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太白接青天

江山勝跡待登臨:唐詩與名勝 作者:張忠綱 ,董利偉 著


六 太白接青天

秦嶺主峰之一太白山,在陜西省眉縣城南20公里處,南界洋縣,東接佛坪,海拔3767米,為關(guān)中最高峰。素以高、寒、險、奇、富饒、神秘著稱。太白山舊屬武功縣,山高勢險,故俗語云:武功太白,去天三尺三。山上廟宇古跡甚多,如凌云觀、斗母宮、文公廟、三官殿等。山巔有太白湫泉,共三池。三池上下鼎列,池水清可鑒發(fā),深不見底。韓愈曾以“魚蝦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柯有脫葉,欲墮鳥驚救”(《南山》)的詩句來描繪此處景致。

太白山風(fēng)景壯麗,為歷代文人、名僧競相交游的勝地,同時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李白在《蜀道難》中曾描繪過想象中的太白山:“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彼凇豆棚L(fēng)》(其五)中也抒寫了遠望中的太白山:“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爾與世絕?!边@里面想象與夸張的成分居多。他的《登太白峰》寫的卻是登上太白峰的感受: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

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更還。

這是一首浪漫主義色彩極為濃郁的游覽詩,寫得大開大合,舒卷自如,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開頭兩句以登攀的費時與費力烘托了太白峰的高險。太白峰使詩人聯(lián)想到太白金星,于是便幻想出太白星告訴他可以為他打開通往天界的門戶,詩人宛然已站在天地之界,舉手可觸明月,可在群山之上遨游,如同進入莊子《逍遙游》中描繪的理想境界。然而詩人畢竟還是牽掛人世間,最后兩句正道出了他留戀人間、渴望有所作為的綿綿幽思,流露出壯志難酬、不甘無為的惆悵矛盾心理。

“太白積雪”是“關(guān)中八景”之一。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渭水》云:“太白山南連武功山,于諸山最為秀杰,冬夏積雪,望之皓然?!币蛱咨胶0胃撸缴蠚夂蚝?,常年積雪不化,即使是三伏盛夏,也是白雪皚皚,從遠處遙望太白,有如玉龍橫臥天門。另有一種說法認為“太白積雪”并非真雪,而是白色的石片。太白山頂多是由淡色的麻片巖組成,由于氣候高寒,風(fēng)吹雨淋,霜凍嚴冽,巖石碎裂,不斷沿著山坡滑落,在海拔3300米以上形成了一片白色的石海,給人以白雪皚皚的假象。據(jù)說,古人觀“太白積雪”多講究在晴日從遠處遙望,特別是在早春或晚秋,山峰襯著朝霞或夕照,其景致蔚為壯觀,令人心曠神怡。中唐詩人賈島《送僧歸太白》寫到這一景象:

堅冰連夏處,太白接青天。

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巔。

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

后會不期日,相逢應(yīng)信緣。

堅冰連夏,即指太白山常年積雪,至夏日而不消融。接青天,言太白之高。頷聯(lián)寫想象中所送友人的住所:白云擁石房,周圍山峰高出云表。頸聯(lián)以“虎穴”、“龍泉”襯托出友人的超凡脫俗。最后一聯(lián),流露出詩人自己也將歸隱山居的情緒。

與賈島詩風(fēng)極為相近的晚唐詩人李洞有一首《寄太白隱者》也寫到太白山:

開辟已來雪,為山長欠春。

云凝藏磧雁,寒噤入川人。

棧閣連冰柱,耕樵隔日輪。

此中棲息者,不識兩京塵。

自上古開天辟地以來,太白山上就積雪皚皚;山上長年缺少溫暖的春光。白云深處,藏著沙石中來的大雁;山高天寒,入川經(jīng)此之人無不寒噤連連。由陜?nèi)氪ǖ臈5肋B著冰柱,太白高入云端,山下耕樵之人竟難見太陽?!皟删m”,指昭宗時朱全忠、李克用作亂之事,當(dāng)時東京洛陽、西京長安都在戰(zhàn)火之中。尾聯(lián)描繪出太白隱者自得山水之樂,不問人間塵事的瀟灑脫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