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中華優(yōu)秀古詩文誦讀本(初中第二冊) 作者:林甸甸


11 yǒnɡhuáiɡǔshǒuèr

tánɡ

0

yáoluòshēnzhīsònɡ[1]bēi,fēnɡliúshī。
chànɡwànɡqiānqiūlèi,xiāotiáodàitónɡshí。
jiānɡshānɡùzháikōnɡwénzǎo,yún[2]huānɡtáimènɡ?
zuìshìchǔɡōnɡmǐnmiè,zhōurén[3]zhǐdiǎndàojīn。

注釋

[1]宋玉:戰(zhàn)國末期楚國辭賦家。

[2]云雨:宋玉在《高唐賦》中講到,楚襄王曾游高唐,夢中見到了巫山神女。臨別時,巫山神女對他說:“我每到清晨化為流云,每到傍晚則化為細雨,永遠縈繞在陽臺山下。”

[3]舟人:船夫。ft

賞析

到了草木搖落的清秋時節(jié),詩人更深切地理解了宋玉當年作《九辯》的感傷。他的文采風流,學問儒雅,都足以成為自己學習的榜樣。遙想千年的往事,詩人不禁唏噓落淚,雖然身在不同的時代,卻有著共同的蕭條感受。今天的人們在宋玉的故居中,只欣賞他的文采辭藻,而不了解他的志向;見到巫山的煙雨,只會記得他所作的《高唐賦》中那纏綿的故事,不會明白他諷諫君主的良苦用心。最令人感傷的,是繁榮的楚國早已消亡于歷史的塵埃中,直到今天,游船經(jīng)過巫峽時,仍津津樂道于楚王當年的佚事,以訛傳訛。

擴展

宋玉是戰(zhàn)國時期的辭賦名家。他才華橫溢,寫過不少優(yōu)秀的詩賦,但人們卻只看到他華麗的辭藻,無視他暗藏在詩賦中的諷諫之意。宋玉以詩賦震動天下,也以詩賦流傳后世,然而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后世,都少有真正理解他詩歌精神與內在靈魂的人。對此,杜甫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宋玉的悲劇,源于人們沒有透過他文章的形式看到他內在的思想。在平常的閱讀中,我們也要善于透過字句,去發(fā)現(xiàn)詩人心中真正的所思所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