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弁言

千首唐人絕句(套裝共2冊) 作者:富壽蓀 選注;劉拜山 富壽蓀 評解


弁言

絕句產(chǎn)生于南北朝,而完全成熟并臻于醇美之境則在唐代。絕句是唐代新體詩歌,形式簡短,音節(jié)和諧,韻味雋永,便于歌唱吟誦,其傳播之廣,感人之深,遠非其他各體詩歌所能企及。唐代絕句名家輩出,絕句創(chuàng)作繁榮,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其藝術成就,亦非以后任何一個朝代所能企及。唐人絕句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瑰寶,千余年來一直為廣大讀者傳誦不絕。

編選唐人絕句,在宋代即已開始。今天能看到的,有南宋趙蕃、韓淲合選的《唐絕句選》(宋末謝枋得為之評解,世稱《唐人絕句注解》),明代敖英的《唐詩絕句類選》,清代王士禛的《唐人萬首絕句選》和姚鼐的《唐人絕句詩鈔》,近代邵裴子的《唐絕句選》等等。這些選本,從不同的角度采錄唐人絕句中的佳作,體現(xiàn)了某種藝術觀點和主張,無疑對后人都是有其啟發(fā)意義的。但由于編選者的主觀愛好和時代局限,它們都存在著某些缺點或不足之處。

本書是大型唐人絕句選本,要求廣泛選錄各個時期各派各家的代表性作品,體現(xiàn)各種風格特色和重要作家的藝術成就,并力求題材豐富多彩,盡可能地反映唐人絕句的全貌。為此,在編選時曾反覆研讀全部唐人絕句,并參考各種古今選本,斟酌損益,至于再三,最后選定五言絕句三百二十二首,六言絕句十四首,七言絕句七百三十六首,共計一千零七十二首。唐人絕句的精華,可說大致已備于此了。

下面略述本書有關???、注釋和集評、評解等方面的情況。

在??狈矫?,作品原文依據(jù)《全唐詩》,并以《萬首唐人絕句》和各家唐人專集、各種唐詩選本參校異同,擇善而從;足資參考的異文,則擇要注出。

在注釋方面,力求簡明確切地注明本事、典故、成語和比較艱深的詞匯,習見的典故注釋從略,引文過長的則予節(jié)錄、改寫而注明出處。在注釋的同時,扼要說明典故、成語的意義和作用之所在,并對某些比較費解的詩句作必要的疏解,有時也引證前人或后人意境相似的詩句,以資比較,藉使加深理解。

在集評和評解方面,鑒于有悠久歷史的詩評是值得重視的文學批評傳統(tǒng),對闡幽發(fā)微、拓展思路和培養(yǎng)欣賞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特從數(shù)百種詩話、筆記和各種唐詩評注本中輯錄出大量評語,經(jīng)過抉擇,去蕪存精,辟為“集評”一欄,附于每首的注釋之后,作為注釋的重要補充。其列于“集評”之后的“評解”,則為試用這一傳統(tǒng)形式所寫的新評,以進一步闡明詩意,充實舊評。

此外,本書還分類選輯前人對唐人絕句概論性的評述,名為“唐人絕句輯評”,作為附錄,使讀者和研究者能集中地掌握這部分資料,而免搜檢之勞。這些評述,對研究唐人絕句,是極有用處的。

本書的編寫,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階段軔始于一九五九年,是我和劉拜山同志合作進行的。其中評解由拜山同志執(zhí)筆,選注、輯評及撰寫作者小傳等工作由我擔任,到一九六三年完成。此稿曾于一九八〇年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書名為《唐人絕句評注》(共選詩六百十六首),但未在大陸上發(fā)行。后一階段的編寫,從一九八一年初開始,由我單獨負責,對選篇、注釋作了大量的增訂,并廣輯舊評,補寫新評,成為現(xiàn)在這個新的本子。

本書蒙葉蔥奇、陳九思、馬茂元諸先生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同志精心審閱,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受益良深,謹致謝忱。但由于學殖淺薄,錯誤仍恐難免,殷切期望讀者和專家指正。

本書蒙王蘧常、錢鍾書先生題簽,謹此致謝。

非常遺憾,拜山同志不幸于一九六五年謝世,未能看到本書的出版?;貞浂嗄昵埃瑸榫帉懘藭?,和拜山同志往復商討并承其指導的情景,至今猶歷歷在目,不禁感慨系之。

富壽蓀
一九八三年六月于上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