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美無形

撕開宇宙一角 作者:傅曉 著


大美無形

有幸在地球上活著,的的確確是一件玄之又玄的事情,想到這兒便無暇顧及生活容易不容易了,且享受這份美妙吧。事情沒有好壞之分,好壞都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觀念——即使有好壞,那也只是這個大喜劇中的小小插曲而已。

無常是宇宙之道,

亦是生命之要;

若有常,

一切僵死。

無常是常,

常是無常,

常與無常不二。

猶如燈光,

燈是光之體,

光是燈之用,

本名為一。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命每天都是新的。

生命是大海。人們總喜歡在海面追逐浪花,而完全忽視了大海的底蘊。

你有沒有這樣一種體驗:你去了一個很遠的、從未去過的地方,猛然覺得這地方是一定來過的;你見了一個從未見過的人,卻感覺一定是在哪兒見過的;你親歷了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從未發(fā)生,但你分明覺得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

柔軟即生命,僵化即死亡。

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有生命力的人。

心的沙漠比自然界的沙漠更為可怕。自然界的沙漠寸草不生,心的沙漠也會一毛不拔。改造主觀世界的目的,就是:

讓心的沙漠變綠洲。

展示生命的力度,靠的是自強不息;展現(xiàn)生命的厚度,靠的是厚實的底蘊。一切都要靠日積月累的正能量的積聚。

生命原本沒有意義——只有當賦予生命意義的時候,生命才會變得有意義。生命之所以寶貴:一是有死亡這個大背景的映襯;二是過程太短;三是不確定因素太多(無常)。

當你平靜下來,放慢節(jié)奏,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整個宇宙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當個人的精神同宇宙萬物的精神完美結(jié)合的時候,生命力才會得到完美的展示。

記住,我們唯一要做的是:如何在此時此刻享受生命。千萬不要在未老之時就想到老的可憐、未病之時就想到病的痛苦、未死之時就想象死的恐怖。

大多數(shù)人生活在陳詞濫調(diào)之中,生活在按部就班之中,生活在機械麻木之中,生活在例行公事之中,人們?nèi)諒鸵蝗漳陱鸵荒旰翢o生氣地活著,這對生命是極大的辜負。生命力的保持恰恰在打破這一切,讓每一秒都充滿新鮮活力——重復是對生命的最大挑戰(zhàn)。

我們的身體大約有100萬億個細胞,這些細胞沒有一個是長生的。人體每分鐘大約產(chǎn)生3億個新細胞,同時又有差不多同樣數(shù)量的細胞死去。身體的所有細胞更新一次需要7年時間。我們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生與死的悲喜劇:新陳代謝。

如果不在昨天里死去,就無法在今天里重生:從痛苦、關系、思想、習性中解脫出來,清醒地觀察分析這一切;從家人的身上解脫出來,用全新的而不是熟視無睹的眼光去看他們;從社會里解脫出來,以煥然一新的、一個局外者的角度去看社會;從名望、財產(chǎn)和追求中解脫出來,變成一個清新、敏銳、自由的觀者。只有“你”死去,才可新生——當止息所有的記憶和結(jié)論,自由便開始了。

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只要不自暴自棄,上帝就會一視同仁地愛我們。

明天不一定會更好,但明天一定會到來。在生命中,哪怕是再無聊的時光,也只是限量版。

人既然是宇宙意志的產(chǎn)物,每個人身上必定蘊含著巨大的宇宙能量。每個人都是上帝的一部分。覺醒的靈魂便可感應上帝。

養(yǎng)生不如養(yǎng)心。美容不如美心。強身不如強心。

每個人都有一個守護神。上帝不在你的自身之外。

每一個生命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每一個人對宇宙整體都負有責任。為了這樣一個神圣而崇高的目標,人應當隨時致力于整體的利益,而不僅僅是為自己謀劃計較。

