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十三歲學吹打

修身小集 作者:周越然


八十三歲學吹打

“八十三歲學吹打”是一句譏刺不及時的古話。老年人不是不可以求知識、求學問;不過,學習吹打,學習音樂,未免太遲了。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知識與學問,少年人有少年人的知識與學問。老年人所應當研究者,康健的保持,身死時的無掛無礙;少年人所應當研究者,學科的進步,服務(wù)時的得心應手。換一句話來說,老年人應當偏重思想,少年人應當偏重實習。

今有六十余歲的老年人于此,晨夕修習外國語文,會話、文法、造句、作文,統(tǒng)統(tǒng)顧到,全不懈怠。問他何用,不能作答。人到六十歲,還沒有學好外國語,還要天天愛(A)呀,皮(B)呀,細(C)呀——試問到了什么年紀才能學成?學成之后,有沒有用的機會?“愛皮細”(包括一切外國語的字母)及其他中學校的功課,都是少年人學習的,老年人理應實用少年時所學習的功課。詩曰:

“八十三歲學吹打”,

氣短力弱成何樣?

要學當在二十前,

那末身強而體壯。

年少怠惰不努力,

老來決然無希望。

就是勤奮也沒用,

他人哪里肯原諒?

一般人的缺點是這樣的:少年時不肯“知新”,不肯學習;老年時想要“溫故”,想要補習。少年是預備時代,老年是應用時代,兩者不可顛倒,否則非獨鬧笑話,并且無結(jié)果。我的日文很不妙,本擬多多加習,后來一想,想到自己的年歲,馬上作罷。除了已經(jīng)知道者之外,就自足了,不從師了,不“八十三歲學吹打”了。

原載一九四四年六月十六日《新中國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