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辜負人間不值得 作者:廬隱 著


邵洵美

“我每次作稿,描寫某人的悲哀或者煩惱,我只是欺人自欺,說某人怎樣的痛哭,無論說得怎樣像,但是被我描寫的某人,是否和我所想像的傷心程度一樣,誰又敢斷定呢,然而那些人只是我借他們來為我象征之用……”

上面是廬隱所著《靈海潮汐》中《寄天涯一孤鴻》里面的一段話,可以說是她對于自己作品的一個供狀。我們在她的作品里。不但時??梢哉乙娝约旱南笳?;有許多篇簡直完全是自傳式的,熱烈的情緒從沒有一些遮掩。讀她的作品,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直爽的女子,她有著不可忘懷的過去,但是她明白這人生的意義。她對于一切事情是如此地坦白:她要笑,笑到一切人心跳;她要哭,哭到把所有的眼淚都流干。她是有個性的,她知道這人間世的殘酷,她自己受著冤屈,她又為人家抱著不平;她平時總是興奮著,所以“那我可不在乎”便成了她的口頭禪。但是她生性是拘謹?shù)?,她的“游戲人間”,與其說是一種發(fā)揮,不如說是一種報復:所以她所憧憬著的仍是——

“這里是一個很空寂的環(huán)境,前面有一條石砌的山路,左右環(huán)繞山巒;沒有人家,沒有村落,也沒有游人,只有一兩個樵夫背著柴束,向山下林叢中走去,山澗中的流泉,假使發(fā)出潺潺的水聲。行云和沙冷都沉醉于這偉大的沉默中了。

在他們的眼前,展露著宇宙的神秘,他們的心弦,同時奏著和諧的曲調;他們的內心,充實著美滿的光和愛。”

我認識廬隱不過三年,三年內見面不滿二十次,每次見面她總和唯建在一塊:有時是他們到我家里來,有時是我上他們家里去。因為我不愿意和弄文的人談文,所以我們見面時,談話的范圍總會擴大到很大很大;也就是為了這個原因,廬隱的性格便常會明白的露出來,她給我的印象便很深。

我記得廬隱常用著最柔軟又流利的北平話說“怪事,怪事”!當要添酒時發(fā)現(xiàn)了酒瓶已空;或者當抓了三圈抓不到等了半天的嵌五萬;或是當人輕輕的對她說她這件淡綠的旗袍更可以配合她個性的時候。從她言語里,我們又可以聽出她愛哭;可是當你想要取笑她時,她總好像獨自般的說:“不,我覺得哭了就爽快?!?/p>

說她爽快,恐怕是最能道出她的個性,可是還得明白她感覺的敏銳;她沒有一句話不肯爽快的說出來,可是無論你說句什么話,總又引出她一大串爽快的回答或追問。

這些當然是浮面的觀察,但是我相信廬隱心底里不會有多大的秘密,要是有,那恐怕連她自己都不會知道。有一次她和唯建故弄玄虛,約了我去,記得還請了新城大杰夫婦,我看見晚飯的菜太華麗了,就問是一個什么宴會,唯建搶著聲明是慶?!断笱澜渲浮访摳?,可是我們只看見有一個秘密在廬隱嘴唇上發(fā)顫,不久就抖出一句帶笑的“今天是小妹妹一歲”。

廬隱的天真,使你疑心“時光”不一定會在每一個人心上走過;喝酒是她愛的,寫文章是她愛的,打麻雀是她愛的,唯建是她愛的……她還愛許多旁的東西,可是她從沒有想過要有選擇。對于她,我相信,一對白板不見得比不上唯建兩個眼睛里的光芒。

在她文章里最容易找到自己:《玫瑰的刺》當然是事實的記載;《云蘿姑娘》《樹蔭下》那也幾乎是從她日記里演化出來的;《地上的樂園》里她的一首定情詩(結束也許是不吉利);《云鷗情書》那是早由禮錫做過索隱了。

也許因為她喜歡用主觀的筆調,所以有很多篇文章是用日記體裁寫的,人幾乎會疑心她是沒有一天間斷記日記的。我們更可以在她文章里找到她對于自己的評語,《海濱故人》里的露沙一定是她自己:“露沙有很清瘦的面龐和體格,但卻十分剛強,她們給她的贊語是‘短小精悍’,她的脾氣很爽快,但心思極深,對于世界的謎仿佛已經(jīng)識破。對人們交接,總是詼諧的?!彼龑τ谧约盒愿竦脑V說,的確和我們對于她的觀察一樣;不過我真奇怪,她為什么總愛說自己經(jīng)驗的豐富,“對于世界的謎仿佛已經(jīng)識破?”且看她經(jīng)驗所顯示給她的——

“現(xiàn)在的社交,第一步就是以討論學問為名,那招牌實在是堂皇得很,等你真真和他討論學問時,他便再進一層和你討論人生問題,從人生問題,便渲染上許多憤慨悲抑的感情話,打動了你,然后戀愛問題就可以應運而生了?!喼笔亲鲬?,所幸當局的人總是一往情深,不然豈不味同嚼蠟!”(《海濱故人》)

“鐘文……我在你心目中,不知還是個什么狐貍精或是魔鬼吧!”(《玫瑰的刺》)

“我想游戲人間,反被人間游戲了我!”(《靈海潮汐》)

但是看她真的將講愛情時,那簡直是一個天真的小女孩子!所以我覺得說她聰明也可以,勤奮也可以,活潑也可以,率直也可以,慈悲也可以,甚至嚴重都可以;但是說她識破世界之謎卻無論如何不可以。就因為她識不破世界之謎,所以她會有這樣豐富的情感,熱烈的興致,深切的戀愛,和她寫文章的勇敢及忍耐;否則那里還會有這七八冊心血的結晶!

像廬隱這么一個作家,當然最適宜于寫自傳了,第一她因為對自己特別感到興趣,于是會細心的去觀察自己而立下幾乎是大公無私的評語。第二她有充足的腦力去記憶或是追想她的過去。第三她有勇敢去頌揚自己的長處及指斥自己的弱點。第四她有那種癡戇或是天真去為人家抱不平及暴露人世間的丑惡。第五她有忍耐同時又有深刻的觀察力去偵視這人生的曲折。第六她有復雜的經(jīng)驗可以使自傳不枯燥。第七她有生動的筆法可以使一切個人的事情使別人感到興味。第八也是最難得的,便是她是一個“自由人”,她不用在文章里代什么人說話或是為什么人辯護及遮蔽。

我第一次讀到她的作品,是她的那篇《父親》,當時好像是發(fā)表在《小說月報》上的。我的感想是作者浪漫氣息的濃厚,以及她是一位定命論者。當我最后讀到《象牙戒指》,我仍是如此感想。一朵紅玫瑰,兩只象牙戒指,這是廬隱到人間來要講的故事。

(原載于1934年6月15日上海第一出版社的《廬隱自傳》)

  1. 此文為邵洵美為《廬隱自傳》所作的序言,原篇名為《廬隱的故事》,選文時略有刪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