏上了省親的路,父老鄉(xiāng)親見了武后三跪九叩,武后對父老鄉(xiāng)親噓寒問暖,整個氣氛都非常融洽和諧。她重新踏上這片故土的心情難以言表,雖然經常能在宮里與母親見面,但仍舊沒有在家里談話來的舒心。武則天看了看兒時的書房,那塵封的書籍已經被仆人擦得干干凈凈。武則天拉著母親楊氏的手,聊起了過去所受的苦和現(xiàn)在的欣喜。楊氏提醒武則天不可大意,萬事要小心。
時間匆匆流去,夜幕降臨,盛宴要開始了。武則天請了全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共享盛宴。場面氣派無法言表,桌上的山珍海味更讓人眼花繚亂,隨著吃飯的氣氛越來越歡快,武元慶和武元爽也雙雙露面了。武則天禮貌地問詢了兩人的近況,兩人也禮貌地回答了一番。武則天并沒有對他們大加羞辱,反倒是封了官職給二人。這個做法讓相親們對武則天更加刮目相看,武則天依舊為她的長遠打算不遺余力。
“衣錦還鄉(xiāng)”的任務終于完成了,武則天容光煥發(fā)地回到了皇宮,可是沒過幾天,就有手下跟她稟報,李治偷偷去冷宮見了王皇后和蕭淑妃。
那日,李治正百無聊賴,突然他聞到一股熟悉的香味,這個味道讓他想起了蕭淑妃。他不由得感嘆人生無常,在這種傷感的情緒下,他來到了幽禁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冷宮。只見冷宮寂靜無聲,他便讓內監(jiān)引自己到密室。只見密室門禁嚴錮,只有一個小孔來送置飲食。李治朝著小孔大喊兩個人的名字?!盎屎?、良娣,無恙乎?今安在?”——《新唐書》。起初里面并沒有反應,過了一會兒,馬上有聲音傳來。“妾等以罪棄為婢,安得尊稱耶?陛下幸念疇日,使妾死更生,復見日月,乞署此為回心院。”——《新唐書》。王皇后和蕭淑妃說,自己已經是有罪的人,怎么能讓陛下再用尊稱,有幸讓陛下掛念,如果陛下能讓自己重見天日,希望將這里改名為回心院。李治聽到自己曾經心愛的女人說出如此悲涼的話,他不禁又心軟落淚,悔恨自己當初太過心狠,他馬上答應了王皇后和蕭淑妃的請求?!暗墼唬骸拮杂刑幹谩!薄缎绿茣贰@钪翁煺娴囊詾?,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處理這件事情,但是他的天真卻斷送了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命。
武則天知道了這件事后,決定將王皇后和蕭淑妃處死,鏟草除根。武則天密令手下將王皇后和蕭淑妃杖責一百,打得二人皮開肉綻,鮮血橫流。武則天又氣勢洶洶地質問李治,為何要去見兩個罪人,面對武則天的強勢和滔滔不絕的說教,李治也覺得自己做是太魯莽,畢竟兩個人是有罪之人。于是他選擇聽從武則天,任武則天處置二人。武則天得到李治的首肯,更大著膽子將兩人置于死地。她命令手下寫好詔書,將二人剁了手和腳,投到了酒缸里浸泡?!傲疃灩亲怼!薄缎绿茣?/p>
王皇后和蕭淑妃就這樣被剁了手腳,扔進了酒缸里,王皇后淡淡地說:“多謝陛下,多謝昭儀,死是我的本分?!薄氨菹氯f年!昭儀承恩,死吾分也?!薄缎绿茣?。王皇后到死都不承認武則天是皇后,她依舊高傲地說:“謝謝武昭儀。”此時的蕭淑妃可沒有這么淡定,她少了一分皇后的尊榮,多了一分潑辣,她說:“武則天你這個鼠輩,我下輩子要變成貓,咬斷你的喉嚨!”“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新唐書》
武則天終于把兩個眼中釘、肉中刺的人物除掉了,但她并不解氣,在二人死后,武則天下令,將王皇后改姓“蟒”,蕭淑妃改姓“梟”。并且后代皆用此二姓??梢娢鋭t天對兩人是恨之入骨。但是這只是武則天鞏固后位的第一步。
抓住政權
武后越來越明白朝廷勢力的威力,要想坐穩(wěn)后位,需要有人支持自己才行。王皇后那樣強大的政治背景依然落得這樣的下場,可見權力的斗爭需要有堅實的基礎。武后經過這次巨大的政治風波,內心更加堅定要在朝廷埋下屬于自己的種子,等他們生根發(fā)芽為自己蒙蔭。
李義府、許敬宗等人的勢力已經穩(wěn)步發(fā)展,武后開始將長孫無忌等關隴集團的人作為打擊目標,她采取打擊懲罰長孫無忌的左膀右臂,再對他徹底殲滅的策略。時隔一年,韓瑗希望褚遂良可以再調回中央任職,于是他上書高宗,希望高宗念及往日功勞苦勞,將褚遂良召回。褚遂良的回歸勢必會阻礙武后前進的步伐,而此時武后又在打壓關隴集團的人物,韓瑗等人更是焦急,迫切希望褚遂良盡快回到隊伍中來。韓瑗帶著這樣迫切的想法,向高宗皇帝上書,言辭激烈,希望高宗皇帝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將褚遂良召回來。這份言辭激烈的上書,讓高宗皇帝勃然大怒,他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zhàn)。