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當納蘭容若遇到倉央嘉措:全2冊 作者:聶小晴 泉凌波,閆晗 編


前言

納蘭容若,號楞伽山人,康熙年間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清朝第一詞人。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出生于滿洲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秖(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他天生富貴,衣食無憂,父親權傾朝野;他天資穎慧,博通經(jīng)史,工書法,善丹青,精騎射,十七歲為諸生,十八歲舉鄉(xiāng)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士出身,后晉身一等侍衛(wèi)。三十一歲風華正茂之時因傷寒與世長辭。納蘭是多種矛盾的混合體:生為滿族人,卻癡迷于漢文化;骨子里是個文人,從事的卻是武將的行當;身份顯貴,心卻游離于繁華喧鬧之外,“視勛名如糟粕、勢利如塵?!?;他是地道的滿族八旗子弟,結(jié)交的卻都是一些年長的漢族落拓文人,“以風雅為性命、朋友為肺腑”;他仕途順暢,卻壯志難酬,孤獨失意,受盡了命運的捉弄。他的愛情道路更是崎嶇不平,自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的表妹被選入宮中,自此高墻隔阻,再無相見之期;等他終于能夠放開心傷,娶得嬌妻,卻奈何美夢轉(zhuǎn)眼成空,妻子因難產(chǎn)撒手西去;其與紅顏知己才女沈宛因為滿漢身份的差異,也不能長相廝守。納蘭短暫的一生,幾乎都在為情所苦。

納蘭容若現(xiàn)存詞作349首,刊印為《飲水集》和《側(cè)帽集》,后多稱《納蘭詞》。納蘭容若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納蘭詞”也在詞壇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

納蘭容若生活于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重要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向往平淡的經(jīng)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chuàng)作呈現(xiàn)獨特的個性特征和鮮明的藝術風格。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容若在三百年前感動了無數(shù)人,三百年后,他依然在感動著如今的世人。他生命短暫卻如夏花般絢爛,他用詩詞抒寫自己所有的故事。他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種完美: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暫,但絕不黯淡或沉淪。他像一閃而過的流星,在天際劃過,卻留下世間最美的詩詞,讓后人孜孜不倦地品讀。

本書分為“納蘭容若傳記”和“納蘭容若詞作賞析”兩部分,分別講述了納蘭容若的生平和傳世之作,并以詩詞中最動人的語句,揭示了他的凄美悲情的內(nèi)心世界。書中收錄的詞作均是對納蘭情感的真實寫照,并附有注釋、賞析等欄目,從多角度將作品的主題思想、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所蘊含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來。每一句都動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華貴的悲哀,抒寫優(yōu)美的感傷。一尺華麗,三寸憂傷,拈一朵情花,呷一口墨香,在最美的詩詞里邂逅最真實的納蘭容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