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美式對話vs法式獨白
在美國,對話很受歡迎。讀者因此感覺自己直接出現在書中。對話中經常充斥著直接來自街頭的問候、口頭禪和表達方式。這就是為什么偵探小說在美國大獲成功。人們看見人物在生活。在歐洲(主要在法國),對話通常出現在電影中,表現為作者陳述和傾倒眾人的對白。觀眾希望牢記這些對白。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去看電影和話劇是為了提升自己。劇中人物總是充滿智慧,觀眾在腦中記下他們的對白,希望在適當時刻想起這些話。但是,這些對白往往過于文學化,很難把它們安插進日常會話中。比如,在法國電影中,最重要的是對白的鮮活性(思想表達)。在美國,對話與動作節(jié)奏緊密貼合。法國小說強調包含景物、精神狀態(tài)和人物欲望的長敘事。而在美國,小說人物更像是為了隨心所欲生活而迫切想要逃離家庭庇護的青少年。當然,即使給人感覺他們是隨著個人意愿創(chuàng)作,但其實美國作家也需要嚴格遵守規(guī)則。這就是為什么美國人對于翻譯法國小說總有一些猶豫。同樣也解釋了很多法國學者對美國小說的不屑,認為其總是充斥著沒有起伏的動作和對話。有些法國作家認為找到了解決方法——把法國主題嵌入美國結構來創(chuàng)作小說。
“他馬上走到書店深處,偷偷地拿起一本書,小心翼翼地打開,讀了幾行或幾頁,當他聽到身后有咳嗽聲時,嚇了一跳,第二位正好相反,他專心致志,擁有堅強的神經?!苯锹淅锏臅蹋褪沁@樣區(qū)分囊中羞澀的讀者和偷書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