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貺[1]
陶令棄官后,仰眠書屋中。
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2]!
【解讀】
李商隱在弘農(nóng)尉任上,干得不愉快,但辭職并未成功,繼任的觀察使姚合是個詩人,誠懇挽留他。但他又做了幾個月,終于還是辭職了。這首詩反映了他初回家時的痛快心情。他以陶淵明自比,表現(xiàn)出一副桀驁不馴的姿態(tài)。雖然他后來為生活所迫,重出求官,但他性格中的這點剛性,還是值得重視的。詩寫得短小精悍,口氣斬截,與詩人心情貼合,紀昀說它是“率筆”(《玉谿生詩說》),正道中了它不事雕琢,一吐為快的風格。
[1] 自貺(kuànɡ況):貺原為賞賜之意,自貺即自贈,且以自勵也。
[2] 陶令:晉陶潛,字淵明,曾任彭澤令。《晉書·隱逸傳》:“陶潛為彭澤令??で捕洁]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瘽搰@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解印去縣。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