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敘
武德軍節(jié)度判官司歐陽炯[1] 撰
鏤玉雕瓊[2],擬化工[3]而迥巧;裁花剪葉,奪春艷以爭鮮。是以唱云謠[4]則金母詞清,挹霞醴[5]則穆王心醉。名高白雪[6],聲聲而自合鸞歌[7];響遏行云,字字而偏諧鳳律[8]。楊柳大堤[9]之句,樂府相傳;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爭高門下,三千玳瑁之簪[10];競富樽前,數(shù)十珊瑚之樹[11]。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12]。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tài)。自南朝之宮體[13],扇北里[14]之娼風(fēng)。何止言之不文[15],所謂秀而不實(shí)。有唐已降,率土之濱[16],家家之香徑春風(fēng),寧尋越艷;處處之紅樓夜月,自鎖嫦娥。在明皇朝[17],則有李太白應(yīng)制[18]清平樂詞四首。近代溫飛卿復(fù)有金筌集,邇來[19]作者,無愧前人。今衛(wèi)尉少卿字弘基[20],以拾翠洲邊,自得羽毛之異;織綃泉底,獨(dú)殊機(jī)杼之功。廣會(huì)眾賓,時(shí)延[21]佳論。因集近來詩客曲子詞[22]五百首,分為十卷。以炯[23]粗預(yù)知音,辱請命題,仍為敘引。昔郢人有歌陽春者,號(hào)為絕唱,乃命之為花間集。庶使西園[24]英哲,用姿羽蓋[25]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26]。時(shí)大蜀廣政三年[27]夏四月日敘。
[1]歐陽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jù)《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shí)歷任翰林學(xué)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后,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于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2]鏤玉雕瓊:雕刻瓊玉。形容刻畫功夫。
[3]化工: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
[4]云謠:白云謠。相傳穆天子與西王母宴飲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因首句為“白云在天”,故名白云謠。
[5]挹霞醴:酌仙酒。
[6]白雪:中國古琴名曲。傳為春秋晉師曠所作。
[7]鸞歌:鸞鳴。
[8]鳳律:《呂氏春秋古樂》中有“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句,故稱音律為鳳律。
[9]楊柳大堤:樂府曲名。
[10]玳瑁之簪:裝飾有玳瑁的簪。晉張華《輕薄篇》有“橫簪刻玳瑁”句。三千玳瑁之簪:形容來客眾多且富有。
[11]數(shù)十珊瑚之樹:用石崇與王愷以珊瑚樹爭豪事。
[12]拍按香檀:以檀板為節(jié)拍。
[13]宮體:宮體詩,指南朝梁“傷于輕艷”的詩風(fēng)。
[14]北里:唐長安平康里,因在城北,也稱北里,是妓院所在地。
[15]不文:不文雅。
[16]率土之濱:境城之內(nèi)。語出《詩經(jīng)小雅北山》。
[17]明皇朝: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shí)期(712-756)。
[18]應(yīng)制:受皇帝命而作。
[19]邇來:近來。
[20]弘基:《花間集》的編輯者趙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跡不詳。編此集時(shí)任衛(wèi)尉少卿。
[21]延:收納。
[22]曲子詞:詞的別稱。
[23]炯:歐陽炯。
[24]西園:三國魏鄴都的西園,魏文帝曹丕集文學(xué)侍從之臣游宴、賞月的地方。后來代指游宴地。
[25]羽蓋:以翠羽為飾的車蓋。
[26]蓮舟之引:即采蓮曲,樂府清商曲辭。
[27]大蜀廣政三年:后蜀年號(hào),相當(dāng)于公元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