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魏晉南北朝

國民詩詞讀本(精) 作者:李樹喜 主編;趙京戰(zhàn),高昌 副主編


三 魏晉南北朝

曹操

短歌行

對酒當歌(1),人生幾何?譬如朝露(2),去日苦多(3)??斠钥?sup>(4),憂思難忘(5)。何以解憂?唯有杜康(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7)。但為君故,沉吟至今(8)。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9)。明明如月,何時可掇(10)?憂從中來(11),不可斷絕。越陌度阡(12),枉用相存(13)。契闊談宴(14),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15)。周公吐哺(16),天下歸心。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一名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后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魏武帝。他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詩和散文。他的詩風悲涼慷慨,豪邁雄健,體現(xiàn)了“建安風骨”的基本特征。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也各有成就,文學史家習慣稱他們?yōu)椤安苁细缸印被颉叭堋薄K麄冎車鷪F結了一批文學家,形成所謂的鄴下文學集團。曹操原有文集三十卷,已散佚。現(xiàn)存樂府詩二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華書局輯校的《曹操集》。

【注釋】

(1)當:應該。(2)譬:譬喻,比喻。(3)去:過去。(4)當以:為了使節(jié)奏和諧而用,無實意。(5)憂思:心中憂愁的情緒。(6)杜康:夏國第五代國君。釀酒業(yè)的鼻祖,被尊稱為酒圣,因而其名字也代指酒。(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本是表現(xiàn)女子對愛慕人的心理,這里表現(xiàn)作者求賢的渴望。青衿為古代讀書人的代稱。(8)沉吟:沉思低吟,低聲吟誦。(9)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引用此句表達了作者對賢才的重視與期待。(10)掇:拾取。(11)中:內心。(12)陌:鄉(xiāng)間小路,東西走向。度:越過。阡:鄉(xiāng)間小路,南北走向。(13)枉:屈尊,屈就。存:問候。(14)契:相合,投合。(1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出自《管子·形勢解》,原句為“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16)周公吐哺:引用周公“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的典故,表明禮賢下士之心。

【賞析】

此詩是一首求賢詩,用典是其一大特色。引用《詩經》中“子衿”和“鹿鳴”表現(xiàn)對賢才的傾慕和渴望;引用《管子》的“形勢解”和周公的做法,表達自己禮賢下士的決心。本詩作于作者平定北方割據勢力正準備渡江與孫、劉一決高下之時。從詩的結尾一句“天下歸心”中,我們也能看出作者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觀滄海

東臨碣石(1),以觀滄海。水何澹澹(2),山島竦峙(3)。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5)。幸甚至哉,歌以詠志(6)。

【注釋】

(1)東臨碣石:東上碣石山。東,方位名詞,這里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臨,到,這里是登上的意思。碣石,古代山名,原在河北樂亭西南,灤河入??诘臇|面,今已沉入渤海中。(2)水何澹澹:水,指海水。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澹澹,水波動蕩的樣子。(3)竦:同“聳”,高起,高聳。峙:直立。(4)蕭瑟:秋風聲。洪波:巨大的波濤。洪,大的意思。(5)星漢:即天河,銀河。燦爛:光彩耀眼。里:里面。(6)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幸,慶幸。至,極點。哉,助詞,表示感嘆語氣。歌:動詞,歌唱。以:連詞,同“而”,連接“歌”和“詠志”兩個動詞。詠:用詩歌來抒發(fā)。志:心愿,胸懷。

【賞析】

《觀滄?!吠ㄟ^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fā)自己壯懷激烈的豪邁情懷。氣魄宏大,意境高遠。從結構上看,作者巧妙地通過對海水的詳細實寫,將全詩推向情感高潮。然后又自然地從寫所見過渡到寫所想,最后以瑰麗的想象和飽滿的激情直抒胸臆,全詩層次分明,嚴謹細密。境中含情,情中寓志。情景交融,詩中有畫。既是寫滄海,也是在寫自己的胸襟和抱負;既是景語,更是感人至深的情語。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1)。螣蛇乘霧(2),終為土灰。老驥伏櫪(3),志在千里。烈士暮年(4),壯心不已。盈縮之期(5),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6),可得永年(7)。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

(1)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竟:盡,完。(2)螣(téng)蛇:傳說中與龍同類的神物,能興云駕霧。(3)驥:千里馬。櫪:馬槽。(4)烈士:有雄心壯志的人。暮年:晚年。(5)盈縮:指人的壽命長短。盈,長??s,短。(6)養(yǎng)怡:保養(yǎng)身心健康。(7)永:長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興手法,借用神龜、螣蛇、老驥等形象,闡發(fā)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姿態(tài)和處世哲理,充滿樂觀主義的明快格調。全詩筆觸淋漓,感情濃烈,雖然句句都在議論,但卻不覺枯燥,反而生趣盎然,極富感染力。詩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曹丕

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1)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2)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3)寄他方?賤妾煢煢(4)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5)琴鳴弦發(fā)清商(6),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7)。牽??椗b相望,爾(8)獨何辜限河梁(9)?

