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愿歸盤谷序
【原文】
太行之陽有盤谷①。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蛟唬骸爸^其環(huán)兩山之間,故曰‘盤’?!被蛟唬骸笆枪纫玻亩鴦葑?,隱者之所盤旋②?!庇讶死钤妇又?/p>
愿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③,進退④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⑤,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⑥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⑦,秀外而惠中,飄輕裾⑧,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⑨,爭妍而取憐⑩。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dāng)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11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12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13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14,口將言而囁嚅15,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16,僥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維子之稼17;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18,廓其有容19;繚而曲,如往而復(fù)。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20!”
【注釋】
①盤谷:在今河南濟源北二十里。②盤旋:同“盤桓”,留連、逗留。③廟朝:廟,宗廟;朝,朝廷?!皬R朝”連稱,專指以君主為首的中央政府。④進退:這里指任免升降。⑤旗旄(máo):旗幟。旄,旗竿上用旄牛尾裝飾的旗幟。⑥才畯:才能出眾的人。畯,同“俊”。⑦便(pián)體:輕盈的體態(tài)。⑧裾(jū):衣服的前后襟。⑨負恃:依仗。這里指自恃貌美。⑩憐:愛。11惡(wù):厭惡。12車服:車輛與服飾,代指官職。古代以官職的品級高下,確定所用車子和服飾。13黜陟(chùzhì):指官吏的進退或升降。14趑趄(zījū):躊躕不前。15囁嚅(nièrú):欲言又止的樣子。16誅戮:殺戮,殺害。17稼:播種五谷,這里指種谷處。稼此處念作gǔ,與“土”押韻。18窈(yǎo):幽遠。19廓其有容:廣闊而有所容。其:猶“而”。20徜徉(chángyáng):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
【譯文】
太行山的南面有個叫盤谷的地方。盤谷中間,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茂盛,人煙稀少。有人說“因為這山谷環(huán)繞于兩山之間,所以叫作‘盤’?!币灿腥苏f“這個山谷,位置偏僻而地勢阻塞,是隱居的人盤桓逗留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這里。
李愿說:“人們稱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他們把利益好處都給了別人,名聲顯赫于當(dāng)世,在朝廷里任職,任免百官,輔佐皇帝發(fā)號施令。而他們在朝廷之外,便樹起旗幟,擺設(shè)弓箭,武夫在前面呼喝,侍從塞滿道路,負責(zé)供給東西的仆役各自拿著物品,在路的兩邊跑前忙后。他們高興時就隨意賞賜,發(fā)怒時就隨性處罰。他們跟前聚集著很多才能出眾的人,論古說今,贊揚他們的德行,這些話叫人聽在耳中而不感到厭煩。那些眉毛彎彎、面頰豐滿、聲音清脆、體態(tài)姣好、外貌秀麗、資質(zhì)聰慧、起舞時輕薄的衣襟飄然而動、長長的衣袖遮掩面容、粉面白臉、青黛畫眉的女子,在一排排后房中清閑地生活著,自恃貌美,忌妒別的姬妾得到寵愛;爭著比美,滿心都是要獲取主人的寵愛。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之恩,掌握了大權(quán)的那些大丈夫的所作所為啊!我并非厭惡這些而躲避的,只是命中注定不能僥幸得到啊!我清貧地住在山野,登上高處眺望遠方,在繁茂的樹下整日悠然靜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漱,保持自身的潔凈。從山上采來的果子,甜美爽食;從河里釣來的魚蝦,鮮嫩可口。日常作息沒有固定的安排,只要感到舒適就安于如此。與其當(dāng)面受到別人贊譽,不如背后不受閑言詆毀;與其肉體享受歡樂,不如心中沒有憂慮。既不受官職的約束,也不受刑罰的懲處;既不問天下的治理和混亂,也不管官吏的升遷和貶謫。這些都是境遇不好、不行時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為,我就這樣去做。侍候在達官貴人的門下,在通往地位權(quán)勢的路上攀爬奔走,想要抬腳進門卻舉止不定,想要開口說話卻欲言又止。處于污濁低下的地位而不知羞恥,觸犯了刑法而被誅殺。期盼著獲得名利的微弱機會,直到老死才罷休。這樣的人在為人方面究竟是好呢還是不好啊!”
昌黎韓愈聽了李愿的話,稱贊他說得有氣魄。給他斟上酒,并為作寫了一首歌詞:“盤谷之中,是你的房屋。盤谷的土地,可以播種五谷。盤谷的泉水,可以用來洗滌,也可以沿著它漫步。盤谷地勢險要,誰會來爭搶你的住處?谷中幽遠深邃,天地廣闊足以容身;山谷回環(huán)曲折,像是走了出去,卻又回到了原處。啊!盤谷中的快樂啊,歡樂無窮?;⒈h離這兒啊,蛟龍?zhí)颖芏悴亍9砩袷刈o啊,呵斥禁絕不祥。有吃有喝啊,長壽而健康,沒有不滿足的事啊,還有什么奢望?用油抹我的車軸啊,用糧草喂我的馬匹,跟著你到盤谷中啊,終生在那里優(yōu)游
【解析】
《送李愿歸盤谷序》是韓愈寫給友人李愿的一篇贈序。由于長期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和一連串的不得志,韓愈對當(dāng)時的官場充滿了牢騷,對仕途得意者充滿鄙視,而對山居幽林者多有向往。他在送李愿回盤谷隱居之時寫下這篇文章,借以傾吐他的不平之氣,并表達他羨慕友人隱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文借李愿之口,描繪出三種人:一是“坐于廟朝,進退百官”的達官貴人,二是“窮居而野處”的山林隱士,三是趨炎附勢、投機鉆營的小人。通過對比,對志得意滿、窮奢極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權(quán)貴之徒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對友人的隱居之志大加贊賞。文章最后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和濃郁的抒情筆調(diào),詠嘆、贊美、祝福友人的隱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羨之意。
韓愈的贈序非常有名,本篇尤為歷代稱道。蘇軾曾于《跋退之送李愿序》一文道:“歐陽文忠公嘗謂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余亦以謂唐無文章,惟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一篇而已。”如此評價,當(dāng)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