韓瑗說:“如今臣深懼小人之勢長,君子之道消矣?!薄段鋭t天》。韓瑗引用了詩經上的一句話,將武后比喻成周朝亡國的褒姒,高宗聽了更加憤怒,他讓人把韓瑗拉下去,褚遂良回朝廷的事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韓瑗看事已至此,心涼了半截,他主動提出辭官。但高宗皇帝卻不許,與此同時,又將已貶的褚遂良再次貶往更遠的桂州。褚遂良被貶官不久,武后派的李義府就被升官為中書令。一提升一貶官,對比非常鮮明。就在李義府被升官之后的幾個月,李義府就上書高宗皇帝,稱韓瑗與褚遂良密謀不軌。韓瑗與褚遂良就這樣被流放到更遠的地方,關隴集團又失去一個重要人物。
此時的長孫無忌只能明哲保身,他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于是選擇沉默,希望能平安度日。長孫無忌知道李治宅心仁厚,不會對自己痛下殺手,所以只要自己不公開與武后抗衡,便能息事寧人。
武后并沒有因為長孫無忌的回避,就放過他,武后在計劃著一個更大的陰謀。在對付長孫無忌的同時,武后提出了廢太子李忠立自己的兒子李弘為太子。武后叫許敬宗等人向高宗上書,廢除太子李忠,改立李弘為太子。李忠是王皇后過繼來的一個男孩,并非王皇后所生,此時王皇后以罪人之名被處死,李忠的位子更坐不牢。李忠在一旁看著宮里發(fā)生的一切,心底非常害怕,為了保命,李忠主動提出將自己的位子讓給李弘。
文武百官對于廢立太子的事情沒有爭議,他們已經見識過武后的厲害,而且廢立太子之事沒有反對的依據。武后已經成為一國皇后,又有親生的兒子,沒有理由可以阻擋這件事的實施。于是,廢李忠立李弘的事情進行得非常順利。李忠被廢后,高宗也沒有虧待他,高宗發(fā)揚了他一貫的宅心仁厚,將李忠立為梁王,任梁州刺史。李忠保住了自己的腦袋,對父皇和武后千恩萬謝,小心翼翼地去做了梁王。
武后將李弘推向了太子的寶座,就如埋下了一個希望的種子,母以子貴的封建王朝,兒子就像女人的根和生命一樣。李弘穩(wěn)坐太子之位,就更加穩(wěn)固了武后的皇后之位。
剛剛穩(wěn)固后位不久的武則天,卻遭到了關隴集團的反擊。李義府因為有武則天為其撐腰,開始變得囂張跋扈。起初,武則天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她要用李義府為自己辦事。可是過了不久,李義府就出了個大事。李義府看上了一個監(jiān)獄的少婦,想納她為妾,于是逼迫大理寺寺丞畢正義徇私枉法,將少婦放出。這個事情讓大理寺卿段寶玄知道了,他馬上上書高宗皇帝,要求明察。李義府害怕事情敗露,就逼死了畢正義,想來一個死無對證。可是事情還是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整個朝廷都鬧得沸沸揚揚。
關隴集團嗅到了時機,他們抓住這一點,拼命上書,要求高宗將李義府就地正法。武則天看著朝廷上的文武百官沸沸嚷嚷,便告高宗皇帝,此人還需留用,不可廢除。高宗皇帝非常頭疼,他只好聽從武則天的話,匆匆找來一個替罪羊,冠以侮辱大臣之罪名,將他關入大牢,以此了結了李義府的案件。關隴集團的反擊并沒有奏效,武則天卻捏了一把冷汗。武則天深刻地意識到,必須除掉關隴集團和長孫無忌,才能安穩(wěn)度日。
就這樣武則天把魔抓伸向了長孫無忌?!杜f唐書·長孫無忌傳》:“中書令許敬宗遣人上封事,稱監(jiān)察御史李巢與無忌交通謀反,帝令敬宗與侍中辛茂將鞠之。敬宗奏言無忌謀反有端。”由太子洗馬韋季方等人的朋黨案經人舉報,告到了高宗那里,高宗非常重視。武則天此時又積極參與進來,她提議由許敬宗和辛茂進行審查。韋季方是長孫無忌的門生故舊,許敬宗希望能從韋季方身上入手,讓長孫無忌卷入這個事件中。高宗同意由許敬宗和辛茂兩人辦案,武則天示意,讓許敬宗逼韋季方制造偽證,誣陷長孫無忌與韋季方同謀。韋季方卻頗有骨氣,他堅定否決了與許敬宗合作制造偽證,無論威逼還是利誘,韋季方堅決不從。最后,韋季方選擇死一了百了。
韋季方想死卻未能如愿,但是他已經奄奄一息,從他身上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長孫無忌的罪??墒俏鋭t天又想了一招,她讓許敬宗偽造了一封私信,模仿韋季方的字跡,將勾結朋黨和謀反的計劃統(tǒng)統(tǒng)寫到信里,聲稱從韋季方身上搜出了可靠證據。這件事轟動了朝廷,高宗皇帝也不敢相信,可是證據已經擺在眼前,證人已經死去。高宗皇帝慌了神,《舊唐書》記載:“帝曰:‘我家不幸,親戚中頻有惡事。高陽公主與朕同氣,往年遂與房遺愛謀反,今阿舅復作惡心。近親如此,使我慚見萬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