【作者簡介】

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魏朝的開國皇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由于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稱為“三曹”。

【注釋】

(1)搖落:凋殘。(2)慊慊:空虛之感。(3)淹留:久留。(4)煢煢:孤獨無依的樣子。(5)援:執(zhí),持。(6)清商:樂名。清商音節(jié)短促,所以下句說“短歌微吟不能長”。(7)夜未央:夜已深而未盡的時候。古人用觀察星象的方法測定時間,這詩所描寫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間,牛郎星、織女星在銀河兩旁。這時銀河應該西南指,而作者說“星漢西流”,就是銀河由西南轉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8)爾:指牽牛、織女。(9)河梁:河上的橋。傳說牽牛和織女隔著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見,烏鵲為他們搭橋。

【賞析】

全詩借用女子的口吻,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其實是含蓄展示自己渴望實現(xiàn)政治抱負的心中衷曲。詩的開頭借寫秋景來追溯離別時的思念,接著通過想象和心理變化來描摹遠方的丈夫思念故鄉(xiāng)的情狀,然后細膩地描寫女主人公的居家生活,通過生動的細節(jié)表達寂寞的渴望之情,最后把筆觸轉向星空,借神話傳說宣泄深深的傷感和濃濃的憂郁。這首詩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我國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詩。全詩形式新穎,整齊別致,文辭亮麗,情深意長。

曹植

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1),連翩(2)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3)游俠兒(4)。少小去鄉(xiāng)邑,揚(5)聲沙漠垂(6)。宿昔秉良弓(7),楛矢何參差(8)??叵移谱蟮?sup>(9),右發(fā)摧月支(10)。仰手接飛猱(11),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12)。邊城多警急,虜騎數(shù)遷移(13)。羽檄從北來(14),厲馬登高堤(15)。長驅蹈匈奴(16),左顧凌鮮卑(17)。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18)?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1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

【注釋】

(1)羈:馬絡頭。(2)連翩:飛跑不停的樣子。(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陜西諸省的一部分地區(qū)。(4)游俠兒:重義輕生的青年男子。(5)揚:傳揚。(6)垂:邊疆。(7)宿昔:昔時,往日。秉:持。(8)楛(hù)矢:用楛木做箭桿的箭。何:多么。(9)控:引,拉開。左的:左方的射擊目標。(10)摧:毀壞。與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與“馬蹄”都是射貼(箭靶)的名稱。(11)接:射擊迎面飛來的東西。猱(náo):猿類,善攀緣,上下如飛。(12)剽:行動輕捷。螭(chī):傳說中的猛獸,如龍而黃。(13)虜:胡虜,古時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數(shù):屢次。(14)羽檄:檄是軍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書,插上羽毛表示軍情緊急,所以叫羽檄。(15)厲馬:奮馬,策馬。(16)蹈:奔赴。(17)凌:陵蹈,以武臨之。(18)懷:顧惜。(19)中:心中。顧:念。

【賞析】

《白馬篇》塑造了一位武藝高超、志向高遠、渴望報國立功、充滿犧牲和奉獻精神的游俠少年形象,并通過這個形象的塑造,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詩人自己的報國激情和崇高節(jié)操。詩篇中巧妙地運用了倒敘、補敘等藝術手法,并通過“借問誰家子”的設問,筆鋒突轉,大開大合,漸次深化了主題。最后兩句誓言般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慷慨激昂,成為歷代傳誦的名句。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1),漉豉以為汁(2)。

萁在釜下燃(3),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釋】

(1)持:用來。(2)漉:過濾。豉:煮豆子的殘渣。(3)萁:豆萁,豆莖。釜:一種鍋。

【賞析】

作者的哥哥曹丕掌權后,擔心自己兄弟奪權,便讓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否則殺無赦。曹植從鍋中煮的豆,聯(lián)想到自己被煎熬的悲慘命運,果然在七步之內寫成此詩。其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句以豆子和豆萁的關系來曲折表達親人間何必自相殘殺的道理,是本詩的亮點。精巧準確的比喻,是本詩成功的關鍵。

左思

詠史

郁郁澗底松(1),離離山上苗(2)。以彼徑寸莖(3),蔭此百尺條(4)

世胄躡高位(5),英俊沉下僚(6)。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7)。

金張藉舊業(yè),七葉珥漢貂(8)。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9)

【作者簡介】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當時頗被稱頌,“洛陽紙貴”一詞即指大家因爭相傳抄《三都賦》以至洛陽之紙供不應求,貨缺而貴。

【注釋】

(1)郁郁:茂密濃碧。澗:兩山之間的谷地。(2)離離:繁盛,茂密。苗:初生的草木。這里指小樹。(3)徑寸莖:即一寸粗的莖。(4)蔭:遮蔽。百尺條:指澗底松。條是樹枝的意思。(5)世胄:世家子弟。躡:履,登。(6)沉下僚:沉沒于下級的官職。(7)“地勢”兩句:是說這種情況恰如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造成的,其所從來久矣。(8)金:指金日親家族。據《漢書·金日親傳》載,漢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內侍。張:指張湯家族。據《漢書·張湯傳》載,自漢宣帝、元帝以來,張家為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者凡十余人?!肮Τ贾溃ㄓ薪鹗?、張氏,親近寵貴,比于外戚”。七葉:七代。珥漢貂:漢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這兩句是說金張兩家的子弟憑借祖先的世業(yè),七代做漢朝的貴官。(9)馮公:指漢馮唐,漢文帝時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長這樣的小官。偉:奇。不見招:不被進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