保持生命力的要訣:不斷清空自己。

生命即是使命。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有在逆境中,生命才會長成美麗動人的風景。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常想起青州仰天山石屋上的松樹,他們的存在給了大自然一個奇跡,給超越自我樹立了一個典范,他們的生機盎然讓我深深感動;站在高山之巔,我常常注目于那些生長于懸崖峭壁間的植物,它們生長在風力最大、土壤最少、水分最缺的地方,它們的茁壯成長讓我浮想聯(lián)翩。不論條件怎樣糟糕、環(huán)境怎樣惡劣,我們都沒有理由不讓生命之花絢麗綻放。

心靈的荒蕪,乃現(xiàn)代人之通病。

如果你喜歡沒有生命的東西的話,塑料植物看起來也很漂亮。

當我們熱衷于追逐很多、擁有很多、享受很多時,卻丟失了最重要、最根本、最寶貴的自己。

沒有裂縫,陽光無法照進生命。

為了看到生命之光,必須走進最深處的黑暗。

不要害怕生命會結(jié)束,而要害怕它從未開始。

唯有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才會實現(xiàn)眾生平等。

生命力最強是什么時候?是剛出生之時。剛來到這個世界上,身體是最柔軟的,同時也是最強大的,正所謂“柔弱勝剛強”,從此之后身體一天一天變得僵硬,到了生命的最后,也就是身體最僵硬的時候,生命便走到盡頭,而這正是生命力從強到弱的過程——從生到死之間的過程。從精神上說也是如此,剛出生之時一無所知,也正是因為一無所知,所以才一切皆有可能才是精神上最強大,之后教育的、社會的、文化的等各種元素開始進入頭腦,這就是所謂的知識、經(jīng)驗、閱歷、文化,這些東西越多給人的限制就越大。最后到離開這個世界——精神限制達到最大,精神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生命的質(zhì)量在精神。

身體是靈魂和精神唯一的棲息地。

對于生命來說,一切都具有意義,包括苦難、厄運以及死亡。

敬天愛人畏命。只有當我們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生命,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美的一面。生命如同宇宙一樣神秘莫測,它究竟是如何產(chǎn)生的——是進化的產(chǎn)物,還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用心去感受這奇跡、去想象這神奇。于是,你開始敬畏宇宙、敬畏天地、敬畏一切生命,眾生平等的理念真正在你內(nèi)心生根了。這樣,每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動物、一個昆蟲、一棵樹、一朵花都在你眼里都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你的生命便同這宇宙融為了一體,你的生活便是在天堂之中。

存在即是合理。宇宙中沒有不美的事物。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應用欣賞的眼光去看、用接受一切的胸懷去容,而不是吹毛求疵唯我獨尊。

從找到生命的意義之時,生命的畫卷便開始悄然鋪展開來。正如尼采所說:“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找不到生之意義的人,是危險的。在極端困苦的環(huán)境中,那些知道自己的生命中還有某項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最有可能活下來。

有形體有生命者少之又少;有形體無生命者比比皆是。當我們對一切習以為常、視若無睹、麻木不仁、無動于衷時,精神上的生命便死掉了。

生命由兩部分組成:身體和靈魂。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無形的。人的大腦只不過是由細胞、氨基酸、碳和氮元素構成的集合體而已,如果沒有靈魂的驅(qū)動,沒有一種無形力量的驅(qū)使,它自然是無法運作的——只有當靈魂將大腦乃至身體作為工具加以驅(qū)動時,人的意識才得以產(chǎn)生。這就像計算機一樣,再好的硬件與軟件,如果沒有人的操作,它也不會自行運轉(zhuǎn)。

史鐵生說:“當清點遺物,請不要忘記這片天空,那是我恒久的眺望?!比舱f:“我們?nèi)畾q的時候悲傷二十歲已經(jīng)不再回來,我們五十歲的年紀懷念三十歲的生日又多么美好?!边@些感慨正是對生命珍惜之情的流露。對熱愛生命的人來說,每一天都充滿了意義。

對精神貧乏、個性缺乏的人來說,生活中不太可能遇到大的危機;對于精神豐富、情感充盈的人來說,危機卻是不可避免的:每一次危機都是一個成長的印記。

只有生命美麗的時候,世界才是美麗的。一個充滿生命力的人,不會麻木不仁,更不會成為行尸走肉;他會隨時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天天處于成長和進步之中。

