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廟
巢由昔避世,堯舜不得臣。伊呂雖急病,湯武乃可君
。四賢胡為者
?千載名氛氳
。顯晦有遺跡,前后疑不倫
。秦政虐天下
,黷武窮生民
。諸侯戰(zhàn)必死,壯士眉亦顰。張良韓孺子
,椎碎屬車輪。遂令英雄意,日夜思報秦。先生相將去,不復嬰世塵。云卷在孤岫
,龍潛為小鱗
。秦皇轉(zhuǎn)無道,諫者鼎鑊親。茅焦脫衣諫
,先生無一言。趙高殺二世
,先生如不聞。劉項取天下,先生游白云。海內(nèi)八年戰(zhàn),先生全一身。漢業(yè)日已定,先生名亦振。不得為濟世,宜哉為隱淪。如何一朝起,屈作儲貳賓
?安存孝惠帝
,摧
戚夫人
。舍大以謀細,虬盤而蠖伸
。惠帝竟不嗣,呂氏禍有因。雖懷安劉志,未若周與陳
。皆落子房術(shù),先生道何屯
?出處貴明白,故吾今有云。
- 元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詩一百韻》自注謂,作《四皓詩》“譏其出處不?!薄K酿R,在今陜西商縣西。據(jù)《史記·留侯世家》及司馬貞《史記索隱》所載,秦末天下大亂,有四高士曰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隱遁商雒,以待天下安定。劉邦一統(tǒng)天下,又以邦性好“慢侮”人,不肯為漢臣,逃匿終南山中。后劉邦欲廢太子,呂后用張良計迎四皓下山輔佐太子,迫使劉邦放棄初衷。
- “巢由”二句:皇甫謐《高士傳》卷上:“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擊其膺而下之?!背灿桑哺?、許由的合稱,二人是傳說中唐堯時代的隱士。
- “伊呂”二句:伊尹,名摯,又名阿衡,說商湯以王道,被委以國政,佐湯為相。詳《史記·殷本紀》。呂尚,本姓姜氏,從封姓。窮困年老,遇周西伯(文王)于渭陽,后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武王滅殷。事詳《史記·齊太公世家》。伊呂,伊尹、呂尚的合稱。急病,急于解救世難。
- 四賢:指四皓。
- 氛氳:繁盛貌。南朝宋謝惠連《雪賦》:“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此猶言四人具有迷蒙的傳奇色彩。
- “顯晦”二句:兩句是說四皓先隱后出,前后不一致。顯晦,明暗,比喻人之出處進退。不倫,不同,不一致。
- 秦政:秦始皇,姓嬴名政。
- 黷武:濫用武力。
- “張良”句:張良,字子房,其先五世相韓,秦滅韓,良結(jié)交刺客,在博浪沙謀刺始皇未遂,后更姓名,亡匿下邳,得黃石公《太公兵法》,輔佐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擊敗項羽,建立西漢政權(quán),封留侯。事詳《史記·留侯世家》。良在下邳,遇黃石公于圯上,黃石公曾謂張良“孺子可教矣”。
- 云卷:指出處進退?!蛾P(guān)尹子·三極》:“云之卷舒,禽之飛翔,皆在虛空中,所以變化無窮。圣人之道則然?!?/li>
- 龍潛:《周易·乾卦》:“潛龍勿用?!碧瓶追f達疏:“潛者,隱伏之名;龍者,變化之物?!ト俗鞣ㄑ裕诖藵擙堉畷r,小人道盛,圣人雖有龍德,于此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庇骶臃菚r不出,相機而動。
- “茅焦”句:秦時齊人茅焦冒死諫始皇遷母不孝,諫后脫衣就刑,終于感動始皇,并尊他為上卿。事詳劉向《說苑·正諫》。
- “趙高”句:趙高乃秦朝宦官,本趙國貴族,入秦宮管事二十馀年。始皇死,高與丞相李斯合謀,逼迫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私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自任郎中令,后陷害李斯致死,又殺二世,立子嬰為秦王。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 儲貳:即太子,指漢惠帝劉盈。
- 孝惠帝:漢惠帝劉盈,劉邦次子,呂后所生,高祖十二年(前195)五月襲帝位,在位其間,受制于呂后。事詳《史記·呂太后本紀》。
- “摧
”句:戚夫人,高祖劉邦姬,生趙王如意,高祖以為類己,欲廢太子而立如意。孝惠元年(前194)十二月,呂后鴆殺如意,并迫害戚夫人,斷其手足、剜其眼、
其耳,飲以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事詳《史記·呂太后本紀》。摧
,摧殘。
- “虬盤”句:言四皓茍且偷生,不顧大節(jié)。虬盤,虬龍盤曲,喻懷才隱居。蠖伸,尺蠖靠屈體向前爬行。
- 周與陳:周指周勃,沛(今江蘇沛縣)人。秦末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封絳侯,為人質(zhì)樸敦厚,劉邦以為可屬大事,有“安劉氏者必勃也”之遺言。當呂后死時,諸呂謀奪政權(quán),周勃以太尉身份入主北軍,誅滅諸呂,劉漢政權(quán)免于動搖。事詳《史記·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絳侯世家》。陳指陳平,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先從項羽入關(guān),任都尉,后歸劉邦。因劉邦遺言,于孝惠六年(前189)為左丞相。呂后元年(前187)為右丞相。呂后死,平與周勃合謀誅諸呂,立文帝。事詳《史記·陳丞相世家》。
- “皆落”二句:二句是說四皓出山安劉實際上是張良的計謀,四人道術(shù)并未能施展?!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皾h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shù)歲,公避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显唬骸疅┕易湔{(diào)護太子?!共灰滋诱撸艉畋菊写怂娜酥σ??!蓖?,屯邅(zhūn zhān諄氈),同“迍邅”。難行不進貌。比喻處境不利,進退兩難。