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

毛姆的書單 作者:(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愛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

為了自我提高,我一生中讀了許多談論小說的書籍??偟膩碚f,這些書的作者都和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樣,認為小說不應當被視為一種消遣方式。他們無一例外地表示,故事對一部小說來說并不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他們將故事視為小說中的一層障礙,因為故事會使讀者的注意力分散,從而忽視小說中的那些重要因素。他們似乎并沒有意識到,故事實際上是小說家為了抓住讀者而扔出的一根救生繩索。在他們看來,單純地敘述故事是小說走向沉淪的一種體現(xiàn)。我覺得這種觀點真是匪夷所思,因為對人類而言,聽故事的欲望是根深蒂固的,就如同他們對財富的欲望一樣。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聚在篝火旁或市井處聽別人講故事。這種欲望從未減退,從如今偵探小說的大受追捧就可見一斑。

小說家要會講故事,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如果僅僅把小說家當作編故事的人,這實在是一種侮辱。當然,我敢打包票,沒有人會如此蔑視小說家。小說家通過他選擇敘述的事件、他選擇的人物以及他對人物的態(tài)度,對生活進行批判。這樣的批判或許并沒有什么獨到之處,也談不上深刻,但它已成既定事實。結果,就連小說家本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已經(jīng)通過這種簡單的方式變成了一位道德家。不過道德不同于數(shù)學,算不上追求精確的科學。衡量道德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與人類的行為相關,而我們都知道,人類的行為是復雜多變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紛亂的世界,而小說家要做的就是關注它。未來的一切都是未知之數(shù),我們的自由始終會受到威脅。我們總是在焦慮、恐懼以及挫折中掙扎。那些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道德觀念,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過時。然而,小說家們很清楚,這些嚴肅的話題會使讀者感到小說內容過于沉重,不愿繼續(xù)閱讀。舉例來說,由于避孕藥的出現(xiàn),保持貞潔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變得不合時宜。小說家們很快發(fā)現(xiàn)了由此導致的兩性關系變化,為了維持讀者的興趣,他們頻繁地讓作品中的人物發(fā)生男女關系。我不確定這樣做是不是明智之舉。切斯特菲爾德爵士對于兩性關系發(fā)表過這樣的評論:“這種歡愉只是一時之快,場面荒謬,代價沉重。”如果他還活著,讀了現(xiàn)代小說,他還會加上一句:行為單調,敘述冗長,乏味至極。

如今的小說越來越重視表現(xiàn)人物,而非單純地描述事件。毫無疑問,表現(xiàn)人物是至關重要的,讀者必須熟悉小說中的人物并與其產(chǎn)生共鳴,才會進而關心發(fā)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不過,突出人物、弱化事件只是小說的一種處理手法。相反,單純地敘述事件并對人物描寫一帶而過,這種處理手法同樣有其存在的意義。事實上,有許多優(yōu)秀的小說都采用了這種寫作手法,例如《吉爾·布拉斯》和《基督山伯爵》。如果《一千零一夜》中的山魯佐德只會刻畫人物,而不知道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那她早就性命不保了。

因夜復一夜給國王講故事而幸免于死的新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