不要害怕生命會結(jié)束,而要害怕它從未開始。我們越是懼怕衰老,衰老就來得越快。維持年輕所消耗的精力,只會讓衰老來得更早。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青春。

年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態(tài)。

歲月使人的身體衰老,激情使人的心靈年青。

美在自然、美在自信、美在自由、美在自在、美在簡單、美在生命力。

生態(tài)即生命的狀態(tài);年青即心靈的狀態(tài)。自然的狀態(tài)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狀態(tài);年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年青。年青是一種品質(zhì),一旦有了這種品質(zhì),就永遠不會老去。有信仰就年青,有信念就年青,有自信就年青,有希望就年青,有激情就年青。生理的衰老不可抗拒,心理的衰老卻可以掌握。

臉是要經(jīng)常洗的,不洗就會積滿了灰塵,積滿了灰塵就會有損于你的形象。心也是要經(jīng)常洗的,不洗也會積滿灰塵,積滿了灰塵就會有損于你的精神。

既要偶像,又要自我;既要成熟,又要年青。

保持嬰兒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心”去觀察,你將會不斷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創(chuàng)造。

人生沒有悲劇喜劇之分,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來,那就是喜??;如果你沉湎于喜劇之中,那就是悲劇。如果你一味等待,那結(jié)局只有一個,就是你慢慢變老。生命從整體看是喜劇,從個體看是悲??;人生從整體看是悲劇,從局部和細節(jié)看是喜劇。究竟要怎么活——即使是悲劇,也要當成喜劇來演。

真正的美是生命力的展示。內(nèi)在美能彌補一切外在的缺陷。居里夫人說:“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于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么漫長的日子里,你沒有往生命里注入新的東西。”林肯也說過類似的話,就是一個人一旦到了40歲,就要對自己的臉負責。

年青之美,在于能發(fā)現(xiàn)美的事物——能發(fā)現(xiàn)美的人不會老。

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你播種什么,它就會成長什么,一切均可在此生長。你可以種植鮮花,也可以種植野草,一切都是你選擇的結(jié)果;你能夠培育成功、健康的思想,也能滋生消極、腐敗的思想??臻g是一定的,野草會擠占花朵的地盤。不要讓消極的思想進入你的頭腦——它們會像野草一般瘋占鮮花地盤——它們會扼殺你的生命力。

身的高度并不重要,關鍵是心的高度。盡管你登上了珠峰,但如果僅限于物理高度,那也絕無什么大意義的。

當我們仰望蒼穹的時候,寧靜安詳就開始進駐我們的生命,就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種意境。

生命是最寶貴的,是最值得愛惜的,它是一切的載體和寄托;沒有了它,什么也就沒有了。生命又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人們總是對自己擁有的東西習以為常,而習慣了的東西總是容易被忽視。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它幾乎意識不到水的存在。人們在這個地球上自由的呼吸,也幾乎意識不到空氣的存在。人們在健康的時候,幾乎不去考慮生命是怎么回事,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才幡然省悟;對于“有一天終將離去”這個事實,即使偶爾會觸及,但馬上就會忘記,似乎生命是遙遙無期、沒有終點的。

既然連最寶貴的生命最后都要失去,我們還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在這個雨后,

我走在風景里。

我是孤獨的,

風景是孤獨的;

我不孤獨,

風景也不孤獨;

我就是風景,

風景就是我;

我與風景是一體。

人,本來是單純的,單純到?jīng)]有身外之物,單純到?jīng)]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恰恰因為單純,我們才能感受世界的豐富、生命的神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復雜。恰恰因為復雜,人心開始越來越麻木。在身外之物、功名利祿的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欲罷不能,而將最寶貴的自我迷失——生命之光被隱匿了。浩瀚宇宙間,也許只有地球開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這個幸運的星球上,到處都是物欲橫流,鮮有生命跡象。這是多么嚴重的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啊。

生命是孤獨的——生命之果只能獨享。

生命之美在于“力”的表達:個性的力量、意志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決心的力量、自信的力量以及身體的力量。

自我如宇宙,浩瀚無邊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