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即小見大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略論中國人的臉 作者:魯迅 著


即小見大

北京大學的反對講義收費風潮,芒硝火焰似的起來,又芒硝火焰似的消滅了,其間就是開除了一個學生馮省三。

這事很奇特,一回風潮的起滅,竟只關于一個人。倘使誠然如此,則一個人的魄力何其太大,而許多人的魄力又何其太無呢。

現(xiàn)在講義費已經取消,學生是得勝了,然而并沒有聽得有誰為那做了這次的犧牲者祝福。

即小見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長久不解的事來,就是:三貝子花園里面,有謀刺良弼和袁世凱而死的四烈士墳,其中有三塊墓碑,何以直到民國十一年還沒有人去刻一個字。

凡有犧牲在祭壇前瀝血之后,所留給大家的,實在只有“散胙”這一件事了。

十一月十八日。

題注:

本篇最初發(fā)表于1922年11月18日北京《晨報副刊》。收入《熱風》。1922年10月18日,北京大學部分學生反對征收講義費,發(fā)生風潮。蔡元培等提出辭職,大部分學生遂公推代表挽留,表示反對風潮。同月25日蔡元培等復職,風潮止息。后校方有所讓步,取消了講義費,學生馮省三卻因此被開除。馮省三(1902—1924),山東平原人,當時北京大學預科法文班學生。魯迅因此事聯(lián)想到民國四烈士為民捐軀,日后卻被人遺忘的事。后來魯迅在《兩地書·二十二》中提到《即小見大》一文:“我那時曾在《晨報副刊》上做過一則雜感,意思是:犧牲為群眾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眾就分了他的肉、散胙?!薄吧㈦选保概f時祭祀以后,散發(fā)祭祀所用的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