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鷓鴣天 桂花

李清照 作者:陳玉蘭 注


鷓鴣天 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一〕。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二〕。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三〕。

〔一〕情疏跡遠只香留:謂桂花幽香淡淡飄自遠處。

〔二〕畫闌開處冠中秋:指桂花八月飄香,冠絕中秋。此化用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畫闌桂樹懸秋香”句意。

〔三〕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謂屈原作《離騷》,遍引香花香草之名以喻美德,卻為何不提及桂花。騷人,指屈原。可煞,真是,的確是,語氣副詞。情思,情意。何事,為什么。兩句取宋陳與義《清平樂·木犀》“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句意。然而事實上《離騷》兩次言及桂花。

【點評】詠物詩如宋林和靖之詠梅有“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從意境創(chuàng)造中凸現其形象,給人以身處此境中種種美的聯想與超塵脫俗的生存感受;也有只以所詠之物抽象的生物屬性作多方面敘寫來印證某種人生精神的。李清照此作當屬于后一路寫法,它以特寫桂花的色淡香濃、貌不驚人、超然遁跡、安于平凡的形神稟性來稱頌它為“花中第一流”,并喻示人的精神內質之美,一種符號化的表述與淺顯的譬比,使對桂花的稱頌及其內質的人格化展示都顯得直接而簡單化。為了挽回這種直接與簡單化帶來的浮淺,下片著力從側面詠桂,說在桂花面前,“梅定妒,菊應羞”,這同《慶清朝慢》(禁幄低張)中詠芍藥時用的“妒風笑月”是出于同一種表現思路,濫調而已。為了再次彌補,她又從背面落筆,說大詩人屈原莫非也失卻了敏銳的情意感受,不然為什么在他的詩篇中多有贊美花木的詩句,卻沒有提這“冠中秋”的桂花呢?這一議論式的詰問倒是收到了頗為新鮮的閱讀效果,能讓人為桂花鳴不平了,也顯出年輕的女詩人敢于針砭大詩人的不凡氣概。由此可見,詠物詩必須從多種角度下筆來寫才是。如果此作沒有在最后部分選背面角度來彌補,那就會太一般化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