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盧米埃兄弟

改變攝影的攝影師 作者:(英)克里斯·迪基


盧米埃兄弟

THE LUMIèRE BROTHERS

彩色攝影

奧古斯特(Auguste),1862—1954年,生于法國的貝桑松,卒于法國里昂。

路易(Louis),1864—1948年,生于法國貝桑松,卒于法國邦多爾。

發(fā)明第一個可行的彩色攝影方法 :微粒彩屏干版。

奧古斯特和路易·盧米埃是成功的人像攝影師安托萬(Antoine)的兒子。奧古斯特隨父親在攝影室工作,而路易是物理學大學生,他完善了明膠銀溴(gelatin-silver-bromide)干版,由他們的工廠從事商業(yè)生產(chǎn)。1907年,工廠開始出品微粒彩屏干版(autochrome),并且主導彩色攝影術達30年。

早在1861年,蘇格蘭科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已經(jīng)用“加色法”,拍攝了第一幅彩色照片,原理是按比例混合三原色紅、綠、藍色,可以復制任何顏色。他分別加用紅、綠、藍三張濾光片進行曝光,給蘇格蘭花格呢緞帶拍攝了三幅獨立的黑白負片,然后從負像相應地制作出三張正像,再分別加載三張對應顏色的濾光片投影疊加影像,便生成了原來物體的彩色影像。1869年,法國科學家路易·迪柯·杜·豪隆(Louis Ducos du Hauron)提出了一種簡化方法,采用三原色的細密劃線屏,產(chǎn)生了同樣的結(jié)果,但只能作單次曝光。其后30年內(nèi),這種方法的種種變體被提了出來,還申請了專利,但復雜的操作過程,加上影像不穩(wěn)定,意味著它們在商業(yè)上都不可行。

“色彩和攝影不能相提并論?!?/p>

美國攝影師保羅·斯特蘭德

寫于1917年。

盧米埃兄弟也對彩色成像過程進行研究。1903年,路易的微粒彩屏干版發(fā)明被授予了專利。這個過程使用染成三原色的馬鈴薯淀粉微粒,大致按相同比例混合排布,然后將它們粘在玻璃版表面。為了使過程精細化,彩色顆粒之間的微隙填上了炭黑微粒。這個濾光層上覆蟲膠層加以保護,然后涂上新開發(fā)的全色乳劑(它對于所有波長的光具有相同的感光度)。該干版從背后曝光,使光線通過三原色微粒組成的彩色濾光層后才到達乳劑曝光成像。反轉(zhuǎn)的過程涉及顯影、再曝光和再顯影,以生成三原色小點組成的正像,此正像可通過光線透射或投影看到。

許多微粒彩屏干版雖然脆弱,卻保存到現(xiàn)在,而且有的很漂亮。此例拍攝的是一個維多利亞時期的家庭(1910年)。

微粒彩屏干版影像模擬彩色照片的復制,與修拉(Seurat)等點彩畫藝術家的技巧相呼應。雖然按科學要求,顯而易見的是要實現(xiàn)逼真的彩色攝影方法,但直到整整60年后,彩色攝影才達到廣大攝影藝術家的審